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河南尹岐國公贈工部尚書蘇公挽歌二首 二
白日扃泉戶,青春掩夜臺。
舊堂階草長,空院砌花開。
山晚銘旌去,郊寒騎吹回。
三川難可見,應惜庾公才。
白日扃泉戶,青春掩夜臺。
舊堂階草長,空院砌花開。
山晚銘旌去,郊寒騎吹回。
三川難可見,應惜庾公才。
白晝里棺木被放入墓穴封閉,正值青春卻長埋于地下墓室。舊堂前臺階旁野草瘋長,空蕩蕩的院子里臺階邊花兒開放。傍晚時分銘旌隨靈柩遠去,郊外寒冷,送葬的騎吹隊伍返回。三川之地難以再見到您,真該痛惜您這樣的賢才。
扃(jiōng):關閉。泉戶:指墓穴。
青春:指年少、青年時期。夜臺:指墳墓。
銘旌:豎在靈柩前標志死者官銜和姓名的旗幡。
騎吹:指騎馬奏樂的送葬隊伍。
三川:指洛陽,因境內有河、洛、伊三川而得名。
庾公:這里借指蘇公,庾公一般指東晉庾亮,是當時的賢才。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公曾任河南尹、岐國公,后贈工部尚書。詩人在其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悼念之情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上對蘇公的才能較為認可,他的離世是一種損失,詩人有感而發。
這首挽歌主旨是哀悼蘇公的離世。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挽歌類詩歌表達哀悼之情的特色。
故里蒿萊野鹿呼,翛然幽鳥下庭除。困亨何恤澤無水,姤遇可傷包有魚。歷下金蘭唯仲叔,門前云錦萬芙蕖。不知衎衎時相會,曾念荒城久索居。
午夜徒聞喚奈何,鐵窗滋味怪難過。三年冤系生涯苦,千載英豪磨折多。啼鳥一聲慈母淚,秋風八月洞庭波。愿君今后拋名利,衡麓湘隈好醉哦。
方外論交獨有師,一談一笑共襟期。閒云屋下傳燈處,慈母岡頭憶弟時。土室每同清夜話,草堂猶有去年詩。青山滿目人何在,收淚長懷不盡思。
拋卻君山半點青,石尤風起復竛竮。云帆空戀南樓月,槎路遙瞻太史星。換得村醪強撥悶,擬開殘帙當揚舲。溯洄舟子驕橫甚,笑擁千檣入洞庭。
掩徑頻年侶博徒,陽春堂上白云孤。才聞北里歌紅拂,又見東園演竊符。
飄雨飄風陌上櫻,開時無語落無聲??椿ㄈ肆ⅫS昏里,一從海沸到傾城。
溪頭坐對夕陽明,風葉隨人似有情。松菊未荒歸老地,鷺鷗曾結洗心盟。潭凝潦水連天碧,山抹晴嵐隱樹平。鄰叟好懷晨饋鯉,濁醪呼取盡馀觥。
方瞳墨發地行仙,誰信山翁七十年。興劇夜游輕猛虎,身輕朝陟俯飛鳶。
生平寡嗜欲,頗愿得少閑。盡讀未見書,遍尋云外山。往來二十年,昔者盟未寒。妻子見驅迫,低頭言作官。朝翻朱墨案,暮對藜藿盤。豈無一畝宮,令汝得少安。向來棲息地,苔竹奉馀歡。何時二三子,共駕牛車還。汝實江海人,誤令塵土干。舊游在彷佛,欲往當不難。但去眼界窄,自然心地寬。空庭下疏箔,樂此樹蔭美。鳥聲相續來,百種皆可喜。日長少文字,俗事不到耳。開窗略須夜,月露欣瀰瀰。頗念閑居樂,感嘆投筆起。吾家老清源,愛我入骨髓。還家治場圃,喚我共料理。會同江海去,更欲附船尾。平生跨款段,不敢廢鞭箠。誰云馬中龍,一日有萬里。卜鄰吾所知,江晁老兄弟。
凍合官橋雪作沙,落殘楓葉見梅花。短籬破宅臨流水,狼藉毗陵賣酒家。
圣主豈容華發隱,野翁甘與白云俱。夜來遙望雙溪上,明月梅花有幾株。
幻目由來見幻華,飲光何事又拈華。兩華舉似知華客,為有別差無別差。
胡月生西彎,明妃西嫁幾時還。不見單于謁金陛,但見邊烽馳玉關。漢家將軍高筑壇,身騎烏龍虎豹顏。何時去奪胭脂山,烏乎何時去奪胭脂山。
仙人散發懸雙瞳,能移昆崙開華嵩。為我一掃瀛洲趣,中有千年不死青芙蓉。飄飄煙霞入君手,深林蔽羃桃源口。蒼煙颯颯鸞競飛,丹崖恍恍龍驚走。赤城掩靄天姥回,石梁倒掛雙瓊臺。桃花半壁鏡中見,古木盡化青猿哀。素娥回飆下瑤殿,明星玉女長相見。邀余為作商山歌,坐看桑田幾經變。丹霞亂飛桂樹表,手翳瓊枝拂瑤草。天風吹入西瑤池,王母秋眉颯衰老?,幊鼗ㄅ何吹?,三十六宮散瓊瑤。青霓錦帔耀云日,上元月下來吹簫。吹鳳簫兮系霜絲,君亦胡為弄參差。他年儻惠金鵝蕊,寄聲蓬島長相思。
歲華漲落見平蕪,岳阜晴云若有無。黯黯閣樓雷雨夕,擊壺歌別只須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