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壁張氏園亭二首 其二
密竹換啼鳥,清池添放魚。
懸藤林下坐,響石洞中居。
興趣自無盡,傳聞那得虛。
如何仲長子,刻意但成書。
密竹換啼鳥,清池添放魚。
懸藤林下坐,響石洞中居。
興趣自無盡,傳聞那得虛。
如何仲長子,刻意但成書。
茂密的竹林中更換著啼叫的鳥兒,清澈的池塘里增添了新放的魚兒。在懸掛著藤蔓的林下閑坐,在能發出聲響的山洞里居住。這樣的興致趣味自然無窮無盡,傳聞又怎么會虛假呢。為何像仲長統那樣的人,卻刻意只專注于著書立說。
密竹換啼鳥:茂密竹林里鳥更換著啼叫。
響石:敲擊能發聲的石頭。
仲長子:指仲長統,東漢末年哲學家、政論家,著有《昌言》。
蘇軾路過靈壁張氏園亭,被園亭景色和閑適氛圍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他可能在宦游途中,對這種寧靜生活心生向往。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自然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對比手法突出。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感悟。
昨日馀暄黃稻天,輕雷斜過晚霞邊。
林光留日猶多碧,暝色侵云不耐煙。
凌藉晚紅欺菡萏,風光苔色長連錢。
棲遲藋徑經過少,幾厭溪聲柳外喧。
堂開百秩獻桃尊,瑞靄和光萃德門。慧曉文侯多俊譽,高陽才子屬龍孫。
一門洋溢推劉豹,五葉祥符祝謝鯤。忝附蔦蘿居子姓,愿隨蘭桂拜云根。
共制霞觴祝大椿,德門慶溢語才真。歐陽詩頌畢光祿,東觀恩頒廬舍人。
白笏緋衫朱杖履,金牙鐵齒玉精神。君家自有長生術,吳寶商山不壞身。
木葉落未歇,秋村欲暝時。
荻花闈細艇,鳥影定寒枝。
野色茫無際,離居有所思。
百端于此集,不是為秋悲。
謝娘梔子,
賈妃萸佩。
無才堪報國,笑汝竟為官。
雞犬升天易,牛羊在牧難。
兢兢誰自履,瑣瑣盡高冠。
洗耳吾歸去,何如樂澗槃!
六朝文物今何在,
千里江山自宛然。
英武南征無殺伐,
至今樵牧尚能傳。
識得詞仙否。起從前、歐蘇辛陸,為先生壽。不是花顛和酒惱,豪氣軒然獨有。要老筆、萬花齊繡。擲碎琵琶令破面,好香詞、污汝諸伶手。笑馀子,徒雕鏤。
秦宮漢苑描難就。矗中原、怒濤似箭,斷崖如臼。我有銅人千行淚,撲地獅兒騰吼。聲撼落、橘中棋叟。鶴發雞皮人莫笑,憶華年、曾奉西宮帚。家本住,金臺口。
漢武射蛟臨海岱,海水沸起蛟龍背。昆明習戰戰士多,樓船百萬皆鸛鵝。
海戰雖失陸戰興,大冶堇山可鑄兵。又況燕云森壯士,一朝眾志自成城。
君不見范陽鼙鼓動地來,李郭壁壘風云開。金人馬足中原播,宗岳韓劉一戰破。
國家練軍禍亂秋,志士義旗有同仇。升平安坐談韜略,臨時或付流水流。
田單即墨猶保燕,長城萬里夫何憂。堪恨停戰沮士氣,楚人之鬼越人禨。
百萬鋒铓忽藏韜,戰士坐甲空歔欷。聞道使者出東洋,無從得見東倭王。
喪邦辱國此為甚,叢神土偶盈廟廊。更聞上相欲親使,包羞忍恥成何事。
幄帷畫虎付虛空,肉袒牽羊甘跋躓。積重如今竟難回,幾時疆土可重恢。
滄海日到榑桑暗,陽阿晞發心為灰。
卉木零高秋,窗軒困積雨。懷人葭露長,新知樂披睹。
邂逅不須臾,慇勤托肺腑。遺我幾瑤篇,珠玉滿環堵。
展玩照顏色,時如對握麈。探討及盛年,積學羅千古。
得句每驚人,價重雞林賈。
自昔論意氣,義俠美劉生。而我遘之子,談辨倍崢嶸。
雅尚耽圖史,彩筆復縱橫。胸藏包萬象,詞源軼二京。
蒐羅日以富,著作日以閎。豈伊獨務博,聊此導冥行。
殺青業兼輛,寧徒藉墨卿。
過嶺蠻煙,記曾是、橫海樓船行處。又報驛騎裝書,津喧一使星去。
攜帳底、一番絲竹,盡銷得、殘笳剩鼓。笠叟珊瑚,蜑鄉翡翠,多付吟句。
只頻訝、五兩風輕,鎮吹送、相思舊游侶。待折白門楊柳,悵停舟何許。
君到日、紅棉開盡,有絳襦、仙子堪賦。借問桃葉淩江,那時迎否。
千金懸蠆尾,一柱兀波心。吾道今如此,微生力未禁。正須公等助,莫廢別來吟。拄杖當分付,相期化鄧林。
有情方是物,無敬莫言誠。此事非俄測,由來只自成。個中勤積累,熟處會分明。未厭拘攣隘,他時滿八瀛。
日者人間世,家傳洛下書。誰能定真實,轉覺墮空虛。莫倚文無害,常懷行有馀。詞華非所欠,水溢自成渠。
色塵銷盡眼頭空,著得須彌山萬重。
不似靈云存鑒覺,被桃花換主人翁。
烏桕飄紅葉,
紛紛下碧溪。
別離無限恨,
詩成不忍題。
新志才脫版,眾口交相病。或云某氏譜,或譏某氏乘。
一唱萬聲和,殊屬亂聞聽。人若不自立,偏多嫉妒性。
又謂亂羊頭,取錄無馀剩。薰蕕可同器,將何判賢佞。
抑知修志者,奉有官人令。官則列志書,體例從前定。
任何倔強者,無能或一更。世方患奇疾,參苓不投癥。
馬勃與牛溲,氣味真賢圣。同為時所尚,未可究究竟。
他時爾秉筆,可能盡流迸?
松陰半壇日,
竹聲一檻秋。
每番看鶴過,
疑似有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