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白發歸聯侍從榮,未應江海嘆飄零。禽魚不與鈞天觀,想見群龍舞洞庭。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纘服憂勤未有言,諸儒經術侍彤軒。九疇咸敘今天錫,三畫何人昔夢吞。
金玉誰人詠德音,太平無象屬人心。日高初散露門講,天上五云宮殿深。
白發歸聯侍從榮,未應江海嘆飄零。禽魚不與鈞天觀,想見群龍舞洞庭。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纘服憂勤未有言,諸儒經術侍彤軒。九疇咸敘今天錫,三畫何人昔夢吞。
金玉誰人詠德音,太平無象屬人心。日高初散露門講,天上五云宮殿深。
白發歸來同列侍從之位很榮耀,不應再為漂泊江海而感嘆。禽魚無法參與宮廷盛會,能想象群龍在洞庭起舞的景象。李公向來聲譽在朝廷中居首,曾逆流而上過龍門魚鰭還未干。雖像彭宣一樣只獲賜食物而慚愧,卻也如貢禹彈冠出仕而不感羞愧。繼承皇位者憂慮勤勞卻未多言,眾儒者憑借經術侍奉在彤軒。九疇都已有序如今是上天賜予,不知何人曾夢吞三畫。誰來用金玉之音詠唱美德之語,太平盛世無形卻在人心。太陽升高講筵剛剛結束,天上五彩祥云下宮殿深邃。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侍從:指在皇帝身邊侍奉的官員。
鈞天觀:指宮廷的盛會。
李公:可能指當時有名望的大臣。
龍門:傳說鯉魚躍龍門,過者化龍。
彭宣:漢代人,曾獲皇帝賜食。
貢禹:漢代人,與王陽友善,王陽做官,貢禹也彈冠準備出仕。
纘服:指繼承皇位。
九疇:傳說大禹治水時,天帝賜給他九種治理天下的大法。
三畫:可能指《易》的卦象。
德音:指美德的言語。
露門:古代宮殿名,此處指講筵之地。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此詩是作者依照蘇軾、蘇轍講筵唱和詩的韻腳所作。講筵是為皇帝講解經史等內容的活動,通常在宮廷進行。創作時間應是在朝廷相對穩定、文化活動較為活躍的時期。作者可能身處侍從之位,參與講筵活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朝廷的太平盛世和君臣的作為。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活動和文人唱和的情況。
將旦溪風急,新秋天宇寬。
涼生豎裁褐,爽入縮縫冠。
拊翼雞頻唱,爭枝雀正讙。
一簞吾已足,芋豆亦加餐。
平日身如不系舟,曾從楚尾客秦頭。
風生江浦千帆曉,月落山城一笛秋。
萬事只能催白發,百年終是臥荒丘。
扶衰強項君休笑,尚憶人間汗漫游。
困厄難希飽暖家,未妨隨事作生涯。
白鹽赤米已過足,早韭晚菘猶恐奢。
鴨放競浮新漲水,牛歸正及暝棲鴉。
年逾七十方辭祿,敢望高人掛齒牙。
野人蓬戶冷如霜,問訊今惟一季長。
舊好自均親骨肉,新知何怪薄心腸。
開書字字論疇昔,遣使年年有故常。
萬念知公掃除盡,見哀底事獨難忘。
歲華病思兩侵尋,靜看槐楸轉午陰。
待睡不來聊小憩,煅詩未就且長吟。
還山久洗天涯恨,謝事新諧物外心。
忽有故人分祿米,呼兒先議贖雷琴。
園林春已空,陂港雨新足。
泥深黃犢健,桑老紫椹熟。
豐年逋負少,村社饜酒肉。
微風吹醉醒,起和飯牛曲。
勁風東北來,茆屋吹欲裂。
出門有奇觀,湖上千峰雪。
日高炊未具,歲晚衣百結。
士豈無一長,所要全大節。
寓形百年中,如臂屈伸頃。
少壯幾何時,已復墮衰境。
老人喜自潔,臨澗漱綠凈。
佛龕香事已,僧缽供煮餅。
山茶試芳嫩,野果薦甘冷。
不學萬錢廚,長魚取淮潁。
丈夫素所學,致主齊羲軒。
恨無同志人,徒欲起九原。
痛哭驚世俗,著書成空言。
歲月去袞袞,吾其死空村。
世故誰能必,書生妄自期。
年光卷中過,心事鬢邊知。
零落花隨水,輪囷筍突籬。
晚晴山盡出,徙倚獨移時。
人生讀書本余事,惟要閉門修孝悌。
畜豚種菜養父兄,此風乃可傳百世。
我聞長安官道傍,至今人指魏公莊。
北方俗厚終可憙,一字不識勤耕桑。
童子丹元家,湛然居靈府。
世人不少悟,役役徒自苦。
江湖豈不廣,魚乃投數罟。
是身如璞玉,要經大火聚。
萬卷讀丹經,孰能精去取。
薄云歸欲盡,殘雨久猶滴。
月入疏林間,庭戶粲珠璧。
梅天苦蒸鬰,爽氣始此夕。
豈無一舴艋,放浪江天碧。
散發黃鶴樓,醉弄白玉笛。
真當舞魚龍,詎止裂金石。
倚墻有鉏耰,當戶有杼軸。
雖云生產薄,桑麻亦滿目。
況承先人教,藏書令汝讀。
求仁固不遠,所要念念熟。
喟然語兒子,勿愧藜莧腹。
亦勿慕虛名,守此不啻足。
好學承家夙所奇,蠹編殘簡共娛嬉。
一婚倘畢吾無累,三釜雖微汝有期。
聿弟元知是難弟,德兒稍長豈常兒。
要令舟過三山者,弦誦常聞夜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