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
旅食秋江上,浮生感二毛。
畏讒多禮數,居賤習憂勞。
野性存麋鹿,機心對桔槔。
百年將母計,未敢托名高。
旅食秋江上,浮生感二毛。
畏讒多禮數,居賤習憂勞。
野性存麋鹿,機心對桔槔。
百年將母計,未敢托名高。
秋日里在江邊旅居謀生,感慨短暫人生已生白發。害怕遭人讒言,所以處處講究禮數;身處卑賤之位,習慣了憂愁操勞。我仍保留著麋鹿般的野性,卻要面對像桔槔汲水那樣的機巧世事。一輩子都想著奉養母親,不敢追求清高之名。
旅食:旅居謀生。
二毛:指頭發黑白相間,即花白的頭發。
畏讒:害怕讒言。
禮數:禮節。
居賤:處于卑賤之位。
野性:指不受約束的本性。麋鹿:一種野生動物,常用來象征自由、不羈。
機心:機巧之心。桔槔:一種汲水工具,這里象征機巧的世事。
將母:奉養母親。
托名高:追求清高之名。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困境中,旅居在外,生活不如意,面臨著他人的讒言和生活的壓力。同時,他心懷對母親的孝順之情,不敢追求虛名,一心想著奉養母親。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抒發自己旅居生活的感慨和對母親的孝心。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自身處境和心境的描寫,展現出生活的無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能讓讀者了解詩人所處時代文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
幕府寒蘤冒雪開,賞心共醉凌風臺。
紅芳如約年華在,白發無情歲月催。
門對漢宮看半額,地鄰東閣憶多才。
疏枝欲折酬楊炯,慚向孤山歌八梅。
絳唇紫頷陣蒼苔,笑向樽前慰客來。
限令不遺姑射侶,陳詩還到柏梁臺。
有懷南國將春寄,入夜誰家吹笛催。
一自商王收采去,至今同仰濟時材。
稍欣公議白,又報嘖言行。
上漫招東馬,人方毀李程。
迎來新觀主,伴取老師兄。
漢士方云合,何須魯兩生。
鼓兩片皮謾自己,
一回拈出一回新。
揭天聲響疑涂毒,
自有臨風側耳人。
檐冰低掛闌角,
隙雪斜侵坐隅。
春后一寒如此,
梅花有信來無。
炎徼乏秋意,客興自登臨。
舉目非鄉土,關心是舊黔。
霧滃天若晦,風黷氣常陰。
萬壑飛身上,無堪豁吾襟。
苗女蠻童且自親,
家鄉萬里可憐身。
黃堂自笑衷腸軟,
五載何曾斃一人。
我思古人,尼叟時憲。
堂堂仁義,低垂管晏。
浩然者存,萬世如見。
彼美人之壽兮,碩人之壽兮。
一竇險若到平處,
裂壁忽見天共明。
水深不敢投石響,
潭中惟恐神龍驚。
風和雨、嗚咽似驪歌。芳節惜蹉跎。高樓何況聞鴻雁,重衾生怕夢山河。說傷心,應更比,送春多。
鐘未到、尚馀梧幾葉。更欲斷、最憐花寸蠟。霜晚晼、鬢消磨。西風樹到無聲苦,東籬菊亦奈愁何。剩凄清,今夕也,等閒過。
小池連大池,蛟龍有重坎。騎虎勢難下,決進豈吾膽。
日落風蕭蕭,四顧墨云霮。濤頭倒如山,相戒勿輕撼。
四舟一心力,循環互牽攬。爭此命一絲,謼叫聲慘慘。
我舟最手發,忽遇石角嵁。百丈掛急流,舟如斷蘆飐。
一夫出應募,懸纖踏幽窞。翻身雪浪中,微見一鐙閃。
抉石負而趨,一步猶一險。前舟見相賀,到岸鼓音紞。
急傾勞酒勞,驚定生百感。安得百萬夫,習流號勇敢。
莫笑孤村生理微,茅茨煙火自相依。
客來旋掃青苔榻,日在先關白版扉。
婦女憂蠶租葉去,兒童耘麥荷鋤歸。
散人世襲江湖號,剩欲溪頭借釣磯。
千里棲遲客是家,夢魂飛去海天涯。窗含曉色涵虛白,知是霜華與月華。
萍蹤泡影與浮沉,情海茫茫入更深。任是西天稱極樂,人間愁苦也驚心。
鉛燒銀煉,列丁丁汞子,為裁秋荻。聊以忘憂君過矣。去日寸陰須惜。
暗里消磨,空中成敗,覷破真何益。入山柯爛,霎時老了樵客。
試看柳譜中人,斗量名品,豪杰曾無一。江水急投妨事具,有手須持花筆。
要許開枰,除非賭郡,對局宣城得。不然如謝,指揮無誤擒賊。
我今別號半花顛,總為愁多劇可憐。
頂露狂非張旭圣,目茫疾甚退之賢。
添籌此地雖環海,煉石何時竟補天。
且伴兒孫一場戲,談禪說鬼話神仙。
要題尺素問何如,病過春風體益癯。采得山茶漫持寄,草玄馀暇想時須。
憶過君家置酒杯,病予方止只空陪。而今夢想論文地,柳合沙堤鷗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