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二首
都門雪霽作春泥,車馬度撟西。良鄉古道,舉家南去,不似一來時。
雞聲茅店月如眉,寒氣逼征衣。依依柳色,遲遲春日,應念舊相知。
滇黔萬里少年游,年少百無憂。西山晴雪,盧溝曉月,種種觸離愁。
春程通陸不通舟,旌旆去悠悠。桃花開日,桃花水漲,安穩到揚州。
都門雪霽作春泥,車馬度撟西。良鄉古道,舉家南去,不似一來時。
雞聲茅店月如眉,寒氣逼征衣。依依柳色,遲遲春日,應念舊相知。
滇黔萬里少年游,年少百無憂。西山晴雪,盧溝曉月,種種觸離愁。
春程通陸不通舟,旌旆去悠悠。桃花開日,桃花水漲,安穩到揚州。
京城的雪融化成了春泥,車馬駛過橋的西邊。走在良鄉的古道上,全家向南而去,已不像來時的情景。茅店外雞聲響起,彎月如眉,寒氣侵襲著遠行的衣裳。那依依的柳色,遲遲的春日,應會讓人想念舊日的知己。少年時到滇黔遠游,年少時無憂無慮。西山的晴雪,盧溝的曉月,種種景象都勾起了離愁。春天的路程陸路可通但水路不通,旗幟悠悠前行。桃花開放的時候,桃花水上漲,穩穩當當地到達揚州。
都門:京城的城門。
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撟:同“橋”。
良鄉:地名。
雞聲茅店月如眉:化用溫庭筠“雞聲茅店月”詩句。
旌旆:旗幟。
桃花水:即桃花汛,指春汛。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作者少年時隨家人遠行,從北方到南方,可能在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作者離開熟悉的環境,面對未知的旅途,內心既有離別愁緒,又有少年的豪情。
這首詩主旨圍繞少年遠行展開,前半首著重寫離鄉之愁,后半首則寫遠游的經歷和期待。其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細膩。在文學上展現了少年遠行題材詩詞的獨特魅力。
吾生素無寵祿愿,自向空林灰百念。
但存心地如砥平,不道人間有崖塹。
皇天幸能念無辜,脫我險難歸夷涂。
天定勝人乃其證,紛紛譖舌胡為乎。
四方交朋盈什百,反眼如同不相識。
豈唯袖手不能援,多若蒼蠅變白黑。
獨有空門三老人,或未識面非交親。
奮身為余直其枉,惻隠如此宜稱仁。
思欲報之苦無力,但有此心匪石席。
今日同為異世人,俛仰存亡三太息。
吾嫌人世隘,忻同古仙伍。
寂爾契沖虛,與之相爾汝。
晨多游玉清,夕每憇園圃。
身已外乾坤,飄飄自遐舉。
十載棲山楹,影不入州縣。
地偏交易絕,心閑體逾健。
脫粟無宿儲,壞衣多斷線。
人皆為吾憂,吾樂未嘗變。
上下巖壑間,幽賞不知倦。
一一全天真,斷斷非飾緣。
西峰煉金客,邂逅時相見。
談笑輒忘形,殊亦諧素愿。
古者賢達人,道或在貧賤。
往躅良可循,維以謹繾綣。
偃息冷云邊,悠然白已玄。
動時皆物役,靜處是吾天。
虛牖延蘿月,連筒引竹泉。
心期終不出,就此了余年。
清川屢縈回,石路更深窈。
經月無行人,柴門閉春草。
虛堂在云際,疎磬出林杪。
日日有余閑,憑闌看飛鳥。
湖水繞孤峰,知曾住此中。
既傷遺塔變,重惜講臺空。
鵝護晴池乳,鷹呼古樹風。
唯聞林處士,清節與師同。
身榮如美疢,身退是良方。
云月皆成趣,悲歡不入腸。
閑門清晝永,宴坐綠陰涼。
昔者惟忘物,今焉己亦忘。
坐石滋南風,幽抱和且衎。
志唯在山水,身不關治亂。
終曲遂忘言,舉目送飛翰。
所得皆天真,初不加習翫。
世情多反復,衰榮難預卜。
本是昔時笑,翻成今日哭。
故鄉無舊業,客身同草木。
紛紛輕薄兒,誰能顧幽獨。
雖無祿資身,喜有山在目。
得失何足論,長歌倚修竹。
西方清泰國,元自是吾家。
寶樹千般樂,金池四色花。
同游諸伴侶,一別幾年華。
有意重歸去,途程本不賒。
自為山居人,夢寐亦安佚。
頗謂龜六藏,全勝兔三窟。
性中唯一真,身外無余物。
形謝即示已,誰能問埋骨。
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
馨香滿襟袖,欲寄同心者。
道遠不可求,余懷為誰寫。
佩服林下游,自愛逸而野。
客寄無生事,乘閑到水東。
風和禽語樂,日暖土膏融。
田父稱家有,行人自屢空。
殷勤留我飯,憐我不為農。
吾生少壯時,窮力在經教。
一心融萬境,頗亦能致效。
老來更脫略,山水隨所樂。
今成信手棋,勝負不復校。
闔閭城里去,瘦沈是同舟。
不用悲游鹿,唯須問狎鷗。
夕陽空茂苑,殘雪徧長洲。
太守相逢日,言詩定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