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趙芬碩 其一
澄臺海色斐亭春,
松雪風流迥絕塵。
萬卷讀書兼讀律,
不妨馀事作詩人。
澄臺海色斐亭春,
松雪風流迥絕塵。
萬卷讀書兼讀律,
不妨馀事作詩人。
澄澈的大海邊,斐亭迎來了春天的景色,你有著松雪道人趙孟頫那樣超凡脫俗的風采。你既讀了萬卷書籍,又鉆研律法,即便如此,順便做個詩人也毫不遜色。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韻腳來和詩。
斐亭: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個地名或亭臺名。
松雪:指元代書畫家趙孟頫,號松雪道人,這里用“松雪風流”形容對方有趙孟頫那樣的高雅風采。
迥絕塵:遠遠超出塵世,形容超凡脫俗。
讀律:研究法律。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地點和當時的社會環境。但從詩題“次韻酬趙芬碩”可知,這是詩人按照趙芬碩所寫詩的韻和韻腳進行的回贈之作,創作時詩人應是與趙芬碩有一定交往,對其才華表示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趙芬碩的高雅風采和多才多藝。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簡潔地勾勒出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交流的文化現象。
貧來迫我耕,既耕貧不離。誰云非長策,舍此亦奚為。今晨作勞罷,曳耒歸何遲。鄰父憫我勞,要我過其居。芋葉薦魚鯖,濁酒且盈卮。慨焉思人世,百勸百不辭。今人不為古,古人當在茲。過隙能幾何,為樂當及時。勞者欲有歌,我歌自吾知。
終日仙宮掩,青松繞殿遮。到來長春草,行坐落天花。閤上王城盡,門前官路斜。微身隨處是,何敢嘆無家。
愛爾紫團茗,來烹玉井泉。茗分樵嶺遠,泉出越山鮮。一歃消煩渴,千方亦浪傳。茶經看獨臥,品制得新詮。
夜分溪館漁燈,巷聲乍寂西風定。河橋徑遠,玉簫吹斷,霜絲舞影。薄絮秋云,澹蛾山色,宦情歸興。怕煙江渡后,桃花又泛,宮溝上、春流緊。新句欲題還省。透香煤、重牒誤隱。西園已負,林亭移酒,松泉薦茗。攜手同歸處,玉奴喚、綠窗春近。想驕驄、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超卻塵寰出大千,方喬無復遇喬仙。泉臺渺渺難窮照,鏡得純陽也枉然。
洪河壯觀游,太府佳友朋。春色挽我出,東風如引繩。昏昏版筑氣,王事始繁興。大堤如連山,小堤如岡陵。增卑更培薄,萬杵何登登。憶昨河失道,平原魚可罾。田萊人未復,瘡大國方懲。忽念耒耜閒,為民保丘塍。百縣伐鼛出,夜半廢曲肱。吾儕愧祿廩,游衍事鞍乘。晁子漢公孫,新去司馬丞。出干大農部,才術見嗟稱。我坐廣文舍,七年讀書燈。結發入場屋,肯謂河難憑。爾來觸事短,癡甚霜前蠅。世味極淡薄,不了人愛憎。惟得一卮酒,尚能別淄澠。所以對樽俎,未曾聞斗升。酌我良已多,狂言恐侵陵。暮云吞落日,歸鳥求其朋。冷官仆馬瘦,及門鼓騰騰。
升斗貪微祿,關河隔故鄉。詠歸懷靖節,知足愧張良。不問黃金盡,猶憐白發長。江湖風浪急,相喣勝相忘。
宓子能為政,當時最少年。神明因取友,清靜只鳴弦。君作瓊南令,今同單父賢。妙齡方十九,高弟是三千。邑小濱炎海,堂虛隱瘴煙。乘閒桑柘外,折節父兄前。魚識河魴美,禽知么鳳妍。檳榔青滿子,茉莉綠成錢。訟少無三木,書多有八編。勤休星出入,清已日流傳。及此春秋富,彌令冰雪堅。初升欣旭景,為壽未須筵。
運籌久矣聞黃石,辟谷飄然訪赤松。卻恨吟魂招不得,只留詩草在江東。
江山已可隨心改,竹帛何妨任意涂。不盡樓臺燈火里,回看碑影認模糊。
故里先人廬,翛翛數竿竹。秋光浸歸夢,可想不可掬。擁襟坐中宵,內照慚吾獨。宦學久未歸,如旅莫投宿。行藏應自斷,何必問龜卜。年光去若流,逝者不可復。世途多險阻,幾見前車覆。全身鑒老蘇,思之非不熟。
繞架蒲萄葉尚稀,瓦爐閒炷柏煙微。年年綠暗軒窗意,卻恨春風不早歸。一徑橫穿蘚翠封,滿空聲動玉琤淙。林居豈是無修竹,未有清陰似此濃。
寒樹棲羈雌,月映風復吹。逐臣與棄妾,零落心可積。寶琴徒七弦,蘭燈空自枝。顰谷不足效,啼妝拭復垂。同衾成楚越,異國非仳離。
岑寂東園可散愁,膠膠擾擾夢神州。萬竿苦竹旌旂卷,一部鳴蛙鼓吹收。雨后月前天欲冷,身閑心遠地偏幽。杜門謝客恐生謗,且作人間鵬鴳游。
久別山中遠法師,春風灑落鳳凰枝。八窗花雨譚經處,一榻松云入定時。出世人高了元法,名家我識惠休詩。幾時同坐曼陀石,瀹茗焚香慰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