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次日至黃州遇雨
誰說黃州斗樣微,滿城燈火亦相輝。
癡兒方有揶揄意,卻得連江雨解圍。
誰說黃州斗樣微,滿城燈火亦相輝。
癡兒方有揶揄意,卻得連江雨解圍。
誰說黃州小得像斗一樣微不足道呢,滿城的燈火也相互輝映。我這個癡傻之人正有被人嘲笑的尷尬,卻得到滿江的雨來解圍。
斗樣微:形容地方小,像斗一樣。斗,古代的一種量器。
癡兒:作者自指,帶有自嘲意味。
揶揄:嘲笑、譏諷。
解圍:原指解除圍困,這里指擺脫尷尬處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作者在上元節后一日到達黃州,可能在當地遇到一些事,或許受到他人的些許嘲笑,恰逢下雨,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黃州別樣的熱鬧,同時抒發作者豁達的心境。其突出特點是情感表達自然,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在日常經歷中的獨特感悟。
日暮驚沙亂雪飛,
傍人相勸易羅衣。
強來前帳看歌舞,
共待單于夜獵歸。
自倚嬋娟望主恩,
誰知美惡忽相翻。
黃金不買漢宮貌,
青冢空埋胡地魂。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
楊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秦家采桑女,樓上不勝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綠。
紅臉耀明珠,絳唇含白玉。
回首渭橋東,遙憐樹色同。
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攜籠長嘆息,逶迤戀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
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
陰風吹黃蒿,挽歌渡秋水。車馬卻歸城,孤墳月明里。
雙轍出郭門,綿綿東西道。送死多于生,幾人得終老。
見人切肺肝,不如歸山好。不聞哀哭聲,默默安懷抱。
時盡從物化,又免生憂擾。世間壽者稀,盡為悲傷惱。
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
攀條有余愁,那矜貌如玉。
千金豈不贈,五馬空躑躅。
何以變真性,幽篁雪中綠。
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
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
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長寒雪作花,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
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自閉長門經幾秋,
羅衣濕盡淚還流。
一種蛾眉明月夜,
南宮歌管北宮愁。
男兒徇大義,立節不沽名。
腰間懸陸離,大歌胡無行。
不讀戰國書,不覽黃石經。
醉臥咸陽樓,夢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飛身入青冥。
請攜天子劍,斫下旄頭星。
自然胡無人,雖有無戰爭。
悠哉典屬國,驅羊老一生。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玉戶臨馳道,朱門近御溝。
使君何假問,夫婿大長秋。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發五城樓。出入千門里,年年樂未休。
玉窗螢影度,金殿人聲絕。秋夜守羅幃,孤燈耿不滅。
宮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聞鳳吹,門外度金輿。
怪來妝閣閉,朝下不相迎。總向春園里,花間語笑聲。
棹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霜絲青桂楫,蘭枻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風起洞庭秋。扣船過曲浦,飛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飄杜若洲。洲長殊未返,蕭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煙生歸岸遠。岸遠聞潮波,爭途游戲多。
因聲趙津女,來聽采菱歌。
且莫奏短歌,聽余苦辛詞:
如今刀筆士,不及屠酤兒。
少年無事學詩賦,豈意文章復相誤。
東西南北少知音,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論。
誰謂西江深,險巇惟有世間路,一向令人堪白頭。
貴人立意不可測,悲來卻憶漢天子,不棄相如家舊貧。
飲酒酒能散羈愁
何事長門閉,珠簾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宮遲。
蕙草生閑地,梨花發舊枝。
芳菲自恩幸,看卻被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