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蕭侍御監祭白帝城西村寺齋沐覽鏡有懷吏部孟員外幷見贈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
軒裳煩吏職,風物動心期。
清鏡開塵匣,華簪指發絲。
南宮有高步,歲晏豈磷緇。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
軒裳煩吏職,風物動心期。
清鏡開塵匣,華簪指發絲。
南宮有高步,歲晏豈磷緇。
傍晚在佛寺中沐浴齋戒,到白帝祠迎接秋日的到來。身著官服煩于公務瑣事,秋景風物觸動了內心的期待。打開塵封的匣子取出清鏡,用華美的發簪梳理著發絲。南宮(吏部)有您高潔的行止,年末歲尾又怎會被世俗污染。
金仙宇:指佛寺,金仙為佛教對佛的尊稱。
白帝祠:祭祀白帝的祠廟,白帝是古代神話中主西方之神。
軒裳:古代官員的車服,代指官職。
南宮:唐代尚書省的別稱,吏部屬尚書省,此處代指孟員外所在的吏部。
磷緇(lín zī):出自《論語·陽貨》“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比喻堅守高潔不受污染。
此詩為與蕭侍御的唱和之作,創作于秋日祭祀白帝祠的背景下。詩人時處官場,面對繁瑣吏職有所倦怠,借齋沐、覽鏡的日常細節,抒發對友人(吏部孟員外)高潔品格的贊賞,以及自守心志的情懷。
詩中通過祭祀、齋沐、覽鏡等生活片段,將公務之煩與自然之趣、對友人的推崇與自我心志的堅守結合,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中唐詩人在官場與個人志節間的微妙心境。
風前別淚淹紅袖。秋來人比黃花瘦。幾日過重陽,離人易斷腸。
暮云空漾碧。征雁飛鳴急。何處寄相思,長亭柳萬絲。
芳草燕郊送錦韉,
相逢白下又離筵。
一從銓府音塵絕,
何意容臺禮數偏。
風鬣頻嘶山院外,
雪花還積酒尊前。
校書早晚歸天祿,
莫向寒氈憶鄭虔。
才從雪后消寒意,不見昏鴉。只見梅花。漸見衰楊發嫩芽。
何須袖手窗前立,過盡風沙。料理生涯。便覺春光到我家。
永嘉山水妍,達士美如玉。
高閣清且閒,群岑翠可掬。
天臺雁蕩天際來,遠近合踏青蓮開。
嵐光排闥臨書案,黛影當筵落酒杯。
亭亭華蓋祥云表,九點晴煙斗山小。
遙窺羅幌入窗涼,近映硯屏山嶂曉。
弦中古操振芳聲,鏡里脩眉巧畫成。
煙開鰲背簾前碧,雨洗螺鬟掌上青。
四時清勝如盤谷,滿座高朋霽吟目。
巾舄同盟物外情,房櫳不受人間俗。
川原曠野仍逶迤,霞月朝昏映苧衣。
緬想林翁多雅趣,倚欄長詠少陵詩。
婁氓尚淫祀,祠廟遍村墟。疾病罔醫藥,奔走訊群巫。椎牛釃酒醴,婆娑樂神虞。神不歆非類,傳記言豈誣。圣人制祭法,有功則祀諸。昆山漢婁縣,舊邑禾與與。婁縣名尚存,今在城東隅。
張昭洎陸遜,封婁肇自吳。桓桓孫將軍,仗鉞東南驅。升堂拜昭母,情好昆弟如。策薨受顧命,擁立運謀謨。諫獵止酣飲,禮下魏使車。忠言不見聽,托疾居里閭。舉邦憚威嚴,卒年八旬馀。伯言雖后出,智略雄萬夫。權配以侄女,數數詢良圖。一從呂蒙舉,乃修荊州書。潛軍克公安,徑進守宜都。走蜀夷陵城,蹙休夾石區。相吳柄國命,上疏陳立儲。赫矣兩侯功,彌久而弗渝。
太守念婁氓,報本昧厥初。淫祠既撤毀,左道咸剪除。改祠祀婁侯,像設崇屋廬。復睹漢威儀,清風肅貪污。遂令此邦人,車蓋相填于。雨旸及疾疫,走禱來于于。穹碑紀顛末,大刻龍騰拿。于以告來者,并解婁氓愚。麗牲歌送迎,萬世奠厥居。
有宋建王極,汴京郁嵯峨。仁化浹邇遐,林林英杰多。昆山雖僻左,士風粹而和。明經擢高第,踵接肩相摩。御史鄉先生,學術正不頗。五傳究終始,備論訂舛訛。粵在宣和間,袖然中巍科。初主麗水簿,言事何委蛇。說書輔春坊,執法居諫坡。從容荅時相,直氣凌太阿。范公在館下,詰責加切磋。卒為廊廟器,詞源浩江河。高弟沙隨程,入室非操戈。宋史書列傳,耿耿名弗磨。
世變陵谷遷,百年無幾何。城南新漕里,荊榛埋銅駝。景行世仰止,高風激頹波。門墻既有限,樵牧安敢過。再拜重興感,臨風動悲歌。荒苔封斷碣,太息為摩娑。散步城南門,始得圓明里。宰上木己拱,泉下者誰氏。披榛踏宿草,羨門半狐豸。勛閥表阡石,云是侍御史。力行敦古學,名衡其姓李。世家本江都,娶婦居婁涘。射策明光殿,看花長安市。出宰施善教,矧肯猛政理。至今松陵月,清光照江水。拜命登霜臺,白簡冠獬廌。上言論奸佞,手將逆鱗批。勢障狂瀾回,屹立中流?。五賢不一肖,賦詠光傳紀。掛冠歸落庵,著述惜寸晷。碩學邃易經,集傳發微旨。豈唯淑后進,千古垂范軌。九原不可作,清淚何漇漇。
鄉里眾富兒,厚葬從奢侈。黃腸題湊密,劵臺文繡被。可憐土未乾,荒煙橫斷阯。后世仰高躅,庶激俗靡靡。復墓限樵牧,何異子朱子。
劉君廬陵秀,胸次隘九州。倜儻負奇氣,辛陳同俠游。西登峴山首,北望多景樓。長歌過慟哭,志在復國讎。異材世間出,高揖輕王侯。奈何攀桂手,不能占鰲頭。肆情詩酒間,文焰射斗牛。昆山非故里,遂為潘宰留。五十死無嗣,埋骨東齋陬。世代倏變易,夷墓為平疇。有司重封表,立闕樹松楸。何人奠麥飯,凄涼土一抔。建祠立神主,買田供庶羞。仁哉太守心,祭奠亙千秋。
節婦茅氏女,嫁為朱虎妻。主饋事尊嫜,婉娩年方笄。夫官水衡守,舅長大農司。饟饋轉渤澥,功與酂侯齊。廝養紆青紫,第宅切云霓。天道惡盈滿,讒言致勃溪。舅既瘦囹圄,夫亦為孤累。節婦沒入官,詔賜提點師。衣袂結兩兒,晝夜呱呱啼。義不負所天,矢死心弗移。抗志厲節操,師亦興嗟咨。漕侯卯金刀,拙庵比丘尼。仗義出金帛,以贖節婦歸。幸脫虎狼口,寄食居招提。仰望浮云馳,目送孤鴻飛。俯視齠齡子,良人渺何之。百感集衷腸,形與神俱疲。為婦當死節,為將當死綏。一病竟不起,孤魂遂無依。槥櫝自京邑,歸葬婁江涯。孝哉猶子謙,具詞陳有司。移文上臺省,進奏對丹墀。譬比曹令女,夫死家誅夷。勇烈雖少異,操行豈相違。請錄付史館,敦俗淑民彝。制可出鴻恩,甄表發潛輝。荏苒三十年,荒墳草離離。落日下牛羊,蕪沒少人知。契侯古循吏,為善日孳孳。大書刻堅石,華表雙巍巍。朽骨懷深恩,豈獨邦人思。
感嘅成五詠,紀實匪干私。
一剪香風吹柳絮。惱亂寸心如許。盡望斷、天涯芳草路。春去也、花無主。花落也、春無主。
回首池臺行樂處。斜照飛紅雨。只可惜、流光空擲度。人愁也、鶯無語。鶯愁也、人無語。
空階冰雪照星辰
尊酒悲歌縱此身
驄馬繡衣成往劫
黃獐白草共邊塵
十年如夢人何在
萬里無家草不春
潦倒細推浮世事
生涯只合老江濱
數片殘磚閣睡床,顛危知是舊周行。時嚴舜蹠兩條路,日誦羲文一炷香。心健自能忘困跡,榻閑猶可擁衾裳。襟懷還有瀟然處,每向南風歌興長。
夢想丘園孰與班,秦中涇沚傍商顏。百年須系閑中罷,一曲長歌日暮還。月朗風清皆自得,鳶飛魚躍在其間。茅齋卻笑堪人意,正對南山倚北山。
晴光影落半荒臺
楊柳春深傍酒杯
春色不知離別恨
山花依舊向人開
鳳鳥有靈匹,芝蘭有靈根。有女歡薄祜,少小失二人。阿弟方弱齡,煢煢寡友昆。十年貞不字,撫弟多苦辛。詩書夙所好,禮儀夙所敦。馀事擅寫生,妙筆追天真。
高行人所羨,媒妁來殷勤。云有贊皇令,蒯氏為清門。遂締百年好,鳴鳳托高岡。玉帛安及時,佳耦世無雙。
結?行有日,群寇來搶攘。蒯侯恤民事,率眾巡所疆。猝然與賊遇,萬騎精且強。合圍桑落鎮,眾寡莫相當。天狼不可射,威弧不可張。嗟哉忠義土,身死為國殤。
佳運嘆何遲,厄運來何促。忽聞消息來,心摧莫能哭。女子謂阿弟,我生亦何艱。二人誰則無,父母早見捐。伉儷誰則無,未嫁失所天。我命實不猶,皇靈無私恩。豈不重一死,身殉義得全。一日饑不食,二日饑不餐。光光烈女子,冥冥向重泉。
合葬蒯氏塋,遂彼同穴言。高義世所重,有司以上聞。明明皇帝制,曰贈為淑人。借問淑人誰,宣圣之裔孫。
痛哭祁連冢,春蕪漬淚痕。
長城千里壞,荒郡幾家存。
有地徵輸急,無功將吏尊。
樓船早下瀨,旦夕縛孫恩。
渚花飄錦已殘春,
幾對江山思故人。
邂逅欲書書不得,
醒狂于此見天真。
我念卿勿怪,
難拚膝上兒。
好將南內意,
說與肅宗知。
焚尾花繁,曼殊仙跡,豐臺春色如許。紅遮香徑,碧繞闌干,當日嬌柔堪擬。想一代詞人,千秋佳麗。消受最憐伊,吟肩試倚。
翠巾新拭,繡窗閑語,悄鬟低、猶堪追憶。天與艷才如此。姍姍月下徘徊,露冷苔黏,釵橫佩墜。任從他、滿目風光,總被杜鵑催去。
邊韶經笥任嘲眠,底用回瀾障百川。系馬堂階官獨冷,秋來應喜雨公田。
暑天常欲踏層冰,未雨低垂氣不勝。田里三農那可旱,閭閻萬灶信如烹。
詩筒剝啄入幽扉,到手令人喜欲飛。多謝清騷滌塵慮,不惟高澤救時饑。
三曾三孔久凄涼,百世空聞書傳香。人物江西初未遠,定尋墜緒接茫茫。
學海波翻筆底寬,逢辰當不負巍冠。只今得句因時雨,才思何妨若涌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