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 其二
藕花分房菱出角,瓜實累累蔓籬落。
稻田水多翁不愁,日抱筠筐曬山藥。
清溪濯暑生布裳,石薷煮透山泉香。
涯南老屋頗宜夏,草窗瓦枕松風涼。
藕花分房菱出角,瓜實累累蔓籬落。
稻田水多翁不愁,日抱筠筐曬山藥。
清溪濯暑生布裳,石薷煮透山泉香。
涯南老屋頗宜夏,草窗瓦枕松風涼。
藕花結子菱角生出尖角,瓜兒果實累累掛滿了籬笆。稻田里水充足老翁并不發愁,每天抱著竹筐晾曬山藥。在清澈的溪流中洗去暑氣,讓布衣裳也清爽起來,用石薷煮透的山泉水散發著清香。涯南的老屋很適合夏天居住,坐在草窗邊枕著瓦枕,享受著松間吹來的涼風。
分房:指藕花結子。
筠筐:竹筐。
石薷:一種香草。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寧靜的時期,在鄉村中感受到田園生活的美好,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鄉村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夏日生活的美好。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質樸的語言勾勒出鄉村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展現了古代鄉村的生活風貌。
大塊文章點綴工,十分春色海東東。
晴光烘著閒花草,遮莫爭嬌綠與紅。
老柘西偏屋。冷卻叢花尋竹。東華香土夢、鎮相逐。并馬旗亭,長認青簾矗。忽聽歌金縷,嘶騎河橋,夕陽鞭影促。
江縣雷塘曲。最好雨晴山腹。琴邊兩鶴舞、煮茶熟。木懈庭閒見,印面文生綠。未妨吟飲興,問小譜翻時,可憶銅街人獨。
單騎赤手履艱屯,數語克回邊地春。
澤被豺狼曾入化,信孚蠻貉并知親。
屏圍錦字銘恩重,石載德音記事真。
文比頭陀碑更妙,撰人恐誤作王巾。
落日照溪谷,寒光搖樹林。宿鳥投密枝,歸云釋遙岑。馀輝尚燠背,纖月忽在襟。可人期不來,何以寫我心。
近者且若此,悠悠望西南。西南定何方,路遠惟迢迢。白鷺帶演迤,青居郁岧峣。下有隱君子,內盛外不驕。芳春覺蘭馨,窮冬知木喬。無為事獨往,車乘方翹翹。
戚戚重戚戚,有抱不自釋。問余何所憂,學道不早力。悠悠復悠悠,頭禿頷須白。先對有遺言,朝聞死可夕。矢詩道其懷,庶獲師友益。
瑤池真氣降東萊,營室新臨渭北開。
載見辟王遐邇至,思齊任姒肅雍來。
龍胡尚泣遺弓劍,燧火俄驚變柳槐。
誰識九重宵旰意,中天云漢望昭回。
行春出鄔子,湖光帶草青。
忽逢素心人,寄書到芳汀。
展書試一讀,由來是化經。
紛紛仙佛輩,駐世亦百齡。
別有長生訣,誰當為喚醒。
顯顯遠游篇,真筌宜細聽。
五年花下醉騎行,
臨賣回頭嘶一聲。
項籍顧騅猶解嘆,
樂天別駱豈無情。
槽廠安身不記年,
一心希慕嶺南能。
肩頭飏下潑柴擔,
要汝來傳佛祖燈。
雜甸與芳洲,當時不可留。
還持流景謝,長遣故心愁。
云際仍行藥,東皋倦理疇。
滔滔屬孟夏,騷怨寄靈修。
春風麥浪已盈堤,
柳外昏鴉帶月棲。
夜半忽聞湍水響,
扁舟知在練湖西。
士方負材業,高價敵璠玙。
一朝聲稱減,碌碌盆盎如。
貴名豈不欲,名盛復難居。
所以古君子,謹終如厥初。
自公到京國,聞望傾萬夫。
愿言益進德,名與天壤俱。
一自金車應闿閶,秣陵佳麗屬吳王。但誇卷土天為塹,肯信中流葦亦航。風火樓船思赤壁,英雄部伍失丹陽。當年籌策需人望,誰為東南惜仲翔。
神州沈陸虜塵昏,指點銅駝未忍言。易馬重看興帝室,化龍誰與復中原。山河涕淚新亭集,王謝風流舊宅存。杯酒長星能幾勸,淮淝鶴唳只荒村。
竹下龍文護講堂,五虹交映宋圖昌。居人獨頌元嘉政,賦客爭傳小謝章。曲水池邊頻應詔,樂游苑里緩稱觴。俄聞相國加殊錫,疏爵朝端又進王。
鐵馬功興皂莢橋,旋看草禪接先朝。黃金土價應難并,白璧山靈似可招。筆彩正回江氏夢,帶圍猶稱沈郎腰。石城鐘阜依然在,應教誰堪續舊謠。
西邸才華沈謝游,蕭郎日角出庸流。浮山野水通魚穴,泰寺爐煙繞佛樓。狐在尚應須玉燭,猿亡先已慮金甌。早知玄寂終無補,億萬何勞贖冕旒。
馬上游塵驟撲衣,倉忙朱雀轉堪悲。雞人候曉曾傳箭,狎客臨春只賦詩。結綺宮前迷玉樹,望仙樓外語黃鸝。長江浪說難飛渡,笑殺芒山侍飲時。
人生囂塵中,
幾若駒過隙。
安得坐此山,
枕流復漱石。
恁娉婷。真不染,世間塵。似靜女,曉鏡妝新。當樓映幕,未煩初日助風神。據霜高格,與東籬、傲骨同論。
夢江頭,搴木末,誰手把,寄夫君。舊情在、麝度微薰。集裳欲問,水花莫誤注騷人。后開隨分,向西風、展盡紅顰。
霜草寒枯萬木凋,羽林三萬擊弓?。齊呼萬歲車輪落,恰是君王箭中雕。
羽騎貂裘朔雪飛,連營虎落割鮮肥。千行獵馬嘶風遠,火照旌旄正夜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