太常引 壽南澗
君王著意履聲間。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韓。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歲,問公何事,早伴赤松閑。功業后來看。似江左、風流謝安。
君王著意履聲間。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韓。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歲,問公何事,早伴赤松閑。功業后來看。似江左、風流謝安。
君王留意著您的腳步聲,便下令讓您在紫宸殿的朝班中領班。當今之世又尊崇您如韓愈,稱您的文章如同泰山般崇高。敬您一杯祝千歲長壽,想問您為何要早早相伴赤松子歸隱?您的功業自會由后人評說,定能像江左的謝安一樣風流倜儻、名垂青史。
履聲間:帝王注意臣子的腳步聲,代指受君王重視。
紫宸班:紫宸殿的朝班,指朝廷重要職位。
尊韓:尊崇韓愈,此處借指韓元吉(南澗),贊其文學地位。
吏部:韓愈曾任吏部侍郎,此處以“吏部”代指韓元吉。
赤松: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代指歸隱。
江左謝安:東晉謝安,位高權重且以風流著稱,此處喻指韓元吉。
此詞為南宋詞人祝賀韓元吉(號南澗)壽辰所作。韓元吉是當時著名文學家,與辛棄疾等交好。詞中通過贊揚其文學成就及比擬古代賢才,反映了作者對友人的推崇及對其未來功業的期許。
全詞以祝壽為核心,既盛贊韓元吉的文學地位(如“文章泰山”),又以謝安喻其未來功業,將對友人的推崇與美好祝愿融為一體,是南宋壽詞中兼具文學性與情感深度的作品。
碧云欲合帶紅霞,
知是秦人洞里花。
俗眼只應窺燕麥,
不如送與謫仙家。
我來君又去,同是宦游人。
別處初逢雪,還家始見春。
杯傾故國酒,衣拂異鄉塵。
卻嘆離居者,依依孰可親。
白幘長歌湖水隈,兩年風物是重來。
吟邊忽漫乘高興,亭上依然笑舉杯。
獨樹山花還自照,深春江燕故相回。
尋幽此日真吾事,隨意看云坐石苔。
白日青天,繡衣驄馬,歸自錢塘。正快睹中臺,法星明潤,忽看南徼,憲節回翔。
碧海三山,武夷九曲,迢遞風煙接故鄉。憐君處,仙帆秋水,那得相將。
嗟予素食朝堂。畏滿目、波濤日夜狂。念相業無成,鬢毛先老,君恩未報,身世都忘。
按轡觀風,停車問俗,好為閭閻作主張。秋空里,尚遠瞻雕鶚,橫擊豺狼。
萬頃西湖水貼天,
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
一個峰頭住一年。
臘消天尚凜,風過夜窗頻。
柳欲舒青眼,寒偏透白巾。
梅邊詩骨兀,芒角酒腸新。
待把望霖夢,釀成牛背春。
秋空自明迥,況復遠人間。
暢以沙際鶴,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將夕,清月皓方閑。
此夜任孤棹,夷猶殊未還。
雨絲又帶東風起。更惹燈花喜。
薄寒似戀小桃唇。為問明朝多少惜花人。
尚憐花事今宵盡。休負尋花訊。
花花葉葉總關情。可憶去年花底伴君行。
無言桃李各成春,造化番騰巧入神。
佳境骎骎逢蔗尾,苦心隱隱飫猩唇。
蠖雖善屈難忘直,虹豈長蟠不得伸。
一日百畦機事了,區區亦有漢陰人。
四月五月間,畦蔬摘有馀。
口腹亦何厭,貪得無賢愚。
言采岸邊菌,兼采水中蒲。
菌味既已別,蒲根更復殊。
嶺南金竹筍,恍惚可與俱。
十年憶鄉土,口嚼心躊躇。
載酒念疇昔,幽尋日相過。十年登鬼錄,奄冉今已多。舊盟難重尋,俗子終殊科。只今驚大巫,為我驅妖魔。但恐費推挽,勞君戒蹉跎。愿隨翩翩子,徙倚南山阿。
老懶不出門,泯默抱窮獨。賴此千載人,洗我雙病目。公思如懸河,傾瀉歸四瀆。我如眢井泉,鑿地日不足。幸分一滴甘,濡此將槁木。行當奉周旋,歸囊粲珠玉。
故交天一涯,涂路困脩阻。新交同一邦,對面日晤語。知君相知心,政在亹亹處。朝屐窮幽深,夜床同曉雨。似聞跫然音,振翮便輕舉。俗物多敗人,公其勿輕許。
楚之平,義兵征。神武奮,金鼓鳴。邁武德,揚洪名。
漢室微,社稷傾。皇道失,桓與靈。閹宦熾,群雄爭。邊韓起,亂金城。中國擾,無紀經。
赫武皇,起旗旌。麾天下,天下平。濟九州,九州寧。創武功,武功成。越五帝,邈三王。興禮樂,定紀綱。普日月,齊輝光。
戰滎陽。汴水陂。戎士憤怒。貫甲馳。陳未成。退徐滎。二萬騎。塹壘平。戎馬傷。六軍驚。勢不集。眾幾傾。白日沒。時晦冥。顧中牟。心屏營。同盟疑。計無成。賴我武皇萬國寧。
獲呂布。戮陳宮。芟夷鯨鯢。驅騁群雄。囊括天下運掌中。
克紹官渡由白馬。僵尸流血被原野。賊眾如犬羊。王師尚寡沙堆傍。風飛揚。轉戰不利士卒傷。今日不勝后何望。土山地道不可當。卒勝大捷震冀方。
屠城破邑。神武遂章。舊邦蕭條心傷悲。孤魂翩翩當何依。游士戀故涕如摧。兵起事大令愿違。傳求親戚在者誰。立廟置后魂來歸。
定武功。濟黃河。河水湯湯。旦暮有橫流波。袁氏欲衰。兄弟尋干戈。決漳水。水流滂沱。嗟城中如流魚。誰能復顧室家。計窮慮盡求來連和。和不時心中憂戚。賊眾內潰。君臣奔北。拔鄴城奄有魏國。
王業艱難。覽觀古今。可為長嘆。
屠柳城。功誠難。越度隴塞路漫漫。北逾岡平。但聞悲風正酸。蹋頓授首。遂登白狼山。神武慹海外。永無北顧患。
南荊何遼遼。江漢濁不清。菁茅久不貢。王師赫南征。劉琮據襄陽。賊備屯樊城。六軍廬新野。金鼓震天庭。劉子面縛至。武皇許其成。許與其成撫其民。陶陶江漢間。普為大魏臣。
大魏臣。向風思自新。思自新。齊功古人。在昔虞與唐。大魏得與均。多選忠義士。為喉唇。天下一定。萬世無風塵。
平關中,路向潼。濟濁水,立高墉。斗韓馬,離群兇。選驍騎,縱兩翼。虜崩潰,級萬億。
應帝期。于昭我文皇。歷數承天序。龍飛自許昌。聰明昭四表。恩德動遐方。星辰為垂耀。日月為重光。河洛吐符瑞。草木挺嘉祥。麒麟步郊野。黃龍游津梁。白虎依山林。鳳凰鳴高岡。考圖定篇籍。功配上古羲皇。
羲皇無遺文。仁圣相因循。期運三千歲。一生圣明君。堯授舜萬國。萬國皆附親。四門為穆穆。教化常如神。大魏興盛。與之為鄰。
邕熙。君臣念德。天下治。登帝道。獲瑞寶。頌聲并作。洋洋浩浩。吉日臨高堂。置酒列名倡。歌聲一何紆馀。雜笙簧。八音諧。有紀綱。子孫永建萬國。壽考樂無央。
惟太和元年。皇帝踐阼。圣且仁。德澤為流布。災蝗一時為絕息。上天時雨露。五谷滋田疇。四民相率遵軌度。事務澄清。天下獄訟察以情。元首明。魏家如此。那得不太平。
久憐旱魃苦東菑,遂有甘霖及我私。
驛館乍涼思臥簟,階除平泛訝成池。
郊原土滑驅牛疾,關路坭深過馬遲。
聞道平州歌頌遍,愿將謠俗入陳詩。
不是耳從聲畔去,
亦非聲向耳邊來。
新羅國里打齋鼓,
老漢缽盂齊展開。
老農健步苦相邀,
雞黍田家野味饒。
歇馬萬山蒼翠里,
人煙密處半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