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八十一 楊子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
諄諄愛日語,楊氏豈欺予。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
諄諄愛日語,楊氏豈欺予。
不能長久擁有的,大概只有父母了吧。父母總是懇切耐心地每日叮囑關愛,楊子的話難道是欺騙我嗎?
楊子:此處楊子言論出處未詳,應是表達關于父母之愛的觀點。
諄諄:形容懇切、耐心的樣子。
語:這里作動詞,說話、叮囑的意思。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是宋代詩人林同所作,目的是宣揚孝道。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不詳,但當時社會重視儒家倫理道德,強調孝道,詩人可能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借對楊子言論的感悟來表達對父母之愛的珍視。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孝道,強調珍惜父母之愛。它以直白的語言和常見的情感表達,在宣揚孝道的文學作品中有一定代表性,提醒人們重視親情。
幾年題筆決文圍,
妙手元堪補袞衣。
不訐不諛持正大,
能經能濟洞幾微。
天高且作茶星現,
地迥行親海月輝。
萬歲池塘神興逸,
總教西子賦東歸。
帆與鳥爭飛,日行五百里。用風不可竭,快意且須止。來日豈無風,再行未晚耳。
荻港山色佳,人家枕流水。忽驚幽谷人,絕勝苧蘿美。
地僻況家微,重聘焉到此。我亦待嫁身,自嫁素所鄙。
展轉五更頭,又報順風起。
芳草池塘,秋千院落。舊游回首渾如昨。東風吹夢各天涯,詩懷酒興縈離索。
歸計迢遙,音書耽擱。春來春去閑簾幕。青梅結子燕營巢,一年又負花前約。
造徑須臾頃,支床晻靄間。
泉當茶灶瀉,草近藥闌刪。
城市喧能避,山林興未慳。
宦游嗟已久,勝事忽相關。
月殿移椒壁,
天花代舜華。
唯馀采香徑,
一帶繞山斜。
雙雙燕語落檐牙,驚破春屏夢到家。睡起拈書無意緒,開窗隱幾看桃花。
蝶夢驚回思尚迷,起煎蟹眼試新旗。桃花貼地楊花起,正是江南二月時。
雙溪流水玉磋磋,
溪上叢林仄徑過。
霰雪眇冥當晝合,
芙蓉蹙沓倚檐多。
朅來席影連芳沼,
欲去鐘聲出暝蘿。
向日書堂今寂寞,
碧峰回首一高歌。
細細南薰氣已深,
午來庭戶作煩襟。
雨云不向西山出,
只在青天忽變陰。
未許閑無事,棲棲薄暮行。
云歸青嶂合,日落紫煙橫。
歲晚身為客,寒深雪滿城。
柴門常不掩,地曠月先明。
清清露。涓涓注。嫩紅細點黃心吐。花如淚。葉如翠。花花葉葉,一般酸味。記。記。記。
蟲聲訴。西風妒。秋來更向誰分付。閑愁積。人不寐。半規殘月,涼生繡被。睡。睡。睡。
衣多藏之笥,
食馀積之囷。
我享既有限,
富亦豈勝貧。
布褐本自溫,
筍蕨固已珍。
君看梁伯鸞,
寄食終其身。
親擘黃柑薦酒尊,玉梅花下掩重門。片風絲雨日初昏。
萬里看飛孤雁影,一枝橫掃舊巢痕。人生聚散不堪論。
三城秋動白云層,舊地重游獨拊膺。
觱篥聲中才避寇,菩提樹下且尋僧。
危巢鵲顧香臺飯,暗路人歸古殿燈。
君問窮愁不堪說,虞園書破剡溪藤。
生小比鄰數往來,騎危細鼓打如雷。天吳紫鳳空相妒,竹馬青梅兩不猜。誰判無情成眷屬,更拋斯世付沉埋。十三年事匆匆過,忍買叢楊冢上栽。
間歲歸來百感并,飛蓬膏沐總由卿。華丹窈窕思何著,錦瑟纏綿夢不成。氣短風云猶繾綣,心經生死倍空明。獨憐蓄淚過千斛,未得憑棺一縱聲。
男兒年二十,漸衰珠玉顏。
況乃遠行役,風霜悴其間。
飲酒未及醉,坐看白石還。
所著一尺高,不供史家刪。
勉旃崇節業,銀管長斑斑。
否亦鍊玉液,金骨列仙寰。
生人皆山水,且共耐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