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原甫登禪智寺上方院二首 其一
訪舊起廢境,賞心如此回。
平川似曲沼,崇岡象層臺。
前騶經林藪,飛蓋凌崔嵬。
漏遲日向永,景照春已來。
即事有余勝,懷古常興哀。
寥落江都宮,壯麗安在哉。
方昔盛歡娛,寧知名已頹。
一詠宜春賦,悵然為停杯。
訪舊起廢境,賞心如此回。
平川似曲沼,崇岡象層臺。
前騶經林藪,飛蓋凌崔嵬。
漏遲日向永,景照春已來。
即事有余勝,懷古常興哀。
寥落江都宮,壯麗安在哉。
方昔盛歡娛,寧知名已頹。
一詠宜春賦,悵然為停杯。
探訪舊地重興荒廢之景,賞心樂事在此回旋。平坦的原野如同曲折的池沼,高聳的山岡好似層疊的樓臺。先導的侍從穿過樹林草澤,飛馳的車駕凌駕于高峻山巔。漏壺遲緩白日漸長,陽光映照春天已至。眼前之事盡有佳趣,懷古之情常生哀嘆。江都的離宮如今寥落,昔日的壯麗何在?當年正享盡歡娛,怎知聲名已衰頹。一詠《宜春賦》,悵然放下酒杯。
次韻:和詩時按原詩的韻腳及順序用韻。
前騶(zōu):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先導侍從。
飛蓋:指快速行駛的車駕,蓋為車篷。
漏遲:漏壺計時緩慢,形容白日悠長。
江都宮:隋煬帝在江都(今揚州)所建行宮,后荒廢。
宜春賦:具體所指不詳,或代指詠嘆盛衰變遷的辭賦。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原甫同登揚州禪智寺上方院時所作。詩人探訪舊境,見春景新至,卻由眼前之景聯想到歷史上江都宮的繁華與衰落,觸發對盛衰無常的感慨。
全詩以登寺游賞為引,由景及史,通過今昔對比,感慨繁華易逝、聲名難永。結構上先寫游賞之樂,后轉懷古之哀,情感沉郁,體現了宋代文人借景抒懷、關注歷史的創作特點。
相逢皆失意,之子獨狂歌。
自笑吹竿去,其如按劍何。
人歸芳草合,門掩落花多。
尚喜侯葩在,時能載酒過。
蘇魯躬耕念昔年,細煙疏雨叱烏犍。
參軍幕職開蠻府,使者官銜署稻田。
春樹低迷無故舊,滄桑閱歷即神仙。
兼旬霢霂興農事,愿就邦君再受廛。
人生重彝倫,有如日飲食。世道已衰微,慕義遂不力。
天惟降貞人,用以作矜式。我友少與游,步履準繩尺。
始知慈母功,陶王并淑德。早孀姑云暮,溫養盡歸職。
撫此煢然孤,吞熊與畫荻。豈特雙孤兒,哀甥托殘息。
毌使啼饑寒,三雛一卵翼。詩禮儼趨庭,慈孝慰朝夕。
夫何擾腥塵,兵刃乍孔亟。碎玉與珠沉,天人交痛惜。
孝哉催裂情,無淚可復滴。國典重采風,為君寬罔極。
名葩無數,問弱骨豐肌,誰堪腰折。雪后園林,籬落一枝,才見孤高標格。
平生傾倒人馀幾,恰乍對、瓊仙接席。便殷勤、作禮何妨,況是廣平鐵石。
脈脈瓣香熏處,算寒泉秋菊,宜薦冰魄。國士無雙,管領東風,合受詞人參謁。
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潔。莫漫疑、庚子陳經,好記詩題人日。
滬上少竹石,亭榭亦罕遇。
芙渠更稀植,美人徒遙慕。
小阮招我游,云有境堪赴。
喬家園最佳,草徑同緩步。
入門果奧曠,紅欄半凝露。
飛橋跨長空,旁折極幽趣。
芳池窈以清,有唾不敢吐。
灼灼紅衣明,田田翠蓋護。
風來時偏反,微香靜中度。
如臨濯錦江,疑入浣沙路。
映日色逾鮮,出波顏獨嫭。
吳姬比應羞,越女看先妒。
留連不忍歸,臨去復回顧。
惜無蕩槳舟,泊向花間住。
燕山秋欲暮,搖落思難裁。共是他鄉客,寧忘九日杯。悲秋翻恨雁,懷土懶登臺。卻憶龍山會,狂歌意轉哀。
重陽憐令節,況值此秋晴。風急輕鴻翼,霜遲逗菊英。插萸鄉國事,落帽古今情。聊復憑杯酒,陶然醉友生。
人馬勢逸不可當,開圖素練生風霜。奇哉落筆如挽強,誰其作者東丹王。
東樓西樓二千里,乘秋出獵凌窮荒。番部紅靴鐵裲襠,左射右射必疊雙。
鑿蹄驕馬如風檣,三花剪鬣粉怒張。俊鶻初變為正鸧,蒼鷹塌翅隨馬韁。
雄狐狡兔皆遁藏,射麋麗龜走且僵。東丹昔日稱人皇,扶余開國鄰扶桑。
秋冬射獵海東磧,頭鵝燕罷傳?漿。跨海南歸大梁苑,時時夢憶穹廬鄉。
往往丹青自游戲,寸縑尺素如琳瑯。宣和壓架六千軸,東丹九幅千金裝。
艮岳灰飛玉匣散,此圖豈不關興亡。蠟炬如椽照空廊,雄談劇飲累百觴。
東丹丹青遠擅場,蹊田奪牛語堂堂,令人千載悲同光。
春動晴山照野扉,早梅開后失歸期。夕陽無柰山郵路,過盡行人雪滿枝。
掛頭方帽與烏紗,兄自看梅弟煮茶。閒問水邊行樂去,向陽渾有幾株花。
青松古院一株梅,寒殿無人花自開。日暮老僧清梵罷,夜深偷照月華來。
羅綺筵前醉春醪。歸去玉蟾高。
碧云樓上,獸镮半扣,鳳蠟雙挑。
被窩熏了還嫌冷,加意把香燒。
金篦要剔,翠翹欲整,都待明朝。
累世萬金產,到君家已貧。
訓蒙能恤友,學佛不違親。
古寺蒲牢曉,空齋苜蓿春。
掃除才子氣,一任笑頭巾。
玉鏡當空照,流輝萬里清。
最關游子意,偏動遠人情。
夜伴琴書息,朝辭劍佩行。
郵亭多少處,明月舊題名。
漢字音符兼義符,
形成格律美中殊。
最能抒寫心靈美,
心似明窗紙不糊。
枕石苔生,
崖藤影綠。
天書促行,
芋子未熟。
美人與月正同色,
客子折梅空斷腸。
刮霜面目澹無華,
落落孤山處士家。
若使世間蜂蝶覺,
光風縱好不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