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一二首 其八七
出門便是草,閑殺龍門老。
北去禮文殊,南來登五老。
鬢發已蒼浪,言歸恨不早。
獨立秋風前,相思望江島。
好,好,不用更尋討。
出門便是草,閑殺龍門老。
北去禮文殊,南來登五老。
鬢發已蒼浪,言歸恨不早。
獨立秋風前,相思望江島。
好,好,不用更尋討。
一出門滿眼都是荒草,龍門老人清閑得很。向北去禮拜文殊菩薩,向南來攀登五老峰。兩鬢頭發已經斑白,后悔沒有早點回去。獨自站在秋風中,思念著江中的小島。好啊好啊,不用再去尋覓探求了。
偈頌:佛經中的唱詞,此處為類似偈語的詩。
龍門老:可能指一位隱居在龍門的老者。
文殊:即文殊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五老:指廬山五老峰。
蒼浪:形容頭發斑白。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一番游歷,在年老時回顧過往,感慨時光匆匆,產生了對歸處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偈頌詩主旨圍繞人生感慨與情感抒發。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類似禪意詩歌的風格。
春光冉冉岸煙輕,
水面無風釣艇橫。
千尺絲綸在方寸,
不知何處得鯤鯨。
翠竹新栽映白沙,碧湖深處是吾家。欲逃城市移家遠,頗有山林發興賒。野鳥昨過窺幾席,鄰人相見饋魚蝦。蓬蒿不少揚雄宅,翻喜門無載酒車。
桑青杏白野田香,浴鷺飛鳧暖渚長。畫艇春游山靄靄,云帆時度水茫茫。一尊行樂依花塢,雙鬢偷生托藥囊。便與妻兒成避世,他時雞犬即仙鄉。
每怪陵瓜傳五侯,何須徑竹候羊裘。漁樵來往人皆好,丘壑行藏老即休。巢燕閣頭飛娜娜,戲魚籬尾出悠悠。采蓮采芰明朝興,早向東鄰買小舟。
曲笠聊從采杜蘅,含香未擬望金莖。養生叔夜貪游興,多病相如薄宦情。薄酒不從時社飲,野人隨地結春耕。卜居已賦拚終隱,漁父何勞更問名。
冬深客思轉蕭蕭,文苑書來破寂寥。
劍倚青蘋看斗極,詩成白雪傍云霄。
棲真津浦閒揮麈,寄傲蒲溪欲棄瓢。
叔度風流思聚首,幾回扶策望征軺。
蕃釐觀里舊經游,
五月曾看綠葉稠。
今日家園玉摶樹,
春風吹夢到揚州。
小齋寒冽。疏燈燼,故人夢牽梁月。貧交管鮑等輕塵,嘆世情非昔。
極望里、五云清切。雙魚頻寄田間客。看今古茫茫,問誰是、市中屠狗,西州豪杰。
猶憶祖帳青門,河梁抗手,不數陽關三疊。歸來松菊未荒蕪,已自合鳩拙。
霸陵老、豈因人熟,當年對酒燕山雪。悵離群、回首處,碣石風高,滹沱冰結。
水淀浩無涯,東西連滉瀁。平時水不風,波面平于掌。
夏日菡萏開,尤令煩襟爽。吾生惜景光,行樂及時往。
載酒挈良朋,中流蕩輕槳。翠蓋與紅衣,一望渺且廣。
人在鏡中游,花從塵外賞。水清見游魚,叢密難下網。
一曲采蓮歌,臨風散清響。玩久不知疲,坐看纖月上。
熱瘧無端困夏陽,岑岑昏眩似旋檣。
裁詩遣鬼摹韓愈,感遇臨岐泣子昂。
病后切思平日健,心閑欲贖此身忙。
何當萬竹濃陰里,棋酒同消一日長。
十年不還鄉,莓苔封門戶。
今我復歸來,舊地幸有主。
先人敝廬在,猶可庇風雨。
徙倚步廳前,槐蔭滿庭宇。
俯仰增感慨,風月無今古。
累累驛門堠,杳杳寺樓鐘。
葉落樹陰薄,云生山崦重。
交親窮未棄,父子老相從。
惟待新粳熟,高眠聽夜舂。
桃片縈煙,梨花墮雪。畫樓惆悵聞啼鴂。
紅妝掩淚訴東君,低回欲向枝頭別。
可是嬌姿,風姨妒絕。頓教一夜芳菲歇。
而今算做未開時,何須檀板悲歌咽。
紫泥燒作鴛鴦瓦,
紅淚滴成玫瑰花。
一樣含情復含恨,
彎彎眉月玉鉤斜。
昔曾過洛浦,遺恨寫蒼苔。
往事詩空在,春深我獨來。
流年賦分長多感,盡日長思立短亭。
猶謝海棠花始發,似留春色向凋零。
萬里繞長空,秋云浮海曲。
海曲有伊人,長嘯無系屬。
斂霞以為衣,啖波以為粟。
落日沒千山,荏苒又初旭。
神龍亦可烹,所患在多欲。
繩床系尺瓠,霜月掛庭樹。
皎皎清夜心,幽人起獨步。
昂首盼空濛,云自疏林渡。
無端發清響,蟋蟀吟秋暮。
自問有何知,還笑杜武庫。
洞庭多奇波,終南饒積翠。
常與世相親,亦與世相棄。
孤鶴有余情,閑伴白云契。
渴飲湖中水,饑啄山中?。
舒卷凌長空,不向人間寄。
一曲青溪一曲山,
鳥飛魚躍白云閒。
溪山豈要行人到,
自是行人到此間。
流落荊南郡,飄零庾子山。
英雄髀肉感,風月鬢毛斑。
時令秋分過,天涯客未還。
陽臺今夜雨,鷗夢隔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