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伯順用趨字韻作苦雨詩次韻答之
天公作雨萬龍趨,倒卷黃河不用符。
鶴集東山興婦嘆,水添北海助鵬圖。
轉緣泥淖嗟疲懦,賡和篇章愧淺膚。
夜報燈花雙蘂好,忽驚簷溜曉來無。
天公作雨萬龍趨,倒卷黃河不用符。
鶴集東山興婦嘆,水添北海助鵬圖。
轉緣泥淖嗟疲懦,賡和篇章愧淺膚。
夜報燈花雙蘂好,忽驚簷溜曉來無。
天公降雨,眾多雨龍紛紛趕來,仿佛不用符咒就將黃河之水倒卷而下。鶴群聚集在東山,引發(fā)婦人的嘆息,雨水添滿北海,似乎在助力大鵬展翅高飛。我因深陷泥淖而感嘆自己的懦弱,和您的詩篇,慚愧自己才學淺薄。夜里看到燈花呈現雙蕊的好兆頭,清晨忽然驚喜地發(fā)現屋檐不再滴水。
趨:奔赴。
符:符咒,古人認為符咒可施展法術。
鶴集東山:鶴聚集在東山,可能暗指某種情境或典故。
鵬圖:出自《莊子·逍遙游》,指大鵬展翅高飛的志向。
泥淖:爛泥、泥坑。
賡和:和別人詩詞。
淺膚:淺薄。
簷溜:屋檐流下的雨水。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在一場大雨之后,詩人耿伯順用“趨”字韻作苦雨詩,作者與之唱和。當時或許因大雨給生活帶來不便,詩人有所感慨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大雨展開,既有對雨景的描繪,也有個人情感的抒發(fā)。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氣勢宏大,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才華和對生活的感悟。
十里當勍敵,臨機事寖危。
萆山兵已遣,背水陣尤奇。
前澤書誠有,行權我獨知。
正須投死地,何用恤群疑。
拔幟終如約,傳餐亦應期。
孫吳非紙上,方略要從宜。
遠寺有緇徒,殷勤久見招。
是日籃輿出,輕雨颯晨飚。
稽首謁佛像,焚香坐僧寮。
豈惟飯滿缽,兼有酒盈瓢。
朝著登門久,詞林辱眷深。
代言稱據古,議禮許同心。
去國臨歸路,還家寄好音。
病中聞赴告,老淚動盈襟。
道傳伊洛政龔黃,肯為人間富貴忙。
愛滿棠陰逾五嶺,種成荔子又三湘。
貪賢急召恩雖渥,因病求閑策本長。
聞說晦翁天下士,更將出處細商量。
一旱禱而雨,此心天與通。
為霖三日足,起舞萬家同。
破塊朝方爽,翻盆夜正中。
隨車真響應,巫覡又何功。
公府推徐穉,山陽薦仲車。
盛時遺此老,沒世竟窮廬。
行道嗟無命,傳家幸有書。
魯山終不識,撫卷倍欷歔。
歙水震蕩方流東,婺水南來塞其沖。
二水爭雄屹不去,孤城匯為河伯宮。
經旬水落流民復,身存不用嗟無屋。
君不見去年金虜破淮壖,城郭千里無人煙。
佛氏苦戒酒,詳見所譯經。
謂人諸罪業(yè),多以酒故成。
酒豈能造罪,心為物變更。
心空罪亦空,徑造金仙庭。
今我舉茲酒,聊救饑腸鳴。
雖云違佛戒,初匪墮俗情。
自得中峰住,憐君冒雪來。
共登福巖寺,齊上古層臺。
斗酒酬佳興,詩懷喜獨開。
飄然塵世隔,談論轉堪哀。
節(jié)愍名驚代,浮光孝絕人。
宜生克家子,頼有斷機親。
勉使方張?zhí)敚K能不帝秦。
一杯扶上馬,孰不為沾巾。
剸劇最云間,題輿上越山。
洞庭王澤遠,庾嶺使星還。
中道趨臺治,名曹切近班。
陰功多及物,陽報看循環(huán)。
詩近劉賓客,手追歐率更。
雙旌古良吏,萬卷老書生。
世諦浮云薄,生緣曉夢驚。
吁嗟東向議,何日遂施行。
經學高余子,躬行慕古人。
儒風三葉秀,和氣一門春。
臺嶺漸摩久,銅官撫字均。
庠東亡二老,凝望倍沾巾。
望重威無怒,仁深勇有余。
百年憂國志,滿篋薦賢書。
德政不勝載,才猷未盡攄。
佳兒人物似,真可大門閭。
詩到香山不計篇,想逢佳處輒欣然。
明知無子可傳業(yè),每遇為文自入編。
舉世慕名多諷誦,惟公著句得純全。
胸中相似詩方似,一等不為名利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