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十詩 讀香山詩
詩到香山不計篇,想逢佳處輒欣然。
明知無子可傳業,每遇為文自入編。
舉世慕名多諷誦,惟公著句得純全。
胸中相似詩方似,一等不為名利牽。
詩到香山不計篇,想逢佳處輒欣然。
明知無子可傳業,每遇為文自入編。
舉世慕名多諷誦,惟公著句得純全。
胸中相似詩方似,一等不為名利牽。
詩歌到了香山居士(白居易)那里已不計篇數,想來遇到佳處他總是欣然自得。明明知道沒有合適子嗣傳承詩業,但每次創作詩文都會自行編入集子。全天下仰慕他名聲的人大多誦讀他的詩,只有他寫詩能達到純粹完美。胸中境界相似寫出的詩才會相似,同樣都是不被名利所牽絆。
香山:指唐代詩人白居易,號香山居士。
輒:就。
純全:純粹完美。
一等:同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研讀白居易詩作后,有感于其詩歌成就和創作態度而寫下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名逐利的文風,詩人借此表達對純粹創作的向往。
主旨是贊揚白居易詩歌成就及創作態度。特點是語言直白、評價中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后人對白居易詩歌價值的認可和傳承。
海燕謝故巢,明年復來棲。游人去故里,飄飄困東西。
三年豈云遠,往往遂乖睽。猶如水中木,那得有定稽。
青山為無聊,野水含凄凄。人生百年樂,中復失故蹊。
悲歌夜半清,收涙不可啼。深愧社中翁,生死守一谿。
無榮安得辱,萬事皆可齊。吾性樂幽閑,未遂親鋤犁。
為約平生游,終不為世迷。箕潁有夙心,老將守田畦。
胡人泛舶萬里來,頭上?市纒作堆。
建武賮琛終罷獻,元和亭榭不求材。
君王方講羽干舞,太守何妨樂圣杯。
筦庫賤生固多幸,天邊長見利篷開。
京口楊夫子,知名三十秋。
青衫尚為邑,相見松江頭。
傾蓋曾未久,歡若平生游。
適當及瓜代,浩然治西舟。
薦章滿公車,行想拜恩休。
萬里起跬步,青云眇難儔。
余方歸東路,于此悵夷猶。
行觴莫辭醉,分袂云間樓。
少年喜讀書,偃仰在方床。不知晝日勞,常愛秋夜長。
炯炯戶牖明,翳翳燈燭光。我樂自有趣,驊騮步康莊。
道學貴深思,千古浩無方。投機踐圣域,所戒怠且狂。
常鄙小人儒,不能志軒昂。蹈襲已陳語,何為浪皇皇。
爾來四十歲,鬢髪已如霜。回首念疇昔,此意殊未忘。
曲屏倚方枕,可以寄彷徉。誨言示稚子,朝夕當此強。
秋入孤城萬木凋,荒山野水出林梢。
澧中夷落無烽火,湖上風云有鬭蛟。
經歲杜門人不識,終身謝事世何嘲。
故廬寂寂烏峰下,誰為迎霜葺草茅。
公子好樂惟好琴,初傳一曲費千金。
其聲微妙出世外,若聽無聞古與今。
烏孫琵琶止四弦,濮上箜篌人不傳。
西湖圓月籠修煙,一杯綠酒為陶然。
我舟莫行疾,我家日已遠。
行遲終不到,不到何由返。
吳楚千萬里,江山道回轉。
白頭多傷感,方寸不勝亂。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聊為晚涼開。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日約重陪。
淵明植五柳,萬古清風傳。子猷種修竹,幽況亦飄然。
崢嶸韓退之,甘受庭楸牽。由來高爽姿,氣欲凌云煙。
嗜好脫凡近,孰能窺后先。岳岳尚書公,聲華天下賢。
儀曹經晝閑,春日方暄妍。不思葩蘤妖,惟喜操節堅。
呼工斬惡木,買松種堂前。培溉勞朝夕,霜雪期千年。
北垣有余地,虛鍤徒自憐。名卿送珍材,類至誠所緣。
穉栝僅逾尺,標致懷參天。拱把念所養,扶持必周旋。
孤根舊土隨,不使知其遷。逡巡十旬浹,生意何鮮鮮。
棟梁他日功,顧遇此辰偏。清詩為題品,光芒耀星躔。
栝榮詩不朽,流芳共綿延。后來戒翦伐,當繼甘棠篇。
泉聲泠泠山間落,山下有田朝夕作。
東涇西瀆久已涸,夜來暴雨溪聲惡。
我欲浮舟到西郭,山前灘瀨石鑿鑿。
坐看橫流出林薄,欲行未行翻不樂。
朝市權利方相搏,民聲愁嘆入溝壑。
不如曲幾安寂寞,我享趙子清都樂。
不盡華髪養,奄聞朝露傷。
人雖恨長夜,生已在西方。
靈輤過空坂,羅??空北堂。
欲知簫史處,松柏正凌霜。
少小負不羈,長大好丘壑。
天事與人為,信哉何寥廓。
乃知戛戛行,皆為名所縛。
寧為瑣瑣人,有非利所攫。
至行本無為,俗論自美惡。
強行或顛沛,終始豈億度。
朱張信吾師,王貢不可作。
咄咄轅門駒,毋以吾斟酌。
古寺寄林丘,清泉髙下流。
山僧空自老,巖石不知秋。
龍去潭水白,猿吟楓樹幽。
軒前一楸局,誰與汝忘憂。
秦人被涂炭,酈生自清狂。暴吏不得加,髙懷信旁洋。
山東赤龍長,興嘯取功名。馮軾下全齊,其身先就烹。
古人不輕死,何嘗貴其生。顧已有所造,二途皆一征。
有誰憐是翁,欲以身狥榮。未卒杯酒樂,蒼茫禍來嬰。
所懷奄不救,焉如監門清。乃知謬厝置,視世已皆輕。
死者良可嘆,世俗方營營。至仁吾所師,但欲窮山耕。
疇昔來會稽,浮舟出江隄。蒼茫望津道,隱隱辟招提。
虛氣發峻嶺,疑有至人棲。龍象茲擁衛,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歲離煩迷。持律破三業,悟道臻淵倪。
法網覆眾生,一念絕町畦。戒刀割大葷,水陸無象犀。
凡物有極勢,固難敘階梯。兀然被衣裓,誰能判金泥。
六時宣法音,萬生荷提攜。愚人本無識,有識自難稽。
如我解所說,安可議東西。稽首送歸馭,信美舊山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