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煉師歸武夷 其一
僊骨久已蛻,尚遺空石函。
白云最深處,猿鶴情相諳。
松花饑可飧,渴飲寒泉甘。
招邀武夷君,清風資玄談。
僊骨久已蛻,尚遺空石函。
白云最深處,猿鶴情相諳。
松花饑可飧,渴飲寒泉甘。
招邀武夷君,清風資玄談。
仙人的肉身早已蛻去,只留下空空的石函。在白云最深處,猿猴和仙鶴與他情誼相投。饑餓時可以吃松花,口渴了喝寒泉,泉水甘甜。他還邀請武夷君,在清風中進行玄遠的交談。
僊骨:仙人的風骨,這里指修道者。蛻:道家指人脫去皮囊而成仙。石函:石制的匣子。諳:熟悉。飧:吃。資:憑借。玄談:指談玄論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在與沈煉師分別時,有感于其修道生活的超凡脫俗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對道家修行的推崇之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沈煉師的仙人風范和閑適的修道生活。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修道生活的一種審美追求。
涼晝風宜枕,緣槐事可憑。儼然成一國,信是最高層。凰鳳驅云輦,螭蛟倚股肱。營營何擾擾,反手拍青蠅。
自憐濟世本非才,鞅掌長依楚水隈。春到故園新漲滿,昔時蘭槳共誰回。
深院寂。一點春燈銜壁。空說銷愁須酒力。病多禁未得。遙望西樓咫尺。爭信今宵思憶。伴我枕頭雙淚濕。梧桐秋雨滴。
乘氣涉淥津,采藥中山顛。披心煥靈想,蕭蕩無悟言。愿與盛德游,驂駟騁因緣。榮塵何足尋,疾急君清玄。茍能攝妙觀,吐納可長年。
清曉自傾花上露,冷侵宮殿玉蟾蜍。擘開五色銷金紙,碧瑣瑣前學草書。
依依瞻袞,陟彼荒陬。慕公生平,文行俱優。守廬祥應,紫芝白鳩。入相玄宗,汲引名流。慨公忠孝,獨步誰儔。翹翹瞻袞,夙慕名公。道侔伊呂,科第聲隆。輕縑素練,詞翰之宗。嘉猷入告,大節孤忠。江南首相,發軔誰同。亭亭瞻袞,于彼云端。袞繡輝煌,威儀偉觀。饒彼良工,莫狀心丹。惟嶺之松,挺挺歲寒。公之節操,可以等看。遙遙瞻袞,于彼高岡。袞衣何在,惟德之香。鑿山通粵,松蔭道傍。公之德教,華夷肅將。矧公鄉人,誰不齊莊。赫赫瞻袞,于彼山巔。袞衣章甫,稱我鄉賢。風度峭直,望之凜然。述古興衰,金鑒一編。羯胡之亂,明炳幾先。明明瞻袞,溯想斯人。斯人已矣,風聲日新。在唐風采,屢見批鱗。誰令相業,弗究四春。公出甫入,治亂攸分。遲遲瞻袞,百世垂休。開元相業,黼黻皇猷。獻忠忤旨,肆謫荊州。鴻飛邈矣,芳聲悠悠。宸思遺直,賚祭家丘。肅肅瞻袞,載拜祠前。公如有見,令聞千年。光前振后,世德綿延。卿士大夫,薰公之賢。逸駕迥矣,緬想茫然。
歲熟行田禾稻香,斷陂截港轉平崗。荒雞遠近聲鳴午,疏雨微云山短長。
下拜寧妃冢,閒游處士園。沿溪尋古寺,拂席布清尊。海外無名跡,空中有色根。桂山山下路,新月已黃昏。
塵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窺。勿謂此纖纖,郁勃閉陽輝。不見滄海流,其初涓滴微。
烏臼分明棒有眼,這僧直是眼無筋。假饒打著百千個,切莫將伊掛齒唇。
依依楚月傍孤芳。夢魂長。盈盈羅襪憶三湘。惱人腸。解佩春瀟索,攜琴夜色凄涼。煙波風月兩茫茫。兩茫茫。剩有雪中香。
于役西來一駐軒,荒藤頹瓦古祠存。請衣不盡英雄恨,伏劍聊酬國士恩。橋畔殘碑馀舊跡,城頭疏雨后黃昏。寄言墨客經行者,莫漫陽秋負烈魂。
滌蕩乾坤氣,平成物類心。大功皇漢祚,衰響太山吟。國瘁天誠毒,民殘水益深。萬方完草昧,舉世失懸沉。報答賁園意,摧藏入海心。豈惟私慟徹,流涕滿蒼黔。
知君流落在天涯,八節灘頭憶舊家。想對東風開病眼,幾行和淚洛西花。已是飛花落絮天,東風猶入竹坡寒。綠樽恨我無醇酎,紅艷煩君送牡丹。
翛然脫塵累,浩汗竟何之。千里云山夢,十年江海詩。魚龍酣白日,鴻鵠自清時。著眼觀群化,長歌酒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