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絲釣
夕烽戍鼓。悲涼江岸淮浦。霧隱孤城,水荒沙聚。人共語。盡向來勝處。謾懷古。問柳津花渡。
露橋夜月,吹簫人在何許。繚嬙望篽。粉黛成黃土。惟有江東注。都無虜。似舊時得否。
夕烽戍鼓。悲涼江岸淮浦。霧隱孤城,水荒沙聚。人共語。盡向來勝處。謾懷古。問柳津花渡。
露橋夜月,吹簫人在何許。繚嬙望篽。粉黛成黃土。惟有江東注。都無虜。似舊時得否。
傍晚烽火與戍鼓響起,江岸淮浦一片悲涼。霧氣隱沒了孤城,只見荒水與聚沙。人們交談著,都在往昔的名勝之地。空自懷古,想問柳津花渡如今怎樣。露橋夜月之下,當年吹簫的人如今在何處?那些宮墻內的妃嬪,都已化作黃土。只有江水依舊向東流去。如今已沒有敵虜,可是否還像舊時一樣呢?
夕烽:傍晚的烽火。
戍鼓:邊防駐軍的鼓聲。
淮浦:淮河岸邊。
謾:徒然,空自。
柳津花渡:泛指風景優美的渡口。
繚嬙望篽(yù):指宮墻內的妃嬪。繚,圍繞;嬙,古代宮廷女官名;篽,禁苑。
粉黛:代指美女。
此詞創作背景可能是在南宋時期,當時邊境局勢緊張,國家面臨著外敵的威脅。詞人在江邊看到荒涼的景象,回憶起往昔的繁華,感慨歷史的變遷和國家的命運,從而創作了這首詞。
這首詞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衰和國家命運。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悲涼。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歷史的思考。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
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
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空為梁甫吟,誰竟是知音。
風雪生寒夜,鄉園來舊心。
滄江孤棹迥,白閣一鐘深。
君子久忘我,此懷甘自沈。
受詔從華省,開旗發帝州。
野煙新驛曙,殘照古山秋。
樹勢連巴沒,江聲入楚流。
唯應化行后,吟句上閑樓。
師為眾人重,始得眾人師。
年到白頭日,行如新戒時。
瓶添放魚澗,窗迥裊猿枝。
此地堪終老,迷癡自不知。
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當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師步有云隨,師情唯鶴知。
蘿迷收術路,雪隔出溪時。
竹狖窺沙井,巖禽停檜枝。
由來傲卿相,臥穩答書遲。
一瞬即七里,箭馳猶是難。
檣邊走嵐翠,枕底失風湍。
但訝猿鳥定,不知霜月寒。
前賢竟何益,此地誤垂竿。
暮齒甘衰謝,逢人惜別離。
青山前代業,老樹此身移。
買藥將衣盡,尋方見字遲。
如何鑷殘鬢,覽鏡變成絲。
清規暫趨府,獨立與誰親。
遂性無非酒,求閑卻愛貧。
林泉應入夢,印綬莫留人。
王事聞多暇,吟來幾首新。
日月晝夜轉,年光難駐留。
軒窗才過雨,枕簟即知秋。
草際鳥行出,溪中虹影收。
唯君壯心在,應笑臥滄洲。
才高登上第,孝極歿廬塋。
一命何無定,片言徒有聲。
故園花自發,新冢月初明。
寂寞重泉里,豈知春物榮。
氣象四時清,無人畫得成。
眾山寒疊翠,兩派綠分聲。
坐月何曾夜,聽松不似晴。
混元融結后,便有此溪名。
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
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
郢客教誰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兩三步,常有醉鄉期。
蒼茫大荒外,風教即難知。
連夜揚帆去,經年到岸遲。
波濤含左界,星斗定東維。
或有歸風便,當為相見期。
兒童戲穿鑿,咫尺見津涯。
蘚岸和纖草,松泉濺淺沙。
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
到此無醒日,當時有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