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倅景楫二首 其二
屢薦于諸老,斯人可在廷。
不令客翹館,僅使直都廳。
史漫存融表,墳猶待愈銘。
西風已蕭瑟,哀鐸更堪聽。
屢薦于諸老,斯人可在廷。
不令客翹館,僅使直都廳。
史漫存融表,墳猶待愈銘。
西風已蕭瑟,哀鐸更堪聽。
多次被諸位前輩舉薦,此人本可在朝廷任職。卻沒能讓他在顯貴之館為客,僅讓他在都廳任職。史冊徒然留存著他如張融那樣的風采,墳墓還等著像韓愈那樣的人來撰寫墓志銘。西風已經蕭瑟,哀傷的喪鐸聲更讓人不忍聽聞。
倅:副職。景楫:人名。
諸老:諸位前輩。
在廷:在朝廷任職。
翹館:顯貴者所居之館。
直:當值,任職。都廳:官府治事之所。
史漫存融表:史,史冊;融,指張融,南齊人,有風采;表,風采。
愈銘:指韓愈擅長撰寫墓志銘。
哀鐸:喪葬時用的鐸,其聲哀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內容推測,應是方景楫去世后,詩人有感于他雖有才能卻未得重用,懷著惋惜與哀悼之情而作。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人才不得志的現象。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方景楫,突出其懷才不遇。特點是情感真摯,善用對比和用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挽詩的特點和詩人對逝者的深情。
自己將來更問誰,
須彌還更戴須彌。
九峰末上能行令,
免得重重涉水泥。
黃金臺下送君歸,把酒河梁興欲飛。
彭蠡秋深孤棹去,薊門雪后過鴻稀。
山中蘭芷還堪佩,廄外驊騮豈受羈。
鄉國故人如訪問,為言塵土上朝衣。
山尖霮?含青靄,
林外蒼茫罨曉煙。
兩岸荻花秋瑟瑟,
數行雁字點晴天。
兩閒灑落無塵著,
萬象森羅觸處逢。
此意要令兒輩覺,
擎天一柱愛中峰。
雉堞晴開倚碧空,百花深處館娃宮。
美人歌舞流云外,相國祠堂落照中。
野燒煙荒迷遠樹,寒江沙漲起長風。
多情獨有青青草,引得牛羊一徑通。
相知樂今夕,華月共芳筵。寧知君見愛,乃在三載前。
鸞鶴本同心,不計時后先。感君期我厚,起坐為流連。
旨酒有余歡,何必羅清鮮。天寒氣蕭瑟,倏忽駒影遷。
流云未得歸,竟與回風旋。此行君莫惜,江水深無極。
琳畹瓊妃,瑤臺金母,當年曾駕蟾蜍。因披玉冊,還御五云車。
絓去廬江錦帨,閨房秀、早被霞裾?;次髀?,春城千騎,夫婿上頭居。
五花裁作誥,香奩百琲,總是珍珠。看平頭擎履,編齒吹竽。
獻得龍泥舊簡,傳經后、莫問居諸。閑相視,山桃片片,飛滿玉床書。
被布羹藜三十春,
苦空存性已通真。
我來試問孤高士,
翻愧區區名利身。
泊長江晚霽,又煙水,送歸舲。正風過潮平,雨收云淡,日落山青。
兩岸漁歌,祗聲聲、柔櫓蕩前汀。莫向江心弄影,魚龍驚起滄溟。
扣舷我欲喚湘靈。難與賦娉婷。嘆笛里關河,酒邊岸月,好夢誰醒。
前朝故歡猶在,后庭花、依舊隔江聽。遙指神京一發,何人痛哭新亭。
綠楊眠后拖煙穗。日長掃盡青苔地。
香斷入簾風。爐心檀燼紅。
蘭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
不許放春慵。景陽臨曉鐘。
月里無根草,
山前枯木花。
雁回沙塞后,
砧杵落誰家。
紅藥階翻。正銜泥燕老,照水鵑殘。曉煙新候火,夜月舊家山。重門天許閉春寒。問誰雨、消茶余酒闌。平生感,漸攬鏡、鬢霜愁看。
花滿。歸緩緩。多事海風,吹夢天涯遠。故國烏衣,帝鄉玄圃,沾淚征衫休浣。心共羅浮蝶悠飏,望京應費登樓眼。琵琶聲,座中人、一餉腸斷。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傴傴黃發媼,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幾曝復幾蒸,用作三冬糧。
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納于官,私室無倉箱。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
自冬及于春,橡實誑饑腸。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
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裳。
宮樣晚妝鮮,一隊湘蘭弱。
道是才人撮合成,嫵媚終難學。
簫管鬧花場,舞袖搖金雀。
漫信雛年不怨春,意思燈前覺。
飲水憑誰訴斷腸。前身道是李重光。荷衣換卻舊時妝。碧海青天風浩浩,蕙心蘭質思茫茫。不思量處待思量。
無益爭能遣有涯。舌根徐吐妙蓮花。幾人肝肺共杈枒。看把須彌藏芥子,更教羲馭駐年華。鷗波映出臉邊霞。
黍谷溫回合斗妍。蒼生有分共春眠。木棉花發自參天。露染胭脂籠淡日,海浮樓閣感華顛。西江兀傲寄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