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院偶作
風篁清一院,坐臥潤肌膚。
此境終拋去,鄰房肯信無。
身非王者役,門是祖師徒。
畢竟伊云鳥,從來我友于。
風篁清一院,坐臥潤肌膚。
此境終拋去,鄰房肯信無。
身非王者役,門是祖師徒。
畢竟伊云鳥,從來我友于。
風吹著竹林,讓整個院子都顯得清幽,我在這里坐臥,肌膚都感覺滋潤。這樣的境界最終還是要舍棄,鄰居們怎么會相信我舍得呢。我并非受帝王驅使之人,家門傳承著祖輩師徒的情誼。說到底,那空中的云與鳥,一直都是我的好友。
風篁:風吹竹林。
潤肌膚:形容環境清幽宜人,讓人感覺舒適。
肯信無:怎么會相信沒有(不舍之情)。
王者役:為帝王效力。
友于:出自《尚書·君陳》“惟孝友于兄弟”,后用“友于”指兄弟,這里引申為好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清幽的環境,可能是在寺院或隱居之地。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而詩人不愿被世俗所累,追求自由閑適的生活,故而有此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慕名利、向往自由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
圣主仁恩務息民,
收兵方外卷威神。
老農自保太平樂,
焉用空言羞使臣。
司農論議朝端重,副相聲名輦下聞。
豈意尚煩西顧策,翻教暫領朔方軍。
河邊遠道人千里,天外鄉書雁幾群。
到日關城春色早,李陵臺畔柳紛紛。
十尺樓闌三尺臺,碧山綠水自周回。
百年老樹春仍媚,半畝方塘天亦開。
漫倚南山歌白石,誰從東海問蓬萊。
安期一去無回首,且把新醪滿瓦杯。
蛾拂明燈竟自煎,枉將釵股拔尊前。
霞駢一去無消息,風燭孤搖更可憐。
紫玉化煙成隔世,黃金然桂惜流年。
芳馨何處聞騷怨,翡翠衾寒悵獨眠。
九十韶光轉眼過,一編補讀慰蹉跎。
心虛似竹狂言少,事亂如麻幻夢多。
愛客也知輸北海,耽吟敢道學東坡!
憑欄偶聽傷春曲,那不教人喚奈何!
江門閒起坐,白發照秋山。花擁宜人佩,蘭分稚子班。天恩來鎖闥,星信報銀灣。笑看東林鶴,傳書海上還。
池館山中舊,風光畫里新。澗松同雨露,江草自冬春。犬吠當林塢,花明隔水濱。遙疑姓秦者,莫是武陵人。
略彴微分碧玉灣,杖藜穿破郁藍天。山深草木春無路,時有藤花一樹妍。
琮琤林澗只聽聞,想見縈崖絡石紋。忽作驚湍濺飛雹,半隨花雨落紛紛。
昔夢閒情一枕蠲,閒愁過眼萬心鐫。
濕云葉葉垂虹外,歸鳥泠泠晚照邊。
澗草自分尋藥徑,湖天誰汛釣魚船。
西清斜月能消得,片玉輕松半影縣。
越海乘桴去,吾思管幼安。學通殷甲子,節見漢衣冠。
遁世心無悶,蒐奇力未彈。高名王彥考,薇蕨好同餐。
我老真無補,空教侍講帷。一瓻還秘閣,三禮愧經師。
病起凋顏早,書來作答遲。良朋隔瀛海,東望涕漣洏。
昔有一束書,無多手澤在。雒誦功易殫,文章溯流派。
一瓻偶借人,何處得津逮。勤勤克期鈔,腕脫敢云憊。
一隅以三反,周行問向背。摧摩顓且精,幸邀葑菲采。
即今萬牙簽,經史頗萃薈。余力羅百家,編輯及細碎。
愛博情轉疏,讀多不求解。譬如寶山回,空手徒自慨。
古賢惜分陰,青春可能再。
斜日倒穿龍尾道,
楊柳半枯秋色老。
翠華西幸華清宮,
長門落葉無人掃。
紀文已識一篇篤,予謚仍留兩字芳。
凡此無非勵臣節,監茲可不慎君綱。
象斯睹矣牘斯撫,月與霽而風與光。
井命復書書卷內,千秋忠跡表維揚。
陋屋三間草蓋成,四時蘭菊薦芳馨。
但知后圃多栽橘,何必陽山獨采苓。
破睡雪花茶滿盌,慰懷春色酒盈瓶。
與人無怨亦無德,自覺長年心自寧。
自信何為者,乾坤一庶民。
默參閒里味,睡友夢中人。
俯仰難逃俗,文章莫濟貧。
桃源津得問,何處不藏身。
榆關蕭瑟二庭空,堠火平安九塞通。
往日連師驚朔漠,只今市馬互西東。
黃河天上三城戍,畫角霜前萬里風。
知有馮唐論將略,不令魏尚久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