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征詩 其二
曉郭下春星,江月聞扣舷。
初辭嶺海目,遂覺山川妍。
宿云麗中椒,回沙灼清漣。
夭夭桃始華,岸鳥鳴柔煙。
群動順嘉辰,我行方沛然。
觸類異歡戚,道遠情屢遷。
雙橈漾初日,急瀨搖高天。
獨謠托遐心,浩蕩白鷗前。
曉郭下春星,江月聞扣舷。
初辭嶺海目,遂覺山川妍。
宿云麗中椒,回沙灼清漣。
夭夭桃始華,岸鳥鳴柔煙。
群動順嘉辰,我行方沛然。
觸類異歡戚,道遠情屢遷。
雙橈漾初日,急瀨搖高天。
獨謠托遐心,浩蕩白鷗前。
拂曉時分,城郭下春星漸隱,江面上月色中傳來扣舷之聲。剛告別嶺海的景色,便覺得山川格外秀麗。夜宿的云朵依附在半山腰,回旋的沙灘在清澈的水波中閃耀。夭夭桃花剛剛綻放,岸邊鳥兒在輕柔的煙霧中啼鳴。萬物順應著美好的時光,而我正暢快前行。接觸不同事物感受悲喜各異,路途遙遠心情多次變遷。雙槳在初升的太陽下蕩漾,湍急的水流倒映著高遠的天空。獨自吟唱寄托悠遠的情思,在浩蕩的白鷗前面。
曉郭:拂曉的城郭。
扣舷:敲打著船邊,多用為歌唱的節拍。
嶺海:指五嶺以南地區。
中椒:半山腰。
夭夭:形容桃花茂盛艷麗。
沛然:充盛、暢快的樣子。
雙橈:雙槳。
急瀨:湍急的水流。
遐心:悠遠的情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初辭嶺海目”推測,詩人可能是剛離開嶺南地區,在乘船遠行的途中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懷著對新旅程的期待和對未知的憧憬,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旅途見聞與心境。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借景抒情,將旅途感受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極為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密竹換啼鳥,清池添放魚。
懸藤林下坐,響石洞中居。
興趣自無盡,傳聞那得虛。
如何仲長子,刻意但成書。
肥水不能遠,祇今行子東。
高秋千里月,暮景一帆風。
時節迎黃菊,汀洲下早鴻。
江天多勝事,無術與君同。
漢儀綿??盛,周謚竹書存。
益以春秋法,因知皇帝尊。
百年當絕筆,諸子謝微言。
詩禮終誰及,賢良萃一門。
百里昆岡半草萊,畫梁危棟一朝開。
清川去水縈回渚,喬木濃陰映綠苔。
子獻人琴俱不幸,武侯營壘信奇才。
斷鴻牢落情愁絕,聞笛那堪賦七哀。
復閣深沈人到稀,官梅孤秀及花期。
地寒竹柏應為伴,春近冰霜信有時。
不恨未開煩久待,正憐將落頼偏遲。
催人頭白何由奈,可在江南寄一枝。
南陌東城樂賞同,翠華雕輦度香風。
春催火樹無窮外,天壓歌聲不盡中。
侍宴君歸青瑣閣,倦游身作白髯翁。
憑將酒客鴟夷頌,并謝張松與孟公。
蜜印加泉室,哀簫去國門。
降龍嚴冕服,畫鹿并車轓。
山甫中興業,臧孫既歿言。
定應天壤內,長與日星存。
晚登北固頂,俛視南徐城。
廢壘何茫茫,山川迥縱橫。
千載競誰有,六朝空戰爭。
豪氣不可問,古墳人正耕。
郡印拘人祇看山,簿書無盡且偷閑。
不羞暮景桑榆上,聊寄高情宇宙間。
頗葺池臺增舊觀,旋栽桃李待堪攀。
老公此意君知否,未有菟裘未得還。
微言動相國,大笑絕冠纓。
流轉有余智,滑稽全姓名。
師儒空稷下,衡蓋盡南荊。
贅婿不為辱,旅墳知客卿。
沛邑祠原廟,明年啟壽宮。
真游追柱史,吏隠即冥鴻。
苑路連修竹,兒歌習大風。
海鳧隨步武,笙鶴下虛空。
司馬官園令,千秋擢寢中。
書成大人賦,夢識白頭翁。
北闕縻徐樂,丹砂愧葛洪。
帝鄉那可問,相望五云東。
老去光陰若電驚,此身已復愧扶行。
歸田悔不如元亮,畢娶猶能似尚平。
曩歲薦賢終未效,太音從古竟希聲。
最憐閭里人相語,北部威名動帝城。
既將魚目換驪珠,富潤囊箱足賈余。
顧我能知天下馬,呼兒藏作篋中書。
老羞流輩為千諾,狂守初心付兩如。
相助飛鳴竟何力,祇宜空手講玄虛。
炎天常畏酒,秋興憶開觴。
海面孤云黑,林端一葉黃。
島夷歌似楚,村笛語如羌。
更覺非吾土,登臨思舊鄉。
苒弱金沙樹,花奇名字珍。
移從今日晚,恨失去年春。
嫩綠藤垂架,深紅棘刺人。
東風會入手,照眼萬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