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西和韻
貧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燈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終在,田園計未遲。
愿同華山叟,馿背倒能騎。
貧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燈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終在,田園計未遲。
愿同華山叟,馿背倒能騎。
貧窮本就是讀書人的常事,我一生都敬畏“四知”的清廉品德。燈花空自報喜卻無喜事降臨,米缸里的米都不夠做飯。我心懷天下的志向始終還在,歸園田居的打算也不算晚。我愿意像華山那位老者一樣,能悠然地倒騎在驢背上。
次韻:和人的詩并依原詩用韻的次序。
四知:東漢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絕別人的賄賂,后以“四知”指廉潔自律。
瓶粟:米缸里的米。
華山叟:指陳摶,他常倒騎毛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生活貧困,但堅守儒家的清廉品德。當時可能社會環境不佳,詩人仕途不順或生活艱難,故而有了既想心懷天下又想歸隱田園的矛盾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在貧困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復雜心境。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堅守自我、思考人生道路的普遍心態,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獨行三十六峰頭,飛過東華百尺樓。
今日中原前日夢,天人極樂世人愁。
后千載續后千載,外九州環外九州。
此處名煩君著眼,區區復記又何求。
嵐氣濕征衣,千灘落翠微。
懸崖樵屋小,破廟祭人稀。
岸犬看船立,溪禽貼水飛。
鄉心與客思,向晚重依依。
添竹復添花,清陰一倍加。
病身思灼艾,暑節近浮瓜。
晚景今如許,初心豈有他。
甘貧仍守拙,肯羨五侯家。
楸局堪誰對,銅壺擬共投。
高軒能坐致,濁酒豈難謀。
林鳥供歌吹,園蔬當饌羞。
謂無憂不可,聊以此消憂。
足欲周寰宇,心終喜故鄉。
溪居晨漱潔,山臥暑??涼。
村酒時時醉,園花日日香。
高曾先垅在,死即葬其傍。
住山應是勝游山,矧此仙區異俗寰。
幾度出城行十里,何時筑屋就三間。
化猿君子高難問,射虎將軍老合閑。
祇慮家人猶粒食,水泉深冷石田慳。
一針落大海,萬古無還期。
纖纖刺繡女,斷腸終爾思。
物重干將去,心愿精衛為。
鄰嫗適有此,殷勤來獻之。
铦鋒貫彩縷,縫紉實所宜。
匪妾舊時物,愴然雙淚垂。
如何大丈夫,忘恩忽如遺。
生死乃常理,興亡殊似之。
火烏化王屋,鼎遷亦有時。
驪山發金雁,漢陵復如茲。
丹成云得仙,虛冢令人疑。
杯酒幸到手,無螯亦當持。
覆卻罔攸測,理亂非所任。
兀兀兔株意,哀哀鶑谷音。
識驥伯樂眼,放麑西巴心。
懷惠在夙昔,觀過匪斯今。
頼公極忠厚,良用開我襟。
我昔見君方成童,長吉才華驚巨公。人間科第不屑就,直使聲名聞九重。
乃翁引上凝華殿,子虛不待他人薦。入直來來凡幾年,天上奇書盡曾見。
翩然歸去大江西,二疏父子還相隨。故鄉分得云水地,卻喜不爽漁樵期。
春雨騎牛對煙草,何如振衣隨龍五云表。秋霜黃獨煨地爐,何如駝峰犀筯食天廚。
林間拾葉抄詩句,何如宮妃捧硯揮毫處。溪邊照影著荷衣,何如龍門應制奪錦時。
鈞天夢斷難回顧,浩然合在山中住。金石臺前伴白云,六年不踏西湖路。
今日重來發長吁,忍看清平破草廬。盡拈書籍向人賣,歸買田園供荷鋤。
乃翁八十齒發落,倚門待兒斜日薄。孤山梅花帶不歸,卻喚扁舟載童鶴。
何年搗玉楮,瑩潔無滓坌。清興厭純綿,安有塵可振。
夜臥白晝中,冰雪心不紊。夢覺梅花香,爐紅絕煙煴。
疑到玉皇前,俯視日月暈。人間綺羅帳,何異錦覆糞。
吾慕忍寒人,從師游魯鄰。爵祿不可辭,高舉已在汶。
獨憐無褐民,茅簷凍欲僨。大裘正萬丈,德心欠廣運。
天下皆無寒,孔孟有素蘊。愿與物為春,衾鐵吾不慍。
以君志趣高,惠我無俗韻。縞帶報纻衣,僑札真契分。
嘆息歸來晚,園林亦自都。
疏篁新茁筍,乳燕倍添雛。
喜雨詩成軸,看山畫作圖。
醤醯資豆麥,伏近笑無儲。
躁求欲火熾,寂守德宇涼。
斯人老世故,秋雨鋤驕陽。
季郈雞浪鬬,臧谷羊俱亡。
矢詩寫高懷,聳如見清揚。
殘臘先班隔歲春,怱怱五十九年人。
一朝一暮即除夜,萬是萬非余病身。
老子附爐無奈癢,小兒索紙卒難嗔。
仆衫婢粉猶閑事,欠餽時官欠飲鄰。
臥雪名家彥,諸孫耳又云。
永懷玉筍立,肯放紫荊分。
塤奏仍箎奏,賢醺復圣醺。
高才能下問,所謂孔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