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
一榻涵虛洞,岡巒勢若堆。
夢魂迷蛺蝶,枕簟鎖莓苔。
白晝晴宵里,清風明月來。
欲知臥云趣,不必意崔嵬。
一榻涵虛洞,岡巒勢若堆。
夢魂迷蛺蝶,枕簟鎖莓苔。
白晝晴宵里,清風明月來。
欲知臥云趣,不必意崔嵬。
一張石榻在涵虛洞中,周圍岡巒好似堆積起來。夢中靈魂如蝴蝶般迷失,枕席上布滿了莓苔。仿佛白晝如同晴朗的夜晚,清風和明月相伴而來。要想知道臥于云間的樂趣,不必在意山勢的高峻。
涵虛洞:山洞名。
蛺蝶:蝴蝶的一種。
枕簟:枕頭和竹席。
崔嵬:形容山勢高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清幽的自然環境中,可能是在隱居期間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這種閑適、寧靜生活的享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與熱愛。其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自然意象的組合營造出獨特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審美情趣。
重重欄檻千尋出,
一一窗扉八面開。
或真或摹,
斯焉取諸,
是出于偃月之儲。
垂胄同仇,
于門之魚,
予將比乎邾。
南來事事感懷多,
莫謾停云發浩歌。
生恐濁流污我足,
汽車載夢渡黃河。
牧童出捲烏鹽角,
越女歸簪謝豹花。
辭賦凌云絕代無,
漢家才子說相如。
高車駟馬須臾事,
一紙長留《封禪書》。
銅砂鑼里油清凈,照見塵中舊主人。寄語禪人猛參取,莫教孤負此生身。
八萬四千非一一,七金山內海滔滔。妙高峰頂平如掌,誰把長竿釣巨鰲。
動則萬丈懸崖,
不動則當處沈埋。
千重萬重關鎖,
一錘當面擊開。
伎死禪和無數,
依前似鴨聞雷。
新妝尚未成,覽鏡自太息。
折取丹若花,榴子何能得。
松風夾徑響鳴箯。溪云相后先。丁丁啄木似哀弦。居人方掩關。
羅帶水,玉屏山。誰家好墓田。野花香繡翠微邊。春樵紅一肩。
雁鶩亂池塘。啄稻爭梁。是誰竿木早逢場。一樣玉昆難競爽,迢水烏傷。
夢短別情長。淚滴千行。莫言前后有沉揚。勘破功名如泡影,心地清涼。
雪覆西山三頃麥
一犁春雨祝天工
麥秋幸與人同飽
昔日黃門今老農
十載歸陳留,每每思故園。未識我姑面,含悲惟自吞。
常見吾夫子,逢節慕親恩。傷心不敢語,幸有椿堂存。
視媳如弱女,義訓諄諄言。凡為婦道者,德謙禮義純。
優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溫。克勤亦克儉,所聞敢不尊。
誰料今夏時,變幻更莫論。山頹天忽傾,傷心復斷魂。
耿耿肺腑碎,淚痕變血痕。幾度悲往事,無語望黃昏。
衰草被長阡,松柏圍古墩。罪重復何說,哀哀守墓門。
絳燭燒殘夜二更,
佩聲時雜步虛聲。
玉皇案下朝初罷,
星漢無云斗柄橫。
相隨阿姆住家鄉,
贏得聰明話短長。
無恙云山歸夢里,
當時豈竟棄爺娘。
人情原慘淡,世路故蹉跎。意氣彈冠少,風塵按劍多。客居深雨雪,春夢遠漳河。賴有西山色,猶堪載酒過。
燕山為客地,莫共酒人居。吾輩詩名大,其徒劍術疏。風塵官不調,雨雪歲將除。何限東歸意,春花滿舊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