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十八
索醉寧傾問字酒,
忍饑不取作碑錢。
索醉寧傾問字酒,
忍饑不取作碑錢。
為求一醉,寧愿傾盡用來換酒的錢;忍受饑餓,也不收取撰寫碑文的潤筆費。
索醉:尋求醉意,指飲酒。
傾:倒盡,此處指花光、用盡。
問字酒:典出漢代揚雄,有人向他請教古文字,他以酒款待,后指以酒為酬的學問交流,此處代指買酒的錢。
忍饑:忍受饑餓。
作碑錢:為人撰寫碑文所得的報酬,古代文人常以此獲取錢財。
此句或為詩人針對當時文人中常見的“賣文獲利”風氣而發。古代文人常通過撰寫碑文獲取報酬(即“作碑錢”),詩人以此表明寧可忍受清苦,也不愿為利益妥協的創作態度,反映其對精神純粹性的堅守。
詩句以“問字酒”“作碑錢”為切入點,通過取舍對比,鮮明展現詩人清廉自守、重精神輕物質的品格,語言簡練而意蘊深刻,是古代文人高潔情操的典型寫照。
出門一笑欲褰衣,華頂峰頭半落暉。怪殺平生山水癖,隔溪燈火夜深歸。
此夕中秋月,他鄉兩度圓。孤云生夜翳,萬象失秋妍。雨氣饒侵客,風期又隔年。誰能攬明鏡,爛熳掛青天。獨客佳辰思,空山積雨愁。縱能斟綠蟻,何處望瓊樓。巖桂蕭蕭落,江云冉冉浮。愿馀吳地影,聊破老親憂。
去歲相攜此地游,西風垂果奉靈湫。春工變化渾無跡,紅滿枝條綠滿洲。
為訪優曇遺跡來,碑殘零落雜莓苔。三春臘月猶多積,二月梅花尚未開。紺殿雖經新匠斧,老松還是昔人栽。祖師面目依然在,了了分明不用猜。
秣陵三月路如何,料峭東風卷白波。早趁寒潮別君去,過江煙柳雨絲多。
漫仕雖同官事殊,故人來往未全疏。因君時一論文字,難我窮年困簿書。
孰有如公者,蘄州又處州。時人得稱誦,氓俗記君侯。吏有循良擇,官無內外憂。愿將田里事,一一奏前旒。
冉冉年光逐閏移,廳閒賓客坐多時。主恩未報空持橐,軍政無妨數舉卮。潘鬢雪霜何太早,傅巖霖雨不應遲。頷珠竟被君探得,正值驪龍睡不知。
苜蓿成花酒作泉,龍沙何似鷺洲前。繁欽賦憶天山夜,王粲軍還鄴下年。望闕星光回睥睨,渡江秋色滿櫜鞬。知君不淺南樓興,早晚煙波系客船。
蕭條紙帳清如水,春山四圍妝靚。紫玉煙消,青衫淚濕,半枕梨云香凝。悲懷未省。待跨鶴人來,步虛聲靜。夢入羅浮,天風吹下萼花影。疏林亂飄絳雪,落英鋪滿路,知否仙境。明月前身,曇花幻相,蝴蝶飛回芳徑。釵寒鬟冷。趁一霎相逢,玉肩雙憑。翠羽無言,斷魂誰喚醒。
蓬沙千里莫云平,望帝魂游白帝城。金爵風煙天地恨,玉衣霜露古今情。伶官壓笛悲啼竹,宮女吹簫憶薦櫻。不道興衰竟如是,離離禾黍淚縱橫。
越思越想,越愁越恨,日日時時處處。風風雨雨近來無,為什么、行行住住。渺渺音書,迢迢道路,枉自沈吟千度。流光早是不饒人,更那堪、年年耽誤。
經營阡陌苦胼胝,艱食由來念阻饑。且喜稼成登石硙,從茲鼓腹樂雍熙。
蝶團飛。鶯亂啼。陌上花開人未歸。碧臺歌舞稀。月入扉。風滿帷。坐到黃昏人靜時。清愁君不知。
解后逢君醉山縣,殷勤訪我到江城。閑攜箬笠無人識,狂殺癡兒問五行。裂去儒冠今幾年,顛毛蕭索任垂肩。相逢記得初相識,回首西風一泫然。曾向林間對酒卮,不嫌俗物亦伸眉。江湖若許同歸去,能為先生理釣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