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飛來雙白鶴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
雙棲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飏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
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映海疑浮雪,拂澗瀉飛泉。
燕雀寧知去,蜉蝣不識還。
何言別儔侶,從此間山川。
顧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憐。
危心猶警露,哀響詎聞天。
無因振六翮,輕舉復隨仙。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
雙棲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飏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
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映海疑浮雪,拂澗瀉飛泉。
燕雀寧知去,蜉蝣不識還。
何言別儔侶,從此間山川。
顧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憐。
危心猶警露,哀響詎聞天。
無因振六翮,輕舉復隨仙。
飛來一對白鶴,奮力展翅遠遠地直上云霄。它們雙棲在紫蓋峰上,一飛便離開了青田。它們的身影掠過伊水和洛水,鳴聲融入管弦之樂。它們在倒影的天際鳴叫,在閬風山前梳理羽毛。它們映照著大海好似浮動的白雪,掠過山澗如傾瀉的飛泉。燕雀哪里知道它們的離去,蜉蝣不懂得它們的歸來。別說與同伴分別,從此便被山川阻隔。它們顧盼行走已相互走失,徘徊著自我憐惜。驚恐的心仍像警惕著霜露,哀傷的鳴聲怎能傳到天上。沒有機會振動翅膀,輕盈飛起再追隨仙人。
凌煙:直上云霄。
紫蓋:山名,在湖南衡山。
青田:傳說中鶴的產地。
飏影:飛揚的身影。
伊洛:伊水和洛水。
倒景:指天空倒影。
閬風:山名,傳說中仙山。
儔侶:同伴。
危心:驚恐的心。
警露:鶴性機警,聞露鳴。
詎:怎。
六翮:指鳥的翅膀。
相和歌辭多為漢魏時期樂府詩,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動蕩,文人常借物抒情,此詩可能是詩人借白鶴的遭遇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反映自身在現實中的不得志和對自由、理想的追求。
這首詩以白鶴為主題,描繪其高飛遠翔的姿態,后寫其與同伴失散的哀傷。主旨是借物抒懷,體現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和離別哀傷。在文學史上豐富了相和歌辭的題材,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情感世界。
昔夸石廩祝融堆,
驟見人家畫軸開。
坐挹高寒吾愿足,
此行似為此山來。
堂堂天上張公子,龍劍分光自斗牛。海上忽歸槎萬里,云間未放月中秋。
才為漢殿無雙手,恩到閩山第一州。亦有人言識仙骨,只看何日議封留。
鹓班新謁紫宸回,魚佩初迎幕府開。百里故鄉同晝錦,一年和氣自春臺。
甘棠政美無留頌,泮水功成有異才。他日聽傳公不老,定知曾見武夷來。
百鳥誰能辨姓名,翩翩鸞鳳喜和鳴。
如何蓋日頻相語,似為前身怨未平。
詞客共憐鸚鵡賦,行人休問鷓鴣聲。
若教倚樹深藏舌,應笑攢眉過此生。
更尊前、幾回西笑,茫茫時事如許。長安一雨分新舊,惟有夕陽無主。春思苦,怕花滿,紅桑無地悲離黍。春歸甚處,但殘燕空林,亂鶯芳草,總是斷魂路。
嗟遲暮,休倚蘭成詞賦,江關贏得孤旅。高樓縱續笙歌夢,愁帶北來笳鼓。鄉信阻,想寂寞,珠簾尚捲西山雨。凄弦自語,恁冷淚成波,荒波變酒,澆遍趙州土。
扶風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濤觸望看。
夏服左彎從白馬,鐃歌清徹比烏彈。
千金元節藏何易,一紙參軍答亦難。
我欲榮陽探龍蟄,心雄翻足有闌珊。
聽到傷心伏枕辭,如何忍得淚千絲。
六州已鑄今生錯,萬劫難消此愿癡。
眼看神娥奔月去,魂愁天女下凡遲。
不關貪守重生約,正恐輕生轉負伊。
為探幽意過西郭,古寺曾聞此地偏。
黃葉路深埋斷碣,黑云兵盡散荒煙。
當年淮右雄藩鎮,今日吳宮拱墓田。
憑眺不堪惆悵處,半林疏影石壇邊。
龍宮鷲嶺天下奇,韜光更上升云梯。蒼穹仿佛欲摩頂,石氣濛濛拂衣冷。
山僧邀我山中宿,乘興扶筇踏巖谷。便因晞發臥峰頭,俯聽檐鈴和風竹。
夜深月沒靜群籟,隔樹明河似縈帶。須臾微紅乍起滅,曈昽正出扶桑外。
天浮海潏見俄頃,不覺此身駐西嶺。誰持青鏡寫燕支,閃爍團圞無定影。
滄波一半吹紫濤,良久不見東方高。凌風欲去更惆悵,天水茫茫兩搖漾。
紺殿紅樓黯欲開,下方始聽雞三唱。
一葦三江度,人皆識道林。龍公來聽法,狐女試觀心。
雨散空花亂,風生萬竹深。我慚牽世務,白發謾盈簪。
為客長如醉,聽詩忽已醒。共餐香積飯,更舍劫初鈴。
掃榻還堪臥,呼舟約再經。黑龍休易點,破壁起雷霆。
六十余齡兩戊辰,今辰猶是未衰人。
青藜杖棄長行健,綠柳條新遠望真。
早起書云聊卜歲,不須曝日已知春。
林居朝闕同鄉老,尚憶當年拜紫宸。
巫峽逢初度,平生一段奇。
江山襟抱寫,歲月鬢毛知。
神女翻旗下,馮夷疊鼓隨。
直須豪舉酒,捩柂不妨遲。
我生猶未老,天意欲如何。
日月雙蓬鬢,乾坤一放歌。
世途盡鳥籠,吾道在雞窠。
努力諸公事,中流漫逐波。
獨夜沈吟久,窈窕將舒,奈被纖云翳。漫揾啼痕,含羞低傍檐際。
又射眼、何限酸風,憑曲檻、疏狂勤理。簫聲底。夷歌野哭,凄涼臣里。
瓊樓料也漂搖,劍吐光寒,向海天特倚。閒撥塵綃,休教還染殘淚。
喚夢回、重話團圞,看鏡里、玉容嬌異。須著意。花外亂愁誰寄。
子晉吹笙未是仙,阿丕橫槊少全篇。
小吟青著梅梢句,一日東風四海傳。
光堯初御六龍天,上直參維大火躔。
天意分明昌宋德,誕辰王世總丁年。
曉日搖光下釣溪,
鳴舷布網竹編籬。
枯魚泣與魴魚釣,
要學亭前曳尾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