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春雪
春雪欺人轉更豪,
力如彊弩射吳潮。
郢人有恨翻新曲,
蜀客無襦憶舊謠。
戶外莫夸盈尺好,
沙頭已作淺痕消。
詩成忍凍話年少,
愁殺衰翁不自聊。
春雪欺人轉更豪,
力如彊弩射吳潮。
郢人有恨翻新曲,
蜀客無襦憶舊謠。
戶外莫夸盈尺好,
沙頭已作淺痕消。
詩成忍凍話年少,
愁殺衰翁不自聊。
春雪捉弄人反而更加猛烈,力量如同強弩射擊吳地的江潮。郢地的人懷著愁恨譜寫新曲,蜀地游子沒有短衣想起舊日歌謠。門外不要夸贊積雪盈尺的美景,沙灘上已留下淺淺消融的痕跡。寫成詩強忍寒意回憶年少時光,愁壞了衰老的我獨自無聊神傷。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指按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來和詩。
豪:此處指春雪來勢猛烈。
彊弩(qiáng nǔ):即強弩,強勁的弓弩。
吳潮:吳地的潮水,或指錢塘江潮。
郢(yǐng)人:郢為楚都(今湖北江陵),此處代指有才華或懷愁的人。
襦(rú):短衣,短襖。
盈尺:滿一尺,形容雪厚。
沙頭:沙灘邊。
不自聊:無法自我排遣,煩悶無聊。
此詩為唱和之作(次韻),創作于春季遇雪之時。詩人或因春雪驟至、觸景生情,結合自身客居漂泊或衰老的境遇,寫下此詩以抒懷。
全詩以春雪為線索,由雪勢猛烈寫到消融之速,借景抒情,隱含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衰老孤寂的愁悶。語言凝練,手法多樣,情景交融,是一首情感真摯的即景抒情之作。
風流八十,是人間妝點,孩兒眉額。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
且置零頭,舉將成數,算起君須識。從今十倍,恰當彭祖八百。
更把百倍添來,莊椿身世,又十頭添撇。況邁非熊年紀在,管取方來勛業。
子既生孫,孫還又子,堆幾床牙笏。瑤池會宴,飽看幾度桃實。
銀潢流派,嫦娥出世。正是麥秋天氣。
熒煌一點壽星明,又恰向、今宵呈瑞。
佳兒龍跳,榮封邇止。試問遐齡知幾。
從今旋數一千年,待足了、依前數起。
政槐云濃翠,榴火殷紅,暑風涼細。紫府神仙,向人間游戲。
瑞節珠幢,瓊纓寶佩,炯冰壺標致。經濟規模,登庸衣缽,家傳如此。
禮樂醇儒,詩書元帥,盡洗凡蹤,平吞馀子。敬簡堂深,且從容一醉。
慶社綿綿,功名袞袞,比衡山湘水。更把陽和,從頭付與,滿門桃李。
晴空漠膜。怪雪來底處,飄滿籬落。元是花神,管領春風,幽香忽遍林壑。
玉仙緩轡江城路,全不羨、揚州東閣。似天教、瑤佩瓊裾,薦與翠尊冰勺。
聞道兒童好語,豐年瑞覆斗,占取紅萼。驛使飛馳,羹鼎安排,速趁良辰行樂。
聯鑣一一清都客,也肯把、山翁同約。醉歸來、夢斷西窗,怕聽麗譙悲角。
來翦莼絲,江頭一陣鳴蓑雨。
孤篷歸路。吹得蘋花暮。
短發蕭蕭,笑與沙鷗語。
休歸去。玉龍嘶處。邀月過南浦。
璧月小紅樓。聽得吹簫憶舊游。霜冷闌干天似水,揚州。薄幸聲名總是愁。
塵暗鹔鹴裘。針線曾勞玉指柔。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空為梅花白了頭。
武夷山字,是使君銜上,新來帶得。便覺閑中多勝事,滿眼煙霞泉石。
云卷塵勞,風生芒竹,去作山中客。曉壇朝罷,自然五福天錫。
當此弧矢懸門,步虛聲遠,直透云霄碧。替卻燕姬皓齒,洗盡人間箏笛。
九曲溪深,千巖壁峭,大壽應難匹。輯車有待,日邊飛下消息。
問訊西園,一春幾何,君今再游。記流觴亭北,偷拈酒戲,凌云臺上,暗度詩鬮。
略略花痕,差差柳意,十日不來紅綠稠。須重醉,便功名了后,白發爭休。
定誰騎鶴揚州。任書放床頭盞甕頭。況殷勤鶯燕,能歌更舞,輕狂蜂蝶,欲去還留。
歲月易忘,姓名須載,筆勢翩翩回萬牛。歸來晚,有燭明金剪,香暖珠篝。
清曉鶯啼紅樹。又一雙飛去。
日高花氣撲人來,獨自價、傷春無緒。
別后暗寬金縷。倩誰傳語。
一春不忍上高樓,為怕見、分攜處。
清明小院杏花開。
半啟朱扉燕子來。
曉起梳頭對玉臺。
照香腮。
羞睹驚鴻瘦影回。
細聽樓頭漏箭移。客床寒枕不勝敧。凄涼夜角偏多恨,吹到梅花第幾枝。
人間闊,雁參差。相思惟有夢相知。謝他窗外芭蕉雨,葉葉聲聲伴別離。
倦踏征塵,厭驅匹馬,凝望故國猶賒。
孤館今宵,亂山何許,平林漠漠煙遮。
悵過眼光陰似瞬,回首歡娛異昔,流年迅景,霜風敗葦驚沙。
無奈輕離易別,千里意,制淚獨長嗟。
綺窗人遠,青門信杳,敘影何時,重見云斜。
空怨憶、吹簫韻曲,旋錦回文,想像宮商蠹損,機杼生塵,誰為新裝暈素華。
那信自憐,悠揚夢蝶,浮沒書鱗,縱有心情,盡為相思,爭如傍早歸家。
昔人風調誰高,二疏盛日還鄉里。公卿祖道,百城圍盡,爭傳佳事。聞自垂車日,都門外、送車凡幾。今世無工,盡置之勿道,焜煌處、獨青史。
佳甚東陽山水。是昔時、釣游某地。風流脫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好為霞觴釂,正庭階、彩衣榮侍。便明朝有詔,啟門解說,值先生醉。
初藕花發。薰風庭院涼成霎。碧紗金縷籠香雪。記得年時,心事憑欄說。
如今陡頓音書絕。夜窗羞見團團月。錦囊塵暗黃金玦。留取多情,歸好時節。
鳩雨催晴,遍園林、一番綠嬌紅媚。柳外金衣,花底香須,消得艷陽天氣。障泥步錦尋芳路,稱來往、縱橫珠翠。笑攜手,旗亭問酒,更酬春思。
還記東山樂事。向歌雪香中,伴春沈醉。粉袖??人,彩筆題詩,陶寫老來風味。夜深銀燭明如晝,待歸去、看承花睡。夢云散,屏山半熏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