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翰林諸公韻
人間行路古來難,亦有南山與北山。莼菜可能羊酪美,張翰不共陸機還。云林窈窕時孤往,蓬戶尋常夜不關。翹首群龍會霄漢,滄洲天放老夫閒。
糠秕因風偶在前,向來淘汰豈徒然。臣生得失雞蟲比,帝德光華日月懸。野鶩自非威鳳侶,三江元共五湖連。夜來一枕游仙夢,親見秦皇駕海船。
人間行路古來難,亦有南山與北山。莼菜可能羊酪美,張翰不共陸機還。云林窈窕時孤往,蓬戶尋常夜不關。翹首群龍會霄漢,滄洲天放老夫閒。
糠秕因風偶在前,向來淘汰豈徒然。臣生得失雞蟲比,帝德光華日月懸。野鶩自非威鳳侶,三江元共五湖連。夜來一枕游仙夢,親見秦皇駕海船。
人間行路自古以來便艱難,也有南山與北山的不同路徑。莼菜的美味怎比得羊酪?張翰未與陸機一同歸返。云林幽深我時常獨自前往,柴門普通夜晚卻常不關。翹首望著群龍會聚云霄,滄洲天地放任老夫清閑。米糠谷殼因風偶然飄在前面,從前的淘汰并非徒然。臣子一生的得失如雞蟲相斗,帝王的恩德如日月高懸。野鴨本不是鳳凰的伴侶,三江本就與五湖相連。昨夜一枕游仙之夢,親見秦始皇駕馭海上的船。
莼菜可能羊酪美:用張翰莼鱸之思典故,《世說新語》載張翰見秋風起,思吳中莼菜羹、鱸魚膾,便辭官歸鄉;羊酪,北方乳制品,此處代指官場生活。
張翰不共陸機還:張翰與陸機均為西晉文人,張翰及時退隱,陸機因卷入政治紛爭被殺,未得善終。
滄洲:隱者所居之地,常指遠離塵世的幽僻之處。
雞蟲比:化用杜甫“雞蟲得失無了時”句意,比喻微小的得失。
威鳳:鳳凰,比喻賢德高位之人;野鶩,野鴨,自謙之詞。
秦皇駕海船:用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仙典故,代指超脫塵世的游仙之想。
此詩為和韻之作(“再用翰林諸公韻”),當是作者與翰林同僚唱和時所作。結合詩中“翹首群龍會霄漢”“滄洲天放老夫閒”等句,推測創作于作者或因仕途感慨、或因退隱之際,借和韻之機抒發對人生際遇與隱逸生活的思考。
全詩通過典故與意象的交織,既感慨人間行路之難,又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更以淡泊之心看待個人得失,展現了文人在入世與出世間的矛盾與超脫,語言含蓄典雅,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魅力的和韻之作。
才過虹橋渡,漫山皆紫泥。
鷗邊秋水落,牛背夕陽低。
酒向污樽飲,詩從板壁題。
江郎在何許,靈石與天齊。
因訪詩宗特特來,子猷興盡轉船回。
故園松竹元無恙,新本芝蘭更欠栽。
杰句多于貧后出,好懷長是醉時開。
白云只在青山外,歸去堂前學老萊。
浄掃山房不似貧,旋炊野飯喚比鄰。
子規啼處一村雨,芍藥開時三逕春。
丘壑自成安樂國,漁樵尚有老成人。
茅簷相對坐終日,只說桑麻語自真。
曾食如瓜棗,蟠桃幾度開。
石榴書壁去,金粟滿包來。
云氣侵丹灶,春山入酒杯。
步虛聲漸遠,何處覓蓬萊。
天北天南獨鴈飛,別君動是隔年期。
尺書久欠鱸鄉便,寸步難邀馬足馳。
池草驚回春夢句,梅花開到歲寒枝。
江湖諸老凋零盡,從此逢人懶說詩。
山林營小隠,此隠未為真。
遺粟渾閑事,因金卻誤人。
洞迷歸去路,羽化本來身。
后此巖居者,猶言寂寞濱。
大笑出門去,江湖天地寬。
耐貧為客易,生計靠詩難。
日月雙車轂,功名百丈竿。
上林有嘉樹,且擇一枝安。
年華今告老,人事亦如斯。
漢殿藏鉤戲,戎家守歲時。
世情方役役,雨意正垂垂。
強作屠蘇醉,椒盤欲頌誰。
栗悍攻城大不仁,拔山力盡誤終身。
當初不學古兵法,到了翻成霸罪人。
未造漢時知有漢,豈堪秦后又生秦。
咄嗟氣象今何在,千古空留土木神。
僊骨久已蛻,尚遺空石函。
白云最深處,猿鶴情相諳。
松花饑可飧,渴飲寒泉甘。
招邀武夷君,清風資玄談。
雙槳去夷猶,延平津上州。
英雄三尺劍,今古一潭秋。
市近人爭渡,山回水急流。
前頭風浪惡,莫放釣魚舟。
踏破門前苔蘚斑,尋曦不值只空還。
行云過處青山濕,野水明邊白鳥閑。
捫虱有人談古道,揮蠅無路透禪關。
杖藜獨背西風去,偶見蒼官亦厚顏。
洗盡丹青料,清高絕點埃。
數竿無韻竹,一樹不香梅。
與可今已矣,補之安在哉。
千年好風致,喚上筆頭來。
佳花費事治,十無二三本。
惡草時掃除,已復相苯?。
試嘗問園丁,否泰乃爾反。
渠方倚鋤笑,謂我見事晚。
老天亦何心,生花日袞袞。
誦讀未多才思慳,數編遺丑落人間。
洪音互雜蛙蟬奏,封事宜投虎豹關。
楊震有知金忍受,相如未死璧終還。
且須靜守心齋坐,學取簞瓢陋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