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圭首座二頌
祇論親切不論時,回笑諸方陷虎機。一句未容開口對,片帆先逐便風歸。頭頭有路堪行履,物物無差莫棄違。不見黃梅足奇士,盧公卻得祖師衣。
愧爾相求識歲寒,不嫌危磴路千盤。歸堂一剳曾親訪,閉戶深山肯自瞞。月下篇章應獨和,壺中天地共誰看。臨機大用全收放,何必區區握雪團。
祇論親切不論時,回笑諸方陷虎機。一句未容開口對,片帆先逐便風歸。頭頭有路堪行履,物物無差莫棄違。不見黃梅足奇士,盧公卻得祖師衣。
愧爾相求識歲寒,不嫌危磴路千盤。歸堂一剳曾親訪,閉戶深山肯自瞞。月下篇章應獨和,壺中天地共誰看。臨機大用全收放,何必區區握雪團。
第一首:只論彼此親切不論時機,回笑各方陷入機鋒險局。一句未等開口應對,片帆已隨順風吹歸。處處皆有可行之路,萬物無差莫要違背。不見黃梅多有奇士,盧公(惠能)終得祖師衣缽。第二首:慚愧你相求共識歲寒之節,不嫌高險山路千回百轉。歸堂后曾親訪交流,閉戶深山豈會自瞞。月下篇章應獨自唱和,壺中天地與誰同觀。臨機大用能收能放,何必徒勞握雪成團。
祇:通“只”。
虎機:喻危險的機鋒,禪宗指機鋒問答中的陷阱。
片帆:代指行舟,喻禪機敏捷如順風行船。
頭頭:處處、方方面面。
黃梅:指黃梅縣(今湖北黃梅),禪宗四祖、五祖道場所在地。
盧公:指禪宗六祖惠能,俗姓盧,得五祖弘忍傳衣缽。
歲寒:喻堅貞品格,《論語》有“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危磴(dèng):高而險的石級山路。
壺中天地:典出《后漢書·費長房傳》,指超脫凡俗的境界。
握雪團:握雪成團易化,喻徒勞無功的執著。
此詩為宋代禪僧酬唱之作,當是作者與圭首座(禪林職位)就禪法機鋒交流后的回應。創作背景或與禪宗“以頌代禪”的傳統相關,通過詩歌探討禪法核心——不執于時、不泥于相,強調“親切”的悟境。
全詩圍繞禪法“親切”之旨展開,首頌以機鋒、行舟等喻破除執著,借惠能得衣典故點明悟在本心;次頌寫與友人共修之誼,以“月下”“壺中”等境凸顯禪趣,末句“握雪團”否定徒勞,強調自然圓融。是禪門詩歌中“以詩說禪”的典型,語言淺近而禪意深厚。
九天雨露桃花肥,行地老仙行若飛。飛上桃花最高樹,連花帶子盈筐歸。歸來分與兒孫吃,滿腹文章光陸離。老仙一飽一萬歲,拍掌笑殺丁令威。
群峰擘翠此樓開,指點虛無是體裁。碧玉無人誰作賦,白云終日共銜杯。林坳露隱鶯聲遠,屋角春深燕子來。睡起開窗更何有,澄江對雨幾縈回。
亹霂飄無際,憑闌千里陰。芳田沾泥泥,清波望沉沉。楚客帆已重,吳宮樹轉深。歸鴻無肅羽,別渚有哀吟。君知此時意,寧識故園心。
云昏月黑鴉不知,鼓聲鼕鼕雞報啼。睥睨未辨天東西,癡雛噪舞群翅低。野桑葉卷風凄凄,濃霧不起寒雨迷,晨鴉卻歸巢上棲。
隱幾長忘世,扶痾始覺身。死生元不厭,藥餌且相親。明月已云滿,桃花那再春。浩歌聊自送,去作北邙塵。
舊好如禽慶,名山得共陪。洱河神禹導,路箐爨王開。冠帶名家子,登臨濟勝才。關城雄劍閣,應待勒銘回。
梅花一夜窗中見,昨冬少雪春無霰。寒來借景苦無多,窗小只須三百片。每舉枯杯對此花,只愁落盡是風沙。誰知滕六雖無賴,亦遣殘綃縞樹叉。一行分向朱門屋,誤落寒酥點羊肉。錦屏不使凍胭脂,飛絮落鹽弦上撲。四條觔急冷鹍雞,一二時中肉作圍。豈無一笠黃茅里,僵殺巖巖一甕齏。初起青蘋本亦同,大王畢竟是雄風。總令受者自分別,難道青天秉至公。
撥雪披云粥面濃,三杯困臥北窗風。悠然一夢南柯去,千騎靴刀帕首紅。蕨芽載土筍牙叢,青子森森褪小紅。與物無情吾老矣,如今休恨五更風。青梅著子欲生仁,始見新紅觸眼新。李徑桃蹊俱掃地,一枝獨自古時春。一種奇葩絕眾芳,朅來當戶見鋤傷。猶看紉作幽人佩,獨步修門擅國香。老去傷春只自嗟,追尋陳跡問京華。更搔短發西南望,病眼昏昏淚渺花。柔桑采采樹頭稀,蠶婦攜籠陌上歸。縣吏催錢星火急,只將敗壁倚空機。
空江秋雨又秋風,疑殺前山路不通。多少黃陵莎草恨,盡情歌在《竹枝》中。
不放殘年卻到家,銜杯懶更問生涯。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詔板何煩下鵠頭,采芳已向水晶游。一葉不防人負去,笑他爭說壑藏舟。
村北村南萬竹林,曾逢青眼對嵇琴。人從薇省辭清切,家在芝田笑陸沉。神虎筐邊丹杏熟,化龍杖底碧云深。蒼茫野水蒹葭外,誰念相思永夕吟。
京洛三年,花滿酒家,浮動金碧。友云縹緲清游,春筍新橙初擘。天東今日,枕書兩眼昏花,壺觴不果酬佳節。獨詠竹蕭蕭,者云團風葉。愁絕。此身蒲柳先秋,往事夢魂無跡。一寸歸心,可忍年年形役。上園親友,歲時陶寫歡情,糟床曉溜東籬側。手把一枝香,作蕭閑閑客。
賃山賦幽居,一艇千卷載。頗怪素心人,錢刀乃所愛。
老臆吞云夢,于今在眼中。楚材元有望,湖教故多功。山色連平野,江流入半空。誰為三鳣頌,夫子又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