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織圖二十三首 其三 第三圖
紅女勤劬日載陽,鳴鳩拂羽恰條桑。只因三臥蠶將老,剪燭頻看夜未央。
紅女勤劬日載陽,鳴鳩拂羽恰條桑。只因三臥蠶將老,剪燭頻看夜未央。
平生愛湓浦,亦復思匡廬。
恨無謝公屐,日與佳景疏。
茲巖特曠快,一覽已有余。
驟雨過軒檻,清風來綺疏。
因懐騎鯨客,更欲凌空虛。
東門驄馬止行行,被詔秋闈閱俊英。
三島隔云天北極,萬燈明路國西城。
人閑聊假詩書樂,地遠還聞市井聲。
一夜涼風起閶闔,月中應有桂枝生。
雍容青瑣漢儒臣,出牧東南七郡民。
秘府內分龍節貴,故鄉朝看錦衣新。
湖山動色迎詩老,牛酒均歡慰路人。
豈愧能名循吏后,應留美化大江濱。
相逢日下黃門省,回首風前畫鹢津。
未省行春周澤國,即聽鳴玉上楓宸。
清香皓質世稱奇,謾作輕紅也自宜。
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脂。
直教臘雪無藏處,只恐朝云有散時。
溪上野桃何足種,秦人應獨未相知。
食粟淡有味,飲泉甘且清。粟白來天市,泉美汲官城。
斜暉轉西窗,饑腸蚯蚓鳴。暫時簞瓢趣,無計邱壑情。
華堂發八珍,甘鮮雜咸腥。挾取既不專,棄余飼蒼蠅。
何如簡且易,月夜泛瑤瓊。快汲不留咽,殊勝豆與粳。
井冽有真甘,復不糝藜羮。
空堂深深閃燈燭,群奴鼾眠聲動屋。
豆肥草軟馬亦便,嚼美只如蠶上簇。
天事由來不可量,初更月出星煌煌。
須臾變作霏霏雨,客枕不眠知夜長。
老人寄東巖,蕭然四無鄰。八尺清冷泉,中有白發人。
婆娑弄明月,松間夜相賓。平生指庚壬,終老投此身。
筑室潁川市,西望長悲辛。故山比丘僧,繭足超峨岷。
歸涂三千里,秋風入衣巾。北崦百步外,我夢一室新。
速營三間堂,永奉兩足尊。我歸要有時,久遠與子親。
悟老非凡僧,瓦礫化金銀。歸來味玄言,見日當自陳。
上坂車聲遲,下坂車聲快。
遲如鬼語相喧啾,快如溪沙瀉鳴瀬。
一車人十捧擁行,江南江北不計程。
青天白日有時住,無人止得車輪聲。
晚來驟雨聲濯濯,平曉郊原盡溝壑。
方悟車家進退難,不如田家四時樂。
上巳已過旬日,西湖尚有游人。老人復歸閉戶,戶外百事日新。
呼童試問筑室,春晚何日堂成。我家舊廬江上,隠居三世相因。
晏子不愿改卜,我今已愧先君。始有茍合則止,已老姑欲安身。
西望烝嘗有處,傳家圖史常陳。門中此外何事,世故有耳不聞。
食訖趺坐日昃,此心皎皎常存。萬事汝勿告我,婚嫁自畢諸孫。
大雨已滂流,小雨仍霡霂。
風來掃欲斷,云送還相續。
凝陰壓天宇,蒸潤浸旅服。
隴上麥經秋,江南梅已熟。
舊俸存無幾,生齒日益多。
敝廬雖粗完,空廩無麥禾。
首種二頃田,奈此春旱何。
誰能持只雞,一酹邢山阿。
饑寒誰相念,幸龍未見呵。
去年投虎頭,叩門用干戈。
邂逅一尺雨,豈復陰陽和。
幽明初不隔,誠意豈在多。
惻然上通天,矧此一盤渦。
云興雨隨至,父老行且歌。
霜鐘清徹隔村聞,南渡橫塘曉色分。
淺淺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
勞生已負林泉約,薄宦空增世俗紛。
見說定香無受想,為祛塵惑借余熏。
開元太平無兵戎,真人味道希夷中。人間之樂已饒足,惟有青霄未追逐。
坐中誰似葉先生,以氣為糧常辟谷。朝登員嶠夕昆侖,只與神游不要人。
忽逢邀攜看月去,縹緲虛空生紫云。蟾宮竟不容久住,仙樂飄飄送回去。
歸來宮漏未移更,甲帳明釭宛如故。汾水悲歌仙不成,梨園空沒有遺聲。
紅塵如海漲朝市,從此無人游玉京。
朝趁朔風出,暮乘殘月歸。
塵埃變髪毛,豈不損裘衣。
憶昔年少日,未知愿輕肥。
登高作越吟,所喜獨翠微。
至今清興在,夢與南云飛。
奈何寸景間,擾擾隨鞍鞿。
已營三畝田,臨流架柴扉。
惠而好我者,儻許相因依。
種玉雖未熟,清泉猶御饑。
屠蘇末后不辭飲,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應更減,誠心憂世久知非。
脾寒服藥近方驗,風痹經冬勢漸微。
得罪明時歸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