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居野行
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
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
官家不稅商,稅農服作苦。
居人盡東西,道路侵壟畝。
采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
邊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來一人耕,三人食猶饑。
如今千萬家,無一把鋤犁。
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
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
官家不稅商,稅農服作苦。
居人盡東西,道路侵壟畝。
采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
邊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來一人耕,三人食猶饑。
如今千萬家,無一把鋤犁。
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我在郊野行走,看到家家戶戶都緊閉門戶。詢問屋中之人,都說去經商了。官家不向商人征稅,卻讓農民辛苦服役納稅。居民們四處奔走經商,道路都侵占了農田。有人到山頂采玉,有人到水底探珠。邊防士兵索要衣食,這些珠寶就如同泥土一般。自古以來一個人耕種,三個人吃還會挨餓。如今千萬人家,沒有一個人拿著鋤頭耕地。我的糧倉常常空虛,我的田地長滿了蒺藜。上天又不降糧食,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
比屋:家家戶戶。
商賈:商人。
服作苦:從事艱苦的勞作。
居人盡東西:居民們都東奔西走經商去了。
壟畝:田地。
水府:指水底。
烝黎:百姓。
此詩創作于晚唐時期,當時社會矛盾尖銳,統治者對農民剝削嚴重,而商業相對繁榮。大量農民為了逃避沉重的賦稅,紛紛棄農從商,導致農村經濟衰敗,農民生活困苦。詩人目睹這一社會現象,寫下此詩表達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晚唐社會不合理的稅收制度導致農民棄農從商、農村經濟崩潰的現象。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晚唐社會問題的佳作,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民的生活狀況。
天上麒麟翰墨林,
當家手筆擅文心。
欲知萬頃陂中意,
但向三篇句里尋。
江漢兵馀八十秋,后生誰及見前修。
開元遺事無人說,正始諸賢何處求。
此老尚堪矜式在,吾儕欲為子孫謀。
不嗔拱立煩雞黍,時復敲門系小舟。
覓得溫柔在帝鄉,
嬌花容易萎嚴霜。
豐臺自此游人絕,
芍藥將開盡斷腸。
夜靜漏聲沈。悄立庭陰。苔階蛩語訴秋心。怊悵芭蕉依舊在,鹿夢難尋。
冷露濕眠琴。三徑愔愔。風前無復奏清音。雁落平沙秋思遠,況是從今。
幽林月出凈風煙,舟汎蒹葭水半川。
清露乍含敧徑竹,紅衣初落曲池蓮。
魚翻波影浮杯外,雁帶秋聲起樹邊。
沉醉扣舷歌白苧,不知今夕是何年。
竹外松邊一兩稍,迥臨村落傍溪橋。堪將亂蕊添云肆,苦被芳風透綺寮。春事頓隨花片薄,清吟半逐夢魂銷。卻思前載孤山下,踏雪相尋豈憚遙。
練裙縞袂雪精神,夢在羅浮江上村。竹屋紙窗清不俗,風臺月觀悄無言。笑拈霜管題詩句,靜愛寒香撲酒尊。誰遣胡兒吹塞笛,分明哀怨曲中論。
殘雪疏籬半欲摧,暗香消息巳傳梅。三家五家村舍出,一花兩花香意回。今日多情惟我到,無人解惜為誰開。相逢剩作尊前恨,何處笛聲江上來。
偶泄春光此一枝,故山幽夢憶疏籬。雪羞潔白常回避,風近清香似可期。老氣卻因高樹得,閑愁只許落花知。醉中曾記吟詩處,獨倚闌干待月時。
觸處尋芳樹,
都慮少物華。
試從香處覓,
正值可憐花。
還將抖擻向風塵,一放聲聞酒入唇。莫笑野夫無所住,出山今是住山人。
門前紫馬踏青苔,怨別新詩可更裁。回首燕山當落日,城頭一片碧云來。
國付平章眾正開,凌煙錄盡到云臺。
鴛鴻充序皆桃李,羔雁成群及草萊。
強國斷無踰此策,隨車未必盡真材。
更須妙斡垂綸手,看取靈鰲上手來。
定交傾蓋立談時,此意難教世俗知。同抱奈何天地感,五年前已遠相思。
秋風落日五羊城,一舸西南客送行。別后蒼梧勞遠夢,青山萬疊暮云橫。
便無他、杜鵑催去,匆匆春事能幾。看來不見春歸路,飛絮又隨流水。留也是。怎禁得、東風紅紫還飄墜。天涯萬里。悵燕子人家,沈沈夜雨,添得斷腸淚。
嬉游事。早覺相如倦矣。謝娘庭院猶記。閑情已付孤鴻去,依舊被鶯呼起。誰料理。正乍暖還寒,未是晴天氣。無言自倚。想舊日桃花,而今人面,都是夢兒里。
豈獨愛吾廬,還宜讀我書。
多文花樣富,善問竹心虛。
白社蓮開早,青氈月上初。
名園思取義,端為勵三馀。
故人萬里別,相送河梁側。
切切去所親,何處逢舊識。
尺書前日至,得悉君行跡。
殷勤勞遠問,慰我長相憶。
英姿尚如昨,正氣何蓬勃。
念我同窗友,甘羅信杰出。
何當叩帝閽,一陳治安策。
賈生方年少,絳灌多同列。
愿君慎風波,含章育明德。
后生誰識舊西湖,除卻山僧樹總無。
何至梅仙墳亦掘,惟應葛嶺鬼當誅。
紅裙鞭鐙追游女,白首端章笑腐儒。
兩盞三杯更多感,不如爛醉眼模糊。
日腳烘晴已破煙,
山頭云氣尚披綿。
卻須多謝朝來雨,
洗凈明湖鏡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