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 其一
山藏佳處竹藏廬,見說離家百里余。
已矣空求真學士,傷哉閑殺老尚書。
后生自恨登門晚,壯歲寧忘跪履初。
悵望九京那可作,此心徒切慕相如。
山藏佳處竹藏廬,見說離家百里余。
已矣空求真學士,傷哉閑殺老尚書。
后生自恨登門晚,壯歲寧忘跪履初。
悵望九京那可作,此心徒切慕相如。
山巒藏著佳境,翠竹掩著廬舍,聽說此地離家鄉百里有余。真學士已然逝去,令人徒然感慨;老尚書清閑離世,實在令人傷懷。后學之人遺憾沒能早些登門拜訪,壯年時怎會忘記當初謙恭求學的情景。悵然遙望九泉,逝者不能復生,我內心急切地傾慕著像司馬相如那樣的賢才。
見說:聽說。
真學士:指汪端明,“學士”是其官職。
老尚書:同樣指汪端明,“尚書”也是其官職。
跪履初:用張良為黃石公撿鞋、穿鞋的典故,比喻對前輩的恭敬求學。
九京:即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相如:指司馬相如,這里借指汪端明這樣的賢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汪端明可能是當時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詩人聽聞其離世,前往其墳庵真如軒,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汪端明的懷念和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汪端明,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賢才的敬重,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學問道德的追求。
督府繁華一掃空,須知狂寇計非庸。廟堂若為蒼生計,早筑高壇拜臥龍。
平生隨牒浪推移,只為生民不為私。萬里翠輿猶遠播,一身幽圄敢終辭。魯人除館西河外,漢使驅羊北海湄。不是故人高議切,肯來軍府問鐘儀。拭玉轅門吐寸誠,敢將緩頰沮天兵。雷霆儻肯矜彫弊,草芥何須計死生。定鼎未應周命改,登壇合許趙人平。知君妙有經邦策,存取威懷萬世名。當時初結兩朝歡,曾見軍前捧血槃。本為萬年依蔭厚,那知一日遽盟寒。羊牽已作俘囚獻,魚漏終期網罟寬。幸有故人知底蘊,下臣獲考敢謀安。
野木臨崖石,年深土亦崩。老根浮斷蘚,飛干接長藤。性朽空勞匠,心灰也類僧。春風幾榮謝,羨爾獨棱層。
璁瓏浮闕定星光,河漢風清有報章。秋水岸移新釣舫,藕花洲拂舊荷裳。心深不滅三年字,病淺難銷十步香。剩有閑情堪弄月,西湖竹色未應涼。
極目鳳山路,松楸暗佳城。為問葬者誰,蔡氏有先塋。西風吹宰木,晝夜號秋聲。奈何親久沒,悠悠隔平生。儒冠飽君祿,生養不得迎。因悲樹欲靜,策策風靡寧。感之懷抱惡,有淚如河傾。惟馀寒食飯,少慰泉下情。
金門放鑰夜朣朧,虎旅當關路僅通。雨腳森森祗對越,鐙光閃閃儼歌雍。立殊陛楯人誰代,出后函關客正窮。他日廟廊端委立,泥涂莫忘兩人同。
好風輕雨趁輕雷,一洗山川罨畫開。誰道衡門無過客,春深還有燕飛來。
書夢吹香兩未知,人天何地著相思。白門裙屐風流盡,贏得孫郎一卷詩。
祗今誰是錢塘守,頗解湖中宿畫船。曉起斗茶龍井上,花開陌上載嬋娟。老卻眉山長帽翁,茶煙輕飏鬢絲風。錦囊舊賜龍團在,誰為分泉落月中。三生石上舊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論。縱有繡囊留別恨,已無明鏡著啼痕。能言學得妙蓮華,贏得春風對客誇。乞食衲衣渾未老,為題靈塔向金沙。
寒妒無衣客,霜摧墜葉林。陽和如有腳,人樹想同心。
南雪竟為雨,北風增野寒。漏船喧夜語,攤濕攪晨餐。轉苦人煙絕,生憎鷗鷺乾。吾行尚濡滯,估舶爾應難。
古者役人常以冬,據經端自紫薇公。杠輿梁涉猶徒步,龜筮民從見大同。不假洛陽抱橋蠣,宛如震澤臥波虹。春江浩渺風濤急,方待先生濟不通。仲秋鳩僝迄窮冬,鉅麗依稀似蔡公。濡足幾年通國病,肯心一片有誰同。人言此慶鐘雙鳳,天落其成見兩虹。不是坡仙捐寶帶,此橋安得往來通。
小樹嫣然一兩枝,晴醺雨醉總相宜。絕憐欲白仍紅處,政是微開半吐時。得幸東風無與對,主張春色更還誰。海棠秾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四海清無戰,三農樂有秋。元戎陳虎旅,天子詔貙劉。肅殺遵時令,登臨展豫游。江山明組練,海國壯貔貅。旄鉞傳天語,韜鈐稟廟謀。射蛟應小漢,搏獸已卑周。佳氣投丹轂,祥風轉采斿。武功今已備,文德愿兼修。虛沗金鑾客,元才詠大搜。
堆床朱卷考初分,衛士傳呼夜鎖門。覂駕已多東野馬,摶扶應有北溟鯤。熟衣乍換寒猶薄,倦枕才憑睡易昏。愿向斯文求俊乂,大廷行對帝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