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武夷紅石子二首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鼇。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鼇。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常常思念那紅石子,他獨自住在山頂。窗外有猩猩啼叫,爐中丹藥閃耀奇妙。山洞中滴著乳香,秀麗的群峰都朝向這里。曾聽奇人說,可惜那煙霞勝景太過遙遠。獵人到底在追求什么,紅石子卻高坐綠鼇般的山石上吟詩。野火侵襲了姜芋窖,僧人贈他水云袍。竹鞘裹著的畬刀有了缺口,松枝做的獵箭很牢固。什么時候能和他見一面,一起清談分食蟠桃。
山椒:山頂。
猩猩語:猩猩的啼叫聲。
姹姹嬌:形容爐中丹藥的奇妙景象。
乳香:指山洞中滴下的類似乳狀的液體。
弋者:獵人。
綠鼇:綠色如鼇的山石。
畬刀:開荒用的刀。
擘:分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聽聞紅石子的山居生活后心生向往,在不能相見時寫下此詩表達思念與憧憬。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求山林隱居、超凡脫俗的風氣,詩人也受此影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紅石子的思念與對其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通過豐富意象構建獨特意境,展現超凡脫俗之感。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山林隱居生活的關注與追求。
樂天書內重封到,居敬堂前共讀時。
四友一為泉路客,杯酒與他年少隔,不相酬贈欲何之。
柳眼梅心漸欲春,白頭西望憶何人。金陵太守曾相伴,共蹋銀臺一路塵。
蕊珠深處少人知,網索西臨太液池。浴殿曉聞天語后,步廊騎馬笑相隨。
禁林同直話交情,無夜無曾不到明。最憶西樓人靜夜,玉晨鐘磬兩三聲。
由來鵬化便圖南,浙右雖雄我未甘。早渡西江好歸去,莫拋舟楫滯春潭。
近來章奏小年詩,一種成空盡可悲。
書得眼昏朱似碧,天遣兩家無嗣子,欲將文集與它誰。
經過二郡逢賢牧,聚集諸郎宴老身。
清夜漫勞紅燭會,潦倒微之從不占,未知公議道何人。
雨香云澹覺微和,誰送春聲入棹歌。
萱近北堂穿土早,
同受新年不同賞,無由縮地欲如何。
殘歷半張余十四,
灰心雪鬢兩凄然。
定知新歲御樓后,
從此不名長慶年。
繞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帶月輪孤。
休文欲詠心應破,不然豈有姑蘇郡,擬著陂塘比鏡湖。
蹇驢瘦馬塵中伴,紫綬朱衣夢里身。
符竹偶因成對岸,老大那能更爭競,任君投募醉鄉人。
虛白堂神傳好語,
二年長伴獨吟時。
夜憐星月多離燭,
卻報君侯聽苦辭,
老頭拋我欲何之。
武牢關外雖分手,
不似如今衰白時。
臘盡殘銷春又歸,逢新別故欲沾衣。
自驚身上添年紀,羞看稚子先拈酒,悵望平生舊采薇。
去日漸加余日少,苦思正旦酬白雪,閑觀風色動青旗。
千官仗下爐煙里
律呂同聲我爾身,文章君是一伶倫。
眾推賈誼為才子,元詩駁雜真難辨,
白樸流傳用轉新。蔡女圖書雖在口,
嫁時五月歸巴地,
今日雙旌上越州。
興慶首行千命婦,
我有主恩羞未報,君于此外更何求。
春野醉吟十里程,
齋宮潛詠萬人驚。
今宵不寐到明讀,
風雨曉聞開鎖聲。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