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十九子蒙吟盧七員外洛川懷古六韻命余和
聞道盧明府,閑行詠洛神。
浪圓疑靨笑,波鬬憶眉嚬。
蹀躞橋頭馬,空蒙水上塵。
草芽猶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終無限,通辭未有因。
子蒙將此曲,吟似獨眠人。
聞道盧明府,閑行詠洛神。
浪圓疑靨笑,波鬬憶眉嚬。
蹀躞橋頭馬,空蒙水上塵。
草芽猶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終無限,通辭未有因。
子蒙將此曲,吟似獨眠人。
聽聞盧明府閑暇時漫步吟詠著有關洛神的詩篇。那圓形的浪濤仿佛是洛神酒窩的笑容,波浪相斗好似她皺眉的模樣。橋頭有駿馬來回踱步,水面上霧氣朦朧。草芽還在頂著殘雪,冰岸即將消融迎來春天。眼前之景讓人感慨無窮,卻沒有機會與盧明府交流。子蒙吟誦這首曲子,好似那獨自入眠之人的低吟。
盧明府:指盧七員外。明府,唐時對縣令的尊稱。
洛神:傳說中的洛水女神。
靨笑:酒窩的笑容。
眉嚬:皺眉。
蹀躞:小步徘徊。
空蒙:形容迷茫縹緲的樣子。
寓目:過目,觀看。
通辭:交流言辭。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當時盧十九子蒙吟誦盧七員外的《洛川懷古》六韻之詩,邀請詩人唱和。詩人可能是在聽聞盧七員外吟詠洛神相關內容后,結合眼前所見之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盧七員外的詠洛神之作展開,通過描繪景色和表達自身心境,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韻味。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唱和交流的文化氛圍。
一飲無名偕壽蘇。須眉宛在尚能呼。神傳古鐵自如如。詩好每參仙佛旨,居閑常羨素蠻扶。奚童旁立笑承趨。我后坡公九日生。少公八百四三齡。望公萬一可曾能。氣候當年占儋耳,風云此日起悲聲。更教望古不勝情。
似與風光殿后塵,亭亭紅艷遠看人。既能障下嫣然笑,移取雷塘十里春。
千株蜜炬出嚴闉,走馬天街賜近臣。我亦茅檐自鉆燧,煨針燒艾檢銅人。
風雨旃檀閣,煙霞鐘鼓聲。定僧今不作,空谷尚傳燈。
一領彤弓下赤墀,惟將清凈作藩籬。馬卿山岳金相似,張緒風情柳不如。心染煙霞新句出,筆驅奸蠹宿根隳。鄱陽黎庶還堪羨,頭有重天足有氂。
典刑雖有但傷心,芳氣時來尚滿襟。還似夏侯家眾妓,隔簾聊聽繞梁音。
松風四山來,清宵響瑤琴。聽之不能寐,中有怨嘆音。旦起繞其樹,磈砢不計尋。清音可敷席,有酒誰與斟。由來大度士,不受流俗侵。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
晴山如黛水如藍,波凈天澄翠滿潭。身在玉壺圖畫里,心隨飛鳥過終南。
一夜俄驚怪鳥呼。倉皇烽火繞長途。天涯到處盡萑符。東浦潮聲方激浪,西山日影漸沉嵎。于今林外有啼烏。回首年時感不禁。重闈恩比海逾深。報劉心事總沉沉。賃廡羈棲經九載,寒塘小住記三林。披圖我似聽媭砧。
可堪春恨似悲秋,把酒驅愁轉益愁。飛盡柳花憐逐客,始知春色到汀洲。
司馬遷文亞圣人,三頭九陌碾香塵。盡傳棣萼麟兼鳳,終作昌朝甫與申。樓聳嬌歌疏雨過,風含和氣滿城春。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見高宗夢里人。
刺分玉蛹堆盤脆,嚼破冰蠶繞齒涼。
凄凄寒雨送馀春,繁艷濃香慰病身。忽作暖風遲日想,慨然如在漢江濱。
小欄花藥手親栽。怨春常負尊醅。海棠新報幾分開。落盡殘梅。夢里獨穿花徑,覺時無限低徊。獸爐香篆漸成灰。心字難裁。
中年涉事熟,欲學唾面婁。逡巡避少年,起穢不敢酬。旁人吁已甚,自喜計慮周。微勞消厚疚,淺辱勝深憂。從知為下安,處上反無儔。人生各有志,勇懦從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