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申公墳寺
千章宰木蔭長城,
申枉行頒寵數新。
金薤文華才冠世,
銀鉤字畫品稱神。
佳城此日看馴鹿,
文保當年想夢麟。
定有玉璜傳后裔,
投竿端自渭城濱。
千章宰木蔭長城,
申枉行頒寵數新。
金薤文華才冠世,
銀鉤字畫品稱神。
佳城此日看馴鹿,
文保當年想夢麟。
定有玉璜傳后裔,
投竿端自渭城濱。
千棵高大的樹木遮蔽著長城般的墓地,為申公伸冤的恩寵新令剛剛頒布。您的文采如金薤般珍貴冠絕當世,書法似銀鉤般剛勁被贊為神品。今日墓地可見溫順的鹿群徘徊,當年定如周文王夢麟般祥瑞。您的后裔定有玉璜般的賢才,如姜太公在渭水之濱垂釣待時。
千章:章,大木材,千章指眾多高大樹木。宰木:墳墓上的樹木。
申枉:為申公伸冤或彰顯其冤屈。寵數:帝王給予的恩寵禮數。
金薤(xiè):本指書體名,此處形容文字珍貴如金薤,《金薤琳瑯》為古碑帖名。
銀鉤:形容書法剛勁,如銀制的鉤子,典出《晉書·索靖傳》。
佳城:墓地的代稱,典出《西京雜記》。馴鹿:溫順的鹿,象征墓地祥瑞。
文保:指周文王。夢麟:傳說周文王夢麒麟而得子,象征祥瑞。
玉璜:玉制的半璧,傳說姜太公遇周文王時得玉璜,象征賢才得遇明主。
投竿:指姜太公渭水垂釣遇文王的典故,渭城濱即渭水之畔。
此詩或為申公(歷史上某位申姓賢達)身后所題,時朝廷為其伸冤并頒賜恩寵,詩人因墳寺景象觸發感慨,借景抒情、用典詠懷,以表追思與贊譽。
全詩以墳寺為中心,先繪墓地景象(宰木、馴鹿),再贊申公才學(文華、字畫)及祥瑞之征(夢麟),最后借玉璜、渭濱典故寄望后裔承賢。結構嚴謹,兼具紀實與抒情,是一首典型的挽頌類詩作。
山藏佳處竹藏廬,見說離家百里余。
已矣空求真學士,傷哉閑殺老尚書。
后生自恨登門晚,壯歲寧忘跪履初。
悵望九京那可作,此心徒切慕相如。
具美杯殘意未休,相將重上望湖樓。
樓臺忽已居平地,風月何曾識舊游。
更挈酒樽過水月,坐增詩興滿滄洲。
春風共約新橋畔,遙拜雙龍萬斛舟。
行藏獨倚少陵樓,怨鶴愁猿孰與儔。
嘗與萬人爭魏闕,何如一壑老菟裘。
追隨士友從吾好,領略江山自此游。
急趁梅花理歸棹,雙溪為我亦西流。
論建回天力,生平與眾同。
居常焚諫草,人自避乘驄。
朝譽多張仲,家聲近魯公。
挽辭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行酒何如溫太真,風流元不鄙錢神。
扁舟容我歸來老,一子令人買得貧。
雖有群仙來月窟,欲扶衰力上霜旻。
吾今已定漁樵約,勛業煩公一輩人。
好風涼月湛中秋,自笑何為作遠游。
不有諸君故人戀,未應連日賈胡留。
三千銀界俱呈色,十二珠簾總上鉤。
飲罷客歸清不寐,誰知心折大刀頭。
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聽朝雞無恙否,茲游恨不與君同。
南朝何公棲禹穴,嘉遁悠然志高潔。
一朝送人都泗埭,歸嘆此途于此絕。
我亦何為走塵埃,數年不記幾往來。
船橫三日不得度,愧想高風安在哉。
詩卷來何處,棠陰日夕佳。
令人添白發,及此有黃花。
事業誰千載,文章各一家。
何時定還闕,解柂向長沙。
暮靄橫空黯未收,晚來涼動滿懷秋。
澹云影里千山月,殘角聲中百尺樓。
參坐共為文字飲,高談不見古今愁。
夜闌半醉意方適,徑欲乘風汗漫游。
捫蘿歷棧上層峰,寖覺芒鞋踏半空。
七竅幾時開渾沌,八窗無處不玲瓏。
已欣古洞容身過,直恐丹丘有路通。
俯視人間懶歸去,拂衣徑欲御天風。
捷徑指終南,索價譏少室。
窮達豈無命,踏地胡不實。
之人吏海隅,所吐百未一。
夷涂澹無營,君其有終吉。
雨耨風耕病汝多,誰將一一手摩挲。
幸因奉令來循壟,恨不分勞去荷蓑。
涼德未知年熟不,微官其奈月樁何。
殷勤父老曾無補,待放腰鐮與醉歌。
裘馬朋簪盛,緋魚筦庫卑。
行藏公論在,然否寸心知。
歲晏曾三接,民功僅一麾。
空余華袞字,有恨蓋棺時。
內弟幼而敏,抗志欲決科。一行試曹掾,吏才猶患多。謂當為時用,舌在如命何。通籍已艱阻,入幕終蹉跎。
我生依外家,侵尋閱羲娥。視君如同氣,竹馬聲相和。少長聯研席,詞場深琢磨。相期到晚歲,杖屨俱婆娑。
寧知五年別,君隨東逝波。憶同戍溪行,我馬君乘驘。馬駑費十駕,驘后已倍過。
重來意慘愴,樹擁山嵯峩。嗟君父與兄,相望空山阿。宿草埋白璧,寒風撼林柯。沉吟痛疇昔,有淚如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