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次梅木山夜坐韻
和愁織。絡絲整夕無休息。
無休息。睡鄉佳境,怎生甜黑。
秋情如故人非昔。燈光閃閃尖風勒。
尖風勒。照人憔悴,這般顏色。
和愁織。絡絲整夕無休息。
無休息。睡鄉佳境,怎生甜黑。
秋情如故人非昔。燈光閃閃尖風勒。
尖風勒。照人憔悴,這般顏色。
憂愁如絲般交織在一起。整夜整宿地梳理著愁緒沒有片刻休息。沒有休息啊。那夢鄉中的美好境地,怎么能如此香甜黑暗呢。秋日的情思還像往昔,可故人卻已不是從前的模樣。燈光閃爍不定,尖厲的寒風在肆虐。尖厲的寒風在肆虐啊。照著人這般憔悴,竟是這副模樣。
和愁織:將憂愁交織在一起。
絡絲:梳理絲縷,這里比喻梳理愁緒。
整夕:整夜。
睡鄉:指夢鄉。
怎生:怎么。
秋情:秋日的情思。
尖風:寒風。勒:肆虐、逼迫。
顏色:模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秋夜,詞人獨自一人,在寒風中回憶起故人,觸景生情,從而寫下此詞,表達內心的感慨和愁緒。
這首詞主旨在于抒發詞人的愁緒和對故人的懷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常見的意象和質樸的語言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叩關同賞牡丹開,
更為松風輒一來。
數到舊游常作惡,
輸公心是不然灰。
深藏歌舞翠簾垂,
耳熟風柔遣得知。
不望一斑疏處見,
堤防捉去罰吟詩。
池塘皺綠,帶柳縈花,緋桃方露酣色。
萬戶禁煙蕭索,冷淘和寒食。
江南遠,愁作客。誰見慰、旅懷孤寂。
甚無緒、尊前自許,誕康狂籍。
系馬問當壚,醉墨淋漓,題濕酒家壁。
尤愛裁云鏤月,清幽莫愁宅。
深深處,過綺陌。濃掃后、落紅無跡。
莫推阻,歌扇相偎,舊時曾識。
荏苒青絲倏已皤,久拚蹤跡寄煙蘿。
臨流剩有觀魚樂,對酒能無擊缶歌。
花發篁園推健筆,月明池館舞輕羅。
槐陰深處荷香細,一曲薰弦興轉多。
我初亦何為,無端在陶冶。
我身既非真,況乃名氏假。
因復被虛聲,從人置高下。
微生屬醯雞,世事付野馬。
浮云與電光,于我何有者?
仰之彌高,不隔絲毫。要津把斷,佛祖難逃。
鉆之彌堅,真體自然。鳥啼華笑,在碧巖前。
瞻之在前,非正非偏。十方坐斷,威鎮大千。
忽焉在后,一場漏逗。堪笑云門,藏身北斗。
一般奇咄。聽小童來說。道是明朝元日,廢吾書、三嘆息。
流年催急。更怕看新歷。床頭壓歲錢兒,謀之婦、何曾得。
楚天遙闊。親署重重驛。應說小兒癡絕,久不見、斑衣曳。
還將墨汁。自寫春聯帖。并書小字懸門,道以寧、謹謝客。
漢相屯兵處,荒涼畫卦臺。
河聲從北轉,山色自西來。
上下乾坤定,陰陽日月開。
指揮通八陣,遺跡沒蒼苔。
養疾便居僻,尋幽喜雨晴。
偶因將鹿出,遂作放魚行。
木落塔初見,潦收灘自生。
霜清念游衍,漸擬問山程。
凡骨何年蛻洞巖,
真龍肯向此中蟠。
料應夜半凌空去,
雷震千山風雨寒。
風掃癡云作嫩晴,展開花柳一堤春。山山啼鳥如相識,飛向蓬窗認主人。
喜見家山喜見晴,乾坤都屬舞雩春。家山自是山無數,認得春風定可人。
傳來海上得分甘,玉乳瓊漿舊未諳。
千樹何當誇異種,九頭今始識真柑。
曾經黃帕分攜重,不厭筠籠取次貪。
正值上元嘉節后,洞庭休再憶江南。
白首馀杭白太守,落魄拋名來已久。
一辭渭北故園春,再把江南新歲酒。
杯前笑歌徒勉強,鏡里形容漸衰朽。
領郡慚當潦倒年,鄰州喜得平生友。
長洲草接松江岸,曲水花連鏡湖口。
老去還能痛飲無,春來曾作閑游否。
憑鶯傳語報李六,倩雁將書與元九。
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貴一年年入手。
春來九雨一日晴,
藜杖扶人出戶庭。
柳色肯如衰俗眼,
向人還似舊時青。
百尺樓中香一縷。夢乍醒、莊生栩栩。
棲半畝煙云,幾竿修竹,咫尺瀟湘浦。
趺坐垂簾渾不語。聽淅瀝、落英無數。
怪風裊孤燈,涼生衫袖,多是芭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