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輕
茜縮緩束春衫翠。柔娥近,酥娘比。倚闌橫截,織梭低并。一捻沉檀通體。乍相抱、金鳳屏邊,宛攜來、露桃宮里。
尺六量成可似。掌擎看、柳條真細。作行云樣,怕風吹去,五色千絲須系。舞茵上、戲學旋波,慣收裙、鎖蓮垂地。
茜縮緩束春衫翠。柔娥近,酥娘比。倚闌橫截,織梭低并。一捻沉檀通體。乍相抱、金鳳屏邊,宛攜來、露桃宮里。
尺六量成可似。掌擎看、柳條真細。作行云樣,怕風吹去,五色千絲須系。舞茵上、戲學旋波,慣收裙、鎖蓮垂地。
淺綠色的春衫緊緊束著纖細的腰肢。柔美嬌娥與那酥娘相比。她靠著欄桿,身形如橫放的織梭般低低并立。整個身體如同用一捻沉香木雕成般精致。剛一相擁,在金鳳屏邊,仿佛是從露桃宮里攜來的仙女。用尺六來量,看是否如此纖細,放在手掌上托著看,真如柳條般細。她的身姿如行云,怕被風吹走,要用五色千絲系住。在舞毯上,嬉戲著學旋轉的波浪,習慣收攏裙擺,裙擺如蓮花般垂落在地。
茜縮:淺綠的顏色。
柔娥、酥娘:泛指美女。
一捻沉檀:形容身體小巧精致,像一捻沉香木。
尺六:約一尺六寸,形容腰細。
舞茵:舞毯。
柳永一生流連于秦樓楚館,此詞創作于他與歌妓交往過程中,是為贊美歌妓的美妙身姿和動人舞姿而作。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歌妓的美貌與舞姿。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細膩,以生動的語言刻畫美人形象。在柳永詞作中,屬于展現市井風情、艷情題材的作品,體現了柳永詞貼近生活、通俗生動的風格特點。
朝廷無事君臣樂,花柳多情殿閣春。不覺胡雛心暗動,綺羅翻作墜樓人。
扶風喬木夏陰合,斜谷鈴聲秋夜深。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
梁州一曲當時事,記得曾拈玉笛吹。端正樓空春晝永,小桃猶學淡燕支。
高麗條脫雕紅玉,邏逤琵琶撚綠絲。蛛網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夢來時。
上皇曾御昭儀傳,鏡里觀形只眼前。養得祿兒傾四海,千秋更有一伶玄。
路斷長淮泣杜鵑,鶴歸華表也空傳。玉橋十道長流水,御柳千條一炬煙。丹鳳城南虛警蹕,黃花戍外冷游畋。無繇再見重陽日,菊露糕筵下九天。
玉階草落變流螢,輦道宮門黯黯青。張悌不能忘相國,劉諶惟有告先靈。來朝走馬無人問,夜雨淋鈴可復聽。腸斷西風吹海子,洗妝樓外曉窗扃。
函谷丸泥百二同,誰令三楚又秦中。書生說劍輕推轂,司馬辭家便即戎。萬國徵輸成底事,十年忠鯁結長虹。宮車若使邀南幸,何用郊原哭未終。
自己將來更問誰,
須彌還更戴須彌。
九峰末上能行令,
免得重重涉水泥。
黃金臺下送君歸,把酒河梁興欲飛。
彭蠡秋深孤棹去,薊門雪后過鴻稀。
山中蘭芷還堪佩,廄外驊騮豈受羈。
鄉國故人如訪問,為言塵土上朝衣。
山尖霮?含青靄,
林外蒼茫罨曉煙。
兩岸荻花秋瑟瑟,
數行雁字點晴天。
兩閒灑落無塵著,
萬象森羅觸處逢。
此意要令兒輩覺,
擎天一柱愛中峰。
雉堞晴開倚碧空,百花深處館娃宮。
美人歌舞流云外,相國祠堂落照中。
野燒煙荒迷遠樹,寒江沙漲起長風。
多情獨有青青草,引得牛羊一徑通。
相知樂今夕,華月共芳筵。寧知君見愛,乃在三載前。
鸞鶴本同心,不計時后先。感君期我厚,起坐為流連。
旨酒有余歡,何必羅清鮮。天寒氣蕭瑟,倏忽駒影遷。
流云未得歸,竟與回風旋。此行君莫惜,江水深無極。
琳畹瓊妃,瑤臺金母,當年曾駕蟾蜍。因披玉冊,還御五云車。
絓去廬江錦帨,閨房秀、早被霞裾。淮西路,春城千騎,夫婿上頭居。
五花裁作誥,香奩百琲,總是珍珠。看平頭擎履,編齒吹竽。
獻得龍泥舊簡,傳經后、莫問居諸。閑相視,山桃片片,飛滿玉床書。
被布羹藜三十春,
苦空存性已通真。
我來試問孤高士,
翻愧區區名利身。
泊長江晚霽,又煙水,送歸舲。正風過潮平,雨收云淡,日落山青。
兩岸漁歌,祗聲聲、柔櫓蕩前汀。莫向江心弄影,魚龍驚起滄溟。
扣舷我欲喚湘靈。難與賦娉婷。嘆笛里關河,酒邊岸月,好夢誰醒。
前朝故歡猶在,后庭花、依舊隔江聽。遙指神京一發,何人痛哭新亭。
綠楊眠后拖煙穗。日長掃盡青苔地。
香斷入簾風。爐心檀燼紅。
蘭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
不許放春慵。景陽臨曉鐘。
月里無根草,
山前枯木花。
雁回沙塞后,
砧杵落誰家。
紅藥階翻。正銜泥燕老,照水鵑殘。曉煙新候火,夜月舊家山。重門天許閉春寒。問誰雨、消茶余酒闌。平生感,漸攬鏡、鬢霜愁看。
花滿。歸緩緩。多事海風,吹夢天涯遠。故國烏衣,帝鄉玄圃,沾淚征衫休浣。心共羅浮蝶悠飏,望京應費登樓眼。琵琶聲,座中人、一餉腸斷。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傴傴黃發媼,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幾曝復幾蒸,用作三冬糧。
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納于官,私室無倉箱。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
自冬及于春,橡實誑饑腸。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
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