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題琵琶妓陳三寶小像
豆蔻稍頭,恁年紀、值得量珠高價。休夸燕子輕盈,腰肢更矯奼。
春院靜、琵琶一曲,也應算、調高和寡。一鏡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恍疑是、蘇小當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寫。
爭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動司馬。好稱珠勒金鞍,許誰迎迓。
豆蔻稍頭,恁年紀、值得量珠高價。休夸燕子輕盈,腰肢更矯奼。
春院靜、琵琶一曲,也應算、調高和寡。一鏡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恍疑是、蘇小當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寫。
爭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動司馬。好稱珠勒金鞍,許誰迎迓。
你如豆蔻般青春年少,這般年紀就值得用重金來賞識。別夸燕子輕盈,你的腰肢更加嬌美。春日庭院寂靜,你彈奏一曲琵琶,也算得是曲高和寡。那如鏡的湖水波光,似眉的山巒景色,你在花叢中游玩。恍惚間懷疑你是當年的蘇小小,又懷疑你是還未出嫁的秋娘。脂粉干后紅白之色,被旁人偷偷畫下。怎比得上明月下的湓浦,懷抱琵琶感動了江州司馬。你這般美好,適合乘坐珠勒金鞍的車馬,又有誰能來迎接你呢?
豆蔻稍頭:形容少女年少青春,杜牧《贈別》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量珠高價:用大量珍珠衡量價值,指以重金購買。
矯奼:嬌美。
調高和寡: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蘇小: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后泛指歌女。
檀槽:琵琶的別稱。
司馬:指白居易,他曾任江州司馬,作《琵琶行》。
珠勒金鞍:裝飾華貴的馬具,借指豪華的車馬。
迎迓:迎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有欣賞歌伎、為其題詩作畫的風氣。作者看到琵琶妓陳三寶的小像,被其青春美貌和琵琶技藝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詞。
此詞主旨是贊美琵琶妓陳三寶,突出她的青春、美貌與技藝。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歌伎文化的一種書寫和情感表達。
吳王雞壇雄,崛起樹赤幟。
學術雖非淳,才氣岸然異。
里人興義兵,共推季子智。
攘臂事從戎,空拳當鐵騎。
始愿豈捐軀,臨危勇就義。
頭顱姜竿懸,巾幘儼未墜!
生乎苦好名,一死庶無愧!
擬將心意學玄宗,妙用縱橫觸處通。捩轉個中關捩子,休論南北與西東。
或有恐怖或斷疑,雙明一句絕針錐。于茲切莫生欣厭,覿面還須眼似眉。
眾生病故維摩病,妙見全提越我人。既了病源無個事,何如示現宰官身。
誑楚言降樂受烹
重圍得脫漢基成
論封無爵死無傳
幸有唐碑為發明
一樹葳蕤藹素云,水邊林畔不勝春。周家舊愛蓮花好,添著梅花清十分。
瀟灑清姿玉雪寒,莫教橫笛近闌干。金樽檀板難相稱,正好江陰道院看。
將軍破趙處
頹廟依荒山
伏臘幾人往
旌旗到死閒
碑橫秋澗草
路入土門關
過客空詞賦
干戈有愧顏
甌江煙定浪初回,
飲趁西風一棹開。
十尺布帆懸未穩,
青山斜壓短篷來。
軟款圍來,尺六無多,纖柔絕倫。向燈前欹側,驚回柳影;花邊宛轉,羞睹蜂魂。染恨千絲,縈愁幾縷,半幅曾窺湘水裙。臨風去,怕娉娉裊裊,化作行云。
曉寒料峭難溫。好緩束吳綾茜色新。為妝成有意,憑欄倦舞,醉馀無力,憑幾慵伸。剝棗應憐,偎琴更惜,透體沉檀一捻春。誰堪擬,似盈盈佩玉,洛浦仙人。
舴艋漂搖隨處家,
一篙綠水度年華。
風罾逐浪蘋溪遠,
雨網沖煙柳渚斜。
在在耽閑盟白鷺,
朝朝買醉饌紅蝦。
團圞兒女歡篷底,
豈羨浮名舉世夸。
雙旌南去路偏長,
秋雁飛時白苧涼。
城浸煙波皆洞野,
花開山郭似河陽。
竹枝自渡湘妃水,
菰米先稱楚客鄉。
歸賦上林還給札,
莫誇云夢獻君王。
風吹水,皺損綠羅裙。見說樓東梳洗懶,真珠須付寂寥人。莫遣翠眉顰。
金條脫,終始感郎恩。休說水晶如意事,一圭獺髓補無痕。重認掌中身。
客將刀出市,云是大琉球。
海泛防龍合,天陰聽鬼愁。
揮空霜欲落,脫匣水堪抽。
萬里烽煙地,隨身去莫留。
單刀新試舞,雙劍舊能輪。
雨過腥聞血,風旋雪裹身。
對镮歸思動,掛壁蒯緱塵。
醉后時橫看,終當贈與人。
云氣蓬萊近,
山陰草樹香。
御風不知遠,
仙骨已清涼。
委鬼當頭政令弛,太阿之柄倒持矣。
何事君王執斧柯,競傳兒戲深宮里。
金字煌煌斧背鐫,龍飛歲月明天啟。
九重宴坐一事無,鎮日摩挲此奇技。
惜把铦鋒誤指揮,不斬貂珰斬正士。
廟堂鐘虡嘆銷沈,內殿旋聞斧聲起。
從來淫巧蕩君心,無愁豈是真天子。
此鐵何人鑄六州,大錯幾將神器徒。
杜牧清狂氣未馴,
年來琴劍困風塵。
欲留姓氏千秋后,
不作英雄作美人。
幾欲裁詩托便風,
苦慚別后欠新功。
何時寄我廣南作,
壓倒蕉黃荔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