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梅與江陰周生
一樹葳蕤藹素云,水邊林畔不勝春。周家舊愛蓮花好,添著梅花清十分。
瀟灑清姿玉雪寒,莫教橫笛近闌干。金樽檀板難相稱,正好江陰道院看。
一樹葳蕤藹素云,水邊林畔不勝春。周家舊愛蓮花好,添著梅花清十分。
瀟灑清姿玉雪寒,莫教橫笛近闌干。金樽檀板難相稱,正好江陰道院看。
一棵梅樹枝葉茂盛,如籠罩著白色云靄,生長在水邊林畔,春意濃烈得難以承載。周家向來喜愛蓮花的美好,如今添了梅花,更添十分清雅。梅花姿態瀟灑,如冰雪般清冷,莫要讓橫笛靠近欄桿(以免吹落梅花)。金樽檀板的熱鬧場景與它不相稱,正適合在江陰的道院靜靜觀賞。
葳蕤(wēi ruí):形容枝葉繁盛的樣子。
藹素云:像被白色云氣籠罩。藹,云氣聚集;素云,白云。
不勝春:春意濃郁到難以承受,極言春景之盛。
清十分:更增添十分清雅之氣。
玉雪寒:形容梅花潔白清冷,如冰雪般純凈。
橫笛:古樂器,此處暗指《梅花落》笛曲,傳說吹奏此曲易引發對梅花的傷春之情。
金樽檀板:金制酒杯與檀木拍板,代指宴飲歌舞的熱鬧場合。
江陰道院:江陰的道觀庭院,指清幽雅靜之地。
此詩為詩人題贈江陰周生之作。周生原愛蓮花,后更賞梅花,詩人借題梅之機,既回應其審美轉向,亦以梅之清韻暗合周生品格,創作背景當與二人交游相關,具體時間不詳。
全詩以梅為核心,通過環境烘托、意象對比,突出梅之清雅高潔,既贊周生審美提升,更托物言志,表達對高潔品格的推崇。語言平實而意蘊悠長,是詠物贈友的佳作。
河轉金堤近,天高魏闕新。
千夫奉儒將,百獸伏麒麟。
校獵沙場莫,談兵玉帳春。
關南知不遠,誰試問蕃鄰。
悵人生如寄,禁幾度,暮秋天??袋S菊丹楓,白蘋紅蓼,斗媚爭妍。
江郎祗馀恨賦,對荒原拱木慘無言。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積生前。
冰輪常缺亦常圓。千古總依然。嘆古往今來,勛名竹帛,斷夢飛煙。
臨風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當年。空外賓鴻作字,分明寫出愁篇。
已向山中老,寧論世上功。
爾詩久作祟,吾道豈云窮。
百畝桑麻雨,一溪楊柳風。
生涯亦自好,端不坐書空。
遍舟震澤去難攀,皂帽單襦自入關。
客路行歌逢鬼笑,鄰檣辨語識生還。
同來仗策推公瑾,獨賦傷心是子山!
待詔半年徒寂寂,諫章時為破愁顏。
萱花不須折,安足忘君憂。
青銅莫頻攬,適令驚鬢秋。
謝安壯未仕,定遠晚封侯。
功名俱磊落,時來豈自由。
射策明經亦巨儒,
巧迎封禪意何如。
相如未死猶知恥,
卻了相如死后書。
春日每頒寬大詔,
天公意與圣人同。
故于半載焦枯后,
一雨聊資土脈通。
秋興因高賦,雄才憶省郎。山川思不極,云樹莽蔥蒼。對酒知時變,看花恨別長。如何霜后雁,猶未達瀟湘。
借問關中友,新詩近轉多。風煙興難盡,搖落意如何。熊子元相得,邊丞定數過。誰能念離索,樽酒邈山河。
昨日逢京使,聞渠再轉郎。未妨文字癖,祗益簿書忙。退食遲宮旭,鳴鐘候省堂。祗應騎瘦馬,緩轡漫成章。
每憶邊庭實,才清官更閒。齋心禋祀里,覃思藝林間。名致諸公早,詩卑大歷還。曹劉塵未遠,任爾好躋攀。
熊子今何在,秋應奉使還。威侵蕃部落,旌繞漢關山。沛澤從天降,三軍動地歡。思君問邊略,何日接清班。
莫問山村與水邊,
何拘華屋且隨緣。
不成此地無王謝,
枉了春光又一年。
掩扉忽動游山思,要看千巖萬壑秋。
薄霧野塘移艇去,斜陽蕭寺聽鐘留。
白云雙屐雨沾袂,黃葉一林風滿樓。
別有禪扃藏曲塢,半房花竹最清幽。
紫禁春深麗景融,熙然身入慶云中。
瞻天有喜趨承近,祝圣無疆拜舞同。
毫覆堯眉含秀采,神凝舜目炯方瞳。
生成奇表占徵應,共指南山比壽崇。
客囊猶似昔年貧,
塵海琴樽倍愴神。
添個新詩三五首,
歸裝端好贈同人。
年時避暑憶江鄉,
為愛蕭蕭竹一墻。
今日移栽紈扇上,
無風無雨自生涼。
永日微吟在竹前,骨清唯愛漱寒泉。
門閑多有投文客,身病長無買藥錢。
嶺寺聽猿頻獨宿,湖亭避宴動經年。
親知盡怪疏榮祿,的是將心暗學禪。
二十年前同史館,北京邂逅更情親。傷心此日賢關外,相向西風哭故人。
八品儒官坐辟雍,白頭心事古人同。至今鼓篋橋門者,灑淚相思說至公。
兩京學省聚賢英,試問何人不負丞。官舍一氈清似水,后來相繼屬誰能。
死去悲吟滿縉紳,共嗟直道不憂貧。不知駟馬高車客,身后如公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