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同岑華侍御至天竺即景
一峰收云入,一峰放云出。
一峰云不流,雨絲抽乙乙。
幸際天驟陰,山路較清謐。
不然寶馬車,十里紛填溢。
入門禮大士,繞棟香煙密。
長老拙言詞,大遜舍利佛。
侍御具辯才,頗似維摩詰。
不著文字禪,慧力更無匹。
流連云樹間,心意同閒逸。
塵事未能祛,歸舟遂迅發。
一峰收云入,一峰放云出。
一峰云不流,雨絲抽乙乙。
幸際天驟陰,山路較清謐。
不然寶馬車,十里紛填溢。
入門禮大士,繞棟香煙密。
長老拙言詞,大遜舍利佛。
侍御具辯才,頗似維摩詰。
不著文字禪,慧力更無匹。
流連云樹間,心意同閒逸。
塵事未能祛,歸舟遂迅發。
一座山峰將云收進山間,另一座山峰又把云釋放出來。還有一座山峰上的云靜止不流,雨絲細密如抽絲般飄落。幸而遇到天氣突然轉陰,山路顯得格外清凈安寧。否則寶馬香車,十里山路定會擁擠不堪。進入寺門禮拜觀音大士,繞著佛殿的香煙濃密繚繞。寺中長老言辭木訥,遠不如舍利佛般智慧善辯。侍御大人頗具辯才,倒像是維摩詰居士再世。不拘泥于文字的禪法,智慧之力無人能及。在云樹間流連,心意同這景色一般閑適安逸。但塵俗之事未能完全拋卻,于是乘舟迅速返回。
乙乙:形容雨絲細密、緩緩抽引的樣子。
清謐(mì):清凈安寧。
填溢:擁擠滿溢。
大士:佛教對菩薩的尊稱,此處指觀音大士。
舍利佛:佛教中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
維摩詰:佛教經典《維摩詰經》中的在家菩薩,以辯才無礙聞名。
不著文字禪:不拘泥于文字形式的禪法,強調直指心性。
慧力:佛教用語,指智慧的力量。
閒逸:同“閑適”,悠閑安適。
祛(qū):去除、擺脫。
此詩為詩人與岑華侍御雨中同游天竺寺時即景所作。通過記錄游寺過程中的雨景、寺內活動及與僧人的交流,反映了清代文人游寺探幽、談禪論道的雅趣。
全詩以“雨中游寺”為線索,由山景入寺景,再到人物互動,層層展開。既描繪了雨中山寺的獨特景致,又通過禪意對話展現文人精神追求,于閑適筆調中暗含對世俗與超脫的微妙思考,是一首情景交融、理趣兼備的紀游詩。
驕馬花驄。柳陌經從。小春天、十里和風。個人家住,曲巷墻東。好軒窗,好體面,好儀容。
燭灺歌慵。斜月朦朧。夜新寒、斗帳香濃。夢回畫角,云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鍾。
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是誰幻出玉筼筜。乞與一枝和雪、釣漓湘。
勁節依琳館,虛心漏草堂。筆端元自有雌黃。疑是化龍蜚到、葛仙旁。
雨過涼生,風來香遠,柳塘池館清幽。圓荷萬柄,芙蓉困倚輕柔。
暮霞映,日初收。更滿意、綠密紅稠。是牽情處,低回照影,特地嬌羞。
惆悵好景難酬。慰家山夢繞,十頃新秋。庭空吏散,依然興在滄州。
未容短棹輕舟。謾贏得、終日遲留。笑空歸去,籃輿路轉,月上西樓。
忽憶裴公臺上去,遠空秋氣棱棱。萬山一水秀還明。此時三楚客,何意續騷經。
愛竹子猶參杖履,能詩候喜同登。賡酬不盡古今情。清風生白塵,側月照疏星。
暑風吹雨仙源過,深院靜,涼于水。蓮花郎面,翠幢紅粉,烘人香細。
別院新番,曲成初按,詞清聲脆。奈難堪羞澀,朦松病眼,無心聽,笙簧美。
還記當年此際。嘆飄零、萍蹤千里。楚云寂寞,吳歌凄切,成何情意。
因念而今,水鄉瀟灑,風亭高致。對花前可是,十分蒙斗,肯辜歡醉。
記臨歧,銷黯處。離恨慘歌舞。恰是江梅,開遍小春暮。斷腸一曲金衣,兩行玉箸,酒闌后、欲行難去。
惡情緒。因念錦幄香奩,別來負情素。冷落深閨,知解怨人否。料應寶瑟慵彈,露華懶傅,對鸞鏡、終朝凝佇。
年年臘后見冰姑。玉肌膚。點瓊酥。不老花榮,經歲轉敷腴。向背稀稠如畫里,明月下、影疏疏。
江南有客問征途。寄音書。定來無。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圖。靜對北山林處士,妝點就、小西湖。
寒蕭索。征鴻過盡離懷惡。
離懷惡。江空天迥,夜寒楓落。
有人應誤刀頭約。情深翻恨郎情薄。
郎情薄。夢回長是,半床閑卻。
夕烽戍鼓。悲涼江岸淮浦。霧隱孤城,水荒沙聚。人共語。盡向來勝處。謾懷古。問柳津花渡。
露橋夜月,吹簫人在何許。繚嬙望篽。粉黛成黃土。惟有江東注。都無虜。似舊時得否。
風景好樵川,郭外三洲煙渚。
過盡古今清逸,奈天公不與。
地靈人意會符同,留待煙霞侶。
一棹輕舟開岸,弄灘聲風雨。
遙山幾疊天邊碧。故教遮斷天涯客。
樓倚暮云端。春風羅袖寒。
與君千里別。共此關山月。
皓月一般明。君心怎敢憑。
平生花恨少,又那得、酒中愁。自禪板停參,蒲團悟罷,身世忘憂。
南柯舊時太守,盡當年、富貴即時休。莫羨癡兒小子,心心念念封侯。
優游。取次凝眸。春浩浩、思悠悠。愛萬木欣榮,幽泉流注,好鳥勾舟。
感生生、自然造化,玩吾心、此外復何求。應有知音共賞,定當一語相投。
天上玉卮稱萬壽,人間湛露初勻。種萱堂上閱青春。薰風頻送喜,同日拜絲綸。
班在蕊珠仙綴立,等閑歷遍燕秦。紫皇先付與佳名。宜家更宜國,宜子又宜孫。
鼓角清雄占云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
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闈,云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
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梅喜先春,雁驚未臘。于門瑞氣浮周匝。
正當月應上弦時,長庚夢與良辰合。
螺水恩濃,旴江德洽。壽杯勸處燃紅蠟。
明年此際祝遐齡,賀賓一一趨東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