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八十六
晨粥山中行,
落葉響步武。
委曲訪隱逸,
清談銷百慮。
老湯瀹苦茗,
宿火煨山芋。
卻照夕陽歸,
家人不知處。
晨粥山中行,
落葉響步武。
委曲訪隱逸,
清談銷百慮。
老湯瀹苦茗,
宿火煨山芋。
卻照夕陽歸,
家人不知處。
清晨喝完粥后在山中漫步,落葉在腳步下發出細碎聲響。輾轉探訪隱居的高人,清談間消解了所有煩憂。用陳年老湯烹煮苦茶,利用余火煨烤山芋。歸來時夕陽映照,家人竟不知我去了何處。
步武:腳步,這里指腳步的聲音。
委曲:曲折、輾轉,形容路徑或探訪過程的周折。
瀹(yuè):煮、泡,此處指烹煮茶水。
宿火:隔夜未熄的余火。
煨(wēi):用微火慢慢烘烤或煮。
此詩為南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之一。曹勛晚年退居山林,詩多描繪山居日常,此首約作于其隱居期間,通過記錄山間閑適生活,反映詩人遠離官場紛擾、安于自然的心境。
全詩以平淡筆觸描繪山居一日的生活片段,從晨行到訪隱、煮茶、煨芋,再到夕陽歸返,展現了隱逸生活的自在與溫馨。詩中無華麗辭藻,卻以細節見真趣,傳遞出對簡單生活的珍視與滿足,是南宋山居詩中自然質樸風格的典型代表。
常無分別元好錢,
賢者愚,愚者賢。
殷顏柳陸,
李蕭邵趙。
寧飲三斗塵,
無逢權懷恩。
皇后嫁女,
天子娶婦。
長名以前,選人屬侍郎。
長名以后,侍郎屬選人。
槐花黃,舉子忙。
麟之口,光庭手。
前有裴馬,后有盧李。
左相宣威沙漠,
右相馳譽丹青。
三館學生放散,
五臺令史經明。
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
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
貴如許郝,富若田彭。
旱不苦,禱而雨。
雨不愁,公出游。
今日巨唐年,
還誅四兇族。
洛州有前賈后張,可敵京兆三王。
龍門一半在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