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戶部挽詞 其一
雖負文場志,何慚國士風。
王廷曾抗論,廟鼎合銘功。
玉樹摧平地,朱霞落半空。
故人遺嘆在,秋后有驚鴻。
雖負文場志,何慚國士風。
王廷曾抗論,廟鼎合銘功。
玉樹摧平地,朱霞落半空。
故人遺嘆在,秋后有驚鴻。
雖然未能完全實現文場中的志向,卻無愧于國士的風范。曾在朝廷上直言進諫,其功績理當銘刻于宗廟的鼎上。如玉樹般的英才突然夭折,似朱霞般在半空隕落。故友留下的遺憾仍在,秋日里仿佛還能見到他如驚鴻般的身影。
文場志:科舉或文學上的抱負。
國士風:國中杰出人物的風范。
抗論:直言爭論,指敢于在朝廷進諫。
廟鼎:宗廟中的鼎,古代常銘刻功績以示紀念。
玉樹:比喻才德出眾之人。
朱霞:紅色云霞,喻指美好的人物或事物。
驚鴻:輕捷的飛鳥,此處指對逝者短暫而美好的追憶。
此詩為作者悼念友人苗戶部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在苗戶部逝世后。詩中回顧其生平功績,表達對其才德的贊賞及痛失摯友的哀婉之情。
此詩為挽悼之作,前半贊其才德功績,后半哀其早逝。以凝練意象與典雅語言,既彰其賢,又抒其悲,體現挽詩'頌德悼亡'的特點,情感深沉,藝術手法圓熟。
昔人逢秋每悲思,往往推本騷人言。安知四時皆足樂,但愿一切長無冤。山林朝市等昔夢,榮悴開落俱陳根。不如沉醉了萬事,春蘭秋菊誰能論。
養禾欲雨稼欲晴,閔閔此事須天成。湘田是處可穫稻,村酒縱飲無幾萍。老農歡喜自舉白,俗士觸縮誰飛英。如今祇合謀一醉,功名富貴從浮生。
一年好景今露螢,試問誰濯滄浪纓。隨時動遭不事謗,潔己自覺太清生。西風常次樂郊路,好酒不博當朝卿。浩然十里馬蹄疾,未到城門打鼓聲。
無限新嬌。在蘅蕪巷陌,柳色河橋。水窗窺倚扇,月榭教吹簫。風前一捻可憐腰。病馀黯然,柔魂易銷。屏山冷,有替淚、臘花紅照。
愁悄。人眇眇。心事問誰,明鏡當懷抱。小苑棲螢,畫樓啼鴂,換了斜陽芳草。爭柰靈修故來遲,黛眉蟬鬢青蛾老。無情天,悶懨懨、一任昏曉。
邈矣超塵境,跫然有足音。
清心對流水,聰耳聽鳴禽。
適俗原非愿,高棲素所欽。
興言隨杖履,幽夢結遙岑。
襖祠高與白云齊,謀國諸賢盡種蠡。
海市已通遼水北,煙艘又過皖城西。
山開灊霍連三楚,江挾巴渝出五溪。
終是圣朝無外日,治兵不恤法羌氐。
去郭亦不遠,及麓方見之。
每上覺徑窮,去涂生轉時。
偶然入深處,卻顧忘前巇。
幾年辟初地,亭小幽可憩。
久坐絕聲響,林影澹無際。
松風回夕陽,蒼然兩峰翠。
五想凈土七寶池,
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
妙寶蓮華千萬億。
箭栝通一門,
九龍出盤谷。
青牛何時來,
日暮候樵牧。
且向煙霞寄此身,一瓢一缽許相親。
柴門花落馀殘夢,草閣云深殢晚春。
差喜地偏心更遠,盡教時過局翻新。
年來自笑生涯足,滿砌苔錢孰道貧。
沾城東望接清流,
景物荒涼雹后秋。
客里不堪聞野哭,
封章欲上嘆無由。
向夕相尋昔步遲,坐殘初月見陰移。
關心去后幾南北,倒指從前屢合離。
君嘆我貧猶為米,我憐君苦伹耽詩。
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兩釣絲。
泉石煙霞共此身,總于春雨長精神。窗前更有芭蕉樹,一夜輸心似向人。
溪山疊疊雪初寒,江水悠悠一釣竿。著得羊裘竟何益,蓑衣和月下前灘。
曲塵羅障錦如云。楊家姊妹承恩。蛾眉淡掃最為尊。虢國夫人。
望去紅圍翠繞,擎來舞袖綃裙。隨香泊粉盡芳春。根蒂難分。
蒼弁峰頭屐,清苕溪上槎。馀生只山水,吾性本煙霞。
適意風前枕,驚心夢里笳。閒門無客到,綠草任教遮。
避客常懸榻,耽詩不到家。鋤云時種藥,分月夜煎茶。
蹤跡寰中梗,勛名鏡里華。棋枰與書卷,樂事豈須賒。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對迎。
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紗帽筇枝鬢發蒼,
笑談中夜共寒缸。
諸人不用稱居士,
我是彭公不姓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