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千萬株桃花飽含著清露的嬌態,哪里的桃花能映照著人而顯出艷麗的紅色呢。在溫暖的春風里,仿佛置身于仙源之地,在這風和日麗之時,宛如處于水鄉之中。流動的黃鶯應該看到了桃花飄落,飛舞的蝴蝶卻還不知道花已將盡。我打算讓人畫出這美景,讓每一枝桃花都帶著旁邊的竹叢。
含露態:飽含著清露的嬌態。
仙源:指桃花源,這里形容桃花盛開之地如同仙境。
水國:水鄉。
流鶯:飛行不定的黃鶯。
擬欲:打算。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美好春日桃花景象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春天游覽桃花盛開之地,被眼前美景所觸動而創作,當時心境輕松愉悅,對眼前的自然美景充滿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桃花美景。其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意境優美,生動展現了春日桃花的艷麗和生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也是描繪桃花的佳作,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和高超的描繪能力。
樽俎先朝待折沖,師臣重詠舊車攻。
兩京玉輅傳桴鼓,五鐸金陵應棧鐘。
北闕漸看紅日近,東山聊付白云封。
艱虞早識興王地,望斷南陽五色龍。
冰姿瓊骨凈無瑕,
竹外溪邊處士家。
若使牡丹開得早,
有誰風雪看梅花。
青玉峽口雙厓開,層青倒卷作怒雷。
馬尾東來勢一掉,蹴起萬壑聲喧豗。
我初觀瀑十里外,銀潢遠瀉高崔嵬。
到寺亭午霽色出,珠簾正掛蓮花臺。
云根卻踏巨鰲背,日影磨蕩神龍頦。
仰望珠簾不可見,中盎一碧如平杯。
高峰轉東又轉北,不知拗折從何來。
到此萬馬躍一鼓,飛花噴雪成千堆。
大石礌硠剨萬古,淋漓元氣非莓苔。
手捫星辰不敢逼,庚庚眼眩杓衡魁。
隔溪嘯答響山籟,長風襟袖凌九垓。
穿云剔篆不能去,粗沙細礫皆瓊瑰。
漱玉亭子大如斗,想像坡老真仙才。
安得急雨看龍斗,狂呼瀲滟于山僧送客忘言說,水自飛流石自橫。
借問藥苗尋徑者,定知何處午雞鳴。
澄臺海色斐亭春,
松雪風流迥絕塵。
萬卷讀書兼讀律,
不妨馀事作詩人。
秋風吹雨嘗如此,不合蕭蕭入客耳。
碧草搖風濕欲翻,玄蟬抱葉泠然止。
祇林一臥歲時闌,可奈無衣悲早寒。
悲歌乍放聲還歇,今日誰聽《行路難》。
繁英暮落早還開,偏向江南處處栽。
北客見時三嘆息,扶桑國里海船來。
浪說花王讓牡丹,扶桑初日涌金盤。
嫣紅一捻嬌無力,可似貴妃醉憑闌。
斑竹枝,斑竹枝,
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
瀟湘深夜月明時。
園林清宴鎮相親,
取次嘗來海錯新。
怪底年芳游未遍,
南音操得向時人。
水亭過雨。夾岸涼生樹。疏箔捲,微風度。圓荷翻翠蓋,暗柳搖煙縷。東嶺外,微云破處銀蟾吐。
河朔堪忘暑。高會開樽俎。同嘯詠,誰賓主。酒和清露瀉,劍拂寒星舞。歸騎促,馀溪城上黃昏鼓。
倚樹聽秋暝,頹光忽在袂。
平煙際遠林,澹入昏鴉背。
感物難自名,將非情為累?
俯仰無好懷,草木有衰態。
霜葉墜如潮,饑蟬鳴亦懶。
蹉跎失舊賞,俯仰成孤對。
方寸變榮枯。孰亡而孰在?
寥寥空宇中,綿思逐遙籟。
柳亞溪橋幾換條,
鬢根添得雪飄蕭。
清臞自信堪騎鶴,
最喜無錢絆住腰。
拋卻蒲葵扇,新涼晚更加。
雨聲過江去,月色上城斜。
滿地竹柏影,一林柑子花。
水沈休再爇,香透碧窗紗。
劫運河山畢鳳陽,朱家一夢醒蒙莊。
孝廉涕淚園林冷,經卷生涯海國荒。
殘粉近鄰妃子墓,化身猶傍法王堂。
誰從窮島尋仙蛻,赤嵌城南吊佛場。
何處斸蒲去,俯首飲醇醪。長安十度重午,令節又相遭。不是今朝弧矢,不是今朝魚腹,歌哭總無聊。云氣挾雷鼓,疑聽廣陵濤。
憶當日,觀競渡,趁江潮。天風正怒,彷佛角黍飼饞蛟。憔悴故園心眼,潦倒女兒景物,未足寄吾豪。和汝驚人句,土缶與云璈。
白■叢中第一尊,硬將明越作臺溫。
將頭撞破虛空后,又把金針鎖細痕。
平林風靜塢云輕,一掬寒泉薦客情。
會與此山重有約,何妨一日一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