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其一
野人日日獻花來,
只倩渠儂取意栽。
高下參差無次序,
要令不似俗亭臺。
野人日日獻花來,
只倩渠儂取意栽。
高下參差無次序,
要令不似俗亭臺。
山野之人天天送花來,只請他們隨意栽種。花高低錯落沒有次序,就是要讓它不像世俗的亭臺那樣規整。
野人:山野之人。
倩:請。
渠儂:吳方言,他、他們。
取意:隨意。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世俗喧囂的環境,追求自然隨性的生活,可能是在隱居或閑適狀態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自由的追求,以花的無序栽種對比世俗亭臺的規整,突出自然之美。語言質樸,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衰年同扈蹕,特詔許先歸。出郭星垂野,渡河霜滿衣。遠村雞亂語,斜月雁高飛。回首天營內,朝陽五色輝。
今皇龍德本先天,大寶初開日月懸。見說萬靈皆受職,閭閻新數太平年。
元亮東歸日,長途菊正斑。寧辭彭澤米,早得匡廬山。雨勢秋崩峽,云陰晝阨關。回思鳳凰閣,吾已得生還。
又零星舊雨會清秋。把酒話高樓。憶望城岡上,廢營老廟,曾幾藏修!正值膏旗逐走,鐮斧震神州。白日青天下,國步多憂。浩蕩東風遠播,奮書生意氣,糞土王侯。盡摩拳擦掌,呼喊繞街頭。叫長空、風飛云起,挽乾坤、旋轉向吾儔。休回首,顧蕭蕭發,且盡三甌。
水鏡慚相問,人今豈臥龍。尚馀難折項,猶屬未歸容。強飯終玄草,留書比素封。此生何所慕,杯酒莫辭醲。
葉落驚秋,一年容易,可堪老境侵尋。月明如許,人立小桐陰。剛到九分圓處,池塘外,樹影蕭森。更同照,微塵國土,總總與林林。萬家憂樂意,清光寫盡,寂不聞音。只嗷嗷待哺,無數饑禽。怎奈湖山歌舞,是間樂,誰解思今。僅留得,滿懷孤憤,澤畔有人吟。
不傍茅檐便竹籬,初開猶未許人知。一枝到手春雖淺,肯負花前金屈卮。
寂寞三秋節,凄涼萬里風。關河盡形勝,人物幾英雄。秦葉隨流水,周禾滿故宮。此心懸象闕,夢繞浙西東。久客厭塵土,幽居懷翠微。只馀清夜夢,長作故山歸。菊已開三徑,松應長十圍。晨鐘忽驚覺,猶有露沾衣。壯矣府中縣,索如城外村。墨池今掃跡,石筍舊馀根。風急漢弦斷,雨多秦鏡昏。新秋一懷古,情緒若為論。雨意忽如此,客愁將奈何。出門誰可詣,掩卷獨高歌。塵世兔三穴,古人蓬一窠。區區奚足道,默默幸無它。長憶在家好,已知從仕難。紛紛猶嚇鼠,悄悄政棲鸞。忘意躡高位,敢言卑小官。世途真甚隘,懷抱要須寬。
山城矗矗綺筵開,杰閣誰掄巨棟材。一水浮涵孤嶼出,群山遙擁五羊來。夜看北斗星辰麗,卻憶中天華岳回。天上臺衡正虛席,東人惟恐袞衣來。
玉露洗空碧,銀潢澹無波。懷人起遐想,況茲良夜何。俯聽百蟲泣,仰觀眾星多。驚烏未遑息,飛鳴擇叢柯。中心百感集,豈謂悲蹉跎。終羨林居子,躬耕樂太和。
百歲過駒隙,憧憧何所成。機深天性薄,欲寡道心生。世故豈難見,林泉空有名。吾生少營慮,于此獨能明。
聞說昌陽可引年,便從句曲種秋煙。茅家兄弟如相識,贈我明珠百顆圓。
亂后關山開王氣,雨馀行李帶春泥。鵓鳩啄椹蠶開簇,布谷催耕水沒犁。壁上好詩無客和,井邊遺廟有烏啼。翻思野渡舟橫處,只在滁州西澗西。
由來避世有墻東,祗合丹陽作寓公。新社總知無約束,酒壚詩卷任春風。
太平誰復念時艱,斥堠森嚴玉壘關。蘭道牛羊充貢使,松州烽火逼諸蠻。萬峰陰合晴如雨,六月炎蒸雪在山。到此不勝今昔感,湔流猶自碧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