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送邵蘭雪歸吳門仍用前韻
易水嚴裝發。休回首、故人別酒,帝城高闕。九曲黃河迎馬首,淼淼龍宮堆雪。說不盡、天涯白月。君去故侯瓜可種,向西風、莫短沖冠發。人世事,總毫末。
長洲鹿走蘇臺折。嘆年少、當歌不醉,此非俊物。試到吳東門下問,可有吹簫人杰。有亦被、怒潮磨滅。來夜天街無酒伴,怕離鴻、叫得楓成血。亦歸耳,住何益。
易水嚴裝發。休回首、故人別酒,帝城高闕。九曲黃河迎馬首,淼淼龍宮堆雪。說不盡、天涯白月。君去故侯瓜可種,向西風、莫短沖冠發。人世事,總毫末。
長洲鹿走蘇臺折。嘆年少、當歌不醉,此非俊物。試到吳東門下問,可有吹簫人杰。有亦被、怒潮磨滅。來夜天街無酒伴,怕離鴻、叫得楓成血。亦歸耳,住何益。
在易水邊整理行裝出發。不要回頭,與故人飲下離別之酒,告別京城的高門宮闕。九曲黃河在馬前奔騰,龍宮般的波濤堆起如雪。說不完那天涯的明月。你回去后可以像故侯邵平一樣種瓜,迎著西風,不要輕易沖動發怒。人世間的事,都如毫末般渺小。長洲苑麋鹿奔走,姑蘇臺已經傾折。感嘆年少時當歌不醉,這樣不算豪杰。試著到吳東門下詢問,是否還有像伍子胥那樣吹簫的人杰。就算有,也被怒潮磨滅了。明晚在京城天街沒有酒伴,怕離雁的叫聲把楓葉都叫得紅如血。我也該回去了,留在這里有什么益處呢。
易水:在今河北易縣,戰國時荊軻刺秦,燕太子丹在此為其餞行。
帝城高闕:指京城的宮殿。
九曲黃河:黃河河道曲折,有“九曲黃河”之稱。
淼淼龍宮堆雪:形容黃河波濤洶涌,浪濤如雪。
故侯瓜:秦東陵侯邵平,秦亡后在長安城東種瓜。
沖冠發:形容人憤怒到極點,頭發豎起頂起帽子。
長洲:古苑名,在今江蘇蘇州西南。
蘇臺:即姑蘇臺,在蘇州姑蘇山上。
吹簫人杰:指伍子胥,他曾在吳市吹簫乞食。
離鴻:離群的大雁,常用來象征離別。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邵蘭雪要回吳門,作者以詞相送。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遷時期,作者目睹歷史興衰,結合友人離別,感慨人生世事,從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送別友人,借歷史興衰和自然景象抒發情感。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和情感表達能力。
萬里神光都一照,
誰人敢并日輪齊。
孤鐙無奈,向頹墻破壁,為余出丑。秋水蜻蜓無著處,全現敗荷衰柳。畫里圈叉,圖中黑白,欲說原無口。祇應笑我,杜鵑啼到春后。
當日落魄蒼梧,云暗天低,準擬藏衰朽。斷嶺斜陽枯樹底,更與行監坐守。勾撮指天,霜絲拂項,皂帽仍黏首。問君去日,有人還似君否。
不餌帝王鉤,
東歸狎水鷗。
早知渠物色,
一并脫羊裘。
昨晚西窗風斜峭,又把黃梅瘦了。人被花香惱,起看天共青山老。
鶴叫空庭霜月小,夜來凍云如曉。誰信多情道,相思漸覺詩狂少。
幾樹梅花遮矮屋,
四圍山色入空亭。
深春有客乘舟至,
沖破平湖一線青。
世祿鮮由禮法,
家駒勿使荒嬉。
但愿兒讀十紙,
孰云孫隔一皮。
九月天時好,微霜入夜清。
布衾先得冷,草屋不宜城。
月助寒溪色,泉添落葉聲。
道人無世味,終日掩柴荊。
莫笑田翁不任真,
好賢留客意殊親。
海棠半拆山丹重,
京洛何曾遠客身。
危檣恰恰傍金山,風送船回勢莫攀。忘卻波濤望金碧,無邊閣上幾層欄。
沖濤逐浪不禁寒,何止舟行百丈灘。柂櫓一聲江已轉,瓜州岸上報平安。
朝暾下接水光明,風激濤頭浪捲層。袞袞舟帆來復往,江心笑殺幾閒僧。
呼童夜半一杯湯,
盎盎天和入肺腸。
咽正滑時即揮去,
人間此意細思量。
雙栝拿空風雨哀,
白門猶剩此池臺。
殘棋打劫休東望,
霜氣遮天野鶩來。
錦簇年華,悔一晌,悤悤放過。到今朝,春歸人遠,凄涼故我。方士無靈金鈿杳,天孫不管云裳破。剩零星,花片向人紅,針樓左。
愁如織,春蠶裹。淚盈把,秋蟾墜。更誰人解得,依依可可。簾外風輕聲太息,畫中山水眉深鎖。向空房,依舊二三更,和鐙坐。
先我而生,諸作者,如風吹過。十馀年,蟲沙劫盡,居然存我。七椀新茶春雨活,三掾老屋秋風破。計班書,下酒恰終篇,尋盲左。
影何在,和香裹。夢何往,隨風墜。羨道家無欲,僧家無可。飽飯且爭雞鶩食,彈冠大似彌猴鎖。勸先生,莫漫發牢騷,平心坐。
安排秀句描秋思。正沉吟、湘毫欲試。
風前紅葉輕于紙。薄命生憎似此。
堪惆悵、美人獨自。碧云杳、佳期未至。
有情盡解相思死。消得銀鉤幾字。
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
誰劃玻璃分色界,倒垂金碧浸煙鬟。
蓬萊可許乘風到,艋舺知為舉火還。
別有洞天開海外,人家雞犬絕塵寰。
短棹追游坐日間,嵚岑佳處亦躋攀。探奇覓勝真成癖,才了觀湖又到山。
觀水觀山事亦清,卻于來往太勞生。我欲攜之置湖上,幻出君山看洞庭。
海上移來小朵云,清虛不著世間氛。何當少借三年住,洞里吹簫日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