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何處初寒好,初寒洛水橋。
沙痕水清淺,風葉柳蕭條。
關塞長涂直,嵩丘倒影遙。
鳳樓雖在北,車馬不塵囂。
何處初寒好,初寒洛水橋。
沙痕水清淺,風葉柳蕭條。
關塞長涂直,嵩丘倒影遙。
鳳樓雖在北,車馬不塵囂。
哪里的初寒景致最好呢?當屬洛水橋邊的初寒。沙灘的痕跡在清淺的水中若隱若現,秋風中的柳葉顯得一片蕭條。關塞的漫長道路筆直延伸,嵩山的倒影在遠處若有若無。鳳樓雖然在北方,但這里車馬往來卻沒有喧囂的塵土。
初寒:剛開始寒冷的時候。
洛水橋:洛水上的橋。
沙痕:沙灘留下的痕跡。
關塞:邊關要塞。
長涂:長途,漫長的道路。
嵩丘:嵩山。
鳳樓:可能是指華麗的樓閣。
塵囂:塵土和喧囂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初寒時節游覽洛水橋,被當地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欣賞自然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初寒時洛水橋的美景,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營造出寧靜悠遠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極其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描繪能力。
十載歸耕歷下田,門生多是石渠賢。
儒林經術推師授,憲府聲華借使權。
登閣濤飛滄海雪,揮毫霞起赤城天。
飄零賦客頻收召,行見甘泉侍從年。
地老天荒,重翻過、鴛湖春色。記當日、白衣來夢,前身西極。千古男兒忙不了,一時閨閣輕收得。羨緹縈,緩急請從行,真堪激。
曹娥恨,江猶黑。陶嬰志,環空碧。想呼蒼哀吁,藥鐺朱實。淚涴楓根終有痛,魂棲廟樹知何日。聽城南,夜夜杜鵑啼,催明月。
二十年前怯杜鵑,
枕邊時把淚珠彈。
如今老眼應無淚,
一任聲聲到月殘。
野客無名隸奉常,朱藤皂帽踏清光。石橋印月深深雪,松鬣搖風暗暗香。官道馬嘶燈火密,長陵鐘動履聲忙。祠臣誰帶煙霞氣,白發鬖鬖尚璽郎。
泉聲碎碎鳥關關,并馬林中也自閑。一縷霜光明御道,萬重枝影暗深山。笑譚皆是天人際,交誼寧居季孟間。莫嘆鼎湖龍去久,丹臺君是舊仙班。
獅子教兒迷子訣,
擬前跳躑早翻身。
無端再敘當頭著,
前箭猶輕后箭深。
火蠶較早冷蠶遲,
晏飯忘眠敢嘆疲。
繰車響罷促機杼,
蓋體到頭無一絲。
如何方喟嘆,乃爾復忻然。
念汝祖無忝,知予道可傳。
簡牘賢勞日,曾聞干辦聲。
九年今奏最,三語早知名。
日照金門近,風傳禁漏清。
圣朝多雨露,行矣被恩榮。
平生壯懷抱,少小黔南游。
三年滯章門,兩載依并州。
饑來強驅人,欲見嗟無由。
揮手一何暫,去去燕山秋。
挾瑟歌吳趨,仰視南云浮。
江湖盛兵革,枳棘愁鋤耰。
浮名苦相絆,蹙若駒負鞧。
安得買青山,歸臥滄江舟。
紫荊共環堵,相與俱白頭。
雪初乾、銀僵玉偃,冰牙猶掛檐霤。??春泥連巷陌,間者闊焉何久。君知否。聞說道、還京節鎮喧刁斗。鼉吟兕吼。正萬斛馀皇,千群組練,將壓大江口。
吾老矣,那顧濤飛山走。長自尋花問柳。春光滿眼原非惡,況值小梅紅逗。簫管奏。只可惜、檀槽金縷人非舊。催成皓首。待三市月華,六街燈放,同飲夜橋酒。
一山行盡一山來,
山上荊圍小韨開。
悵望守烽人不見,
怒潮空打弩臺回。
誰謂春光好,新來雨更多。
南歸無一可,北思更如何。
詩句生殘夜,年華付逝波。
明朝天霽否,尚擬墓門過。
梅蕊好,冰玉出煙塵。裊裊孤芳塵外色,盈盈一朵掌中春。只少似花人。
明月好,流影浸亭臺。金界三千隨望遠,雕闌十二逐人來。只是欠傳杯。
晴雪好,萬瓦玉鱗浮。照夜不隨青女去,羞明應為素娥留。只欠剡溪舟。
青燈黃卷舊生涯,
清白曾傳文獻家。
水繞旗山應有兆,
蟾宮看取一枝花。
春到韶光堪戀。
妒殺畫梁雙燕。
妝罷捲珠簾,遲日和風吹面。
人倦。人倦。
無數落花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