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一
生死乃常理,興亡殊似之。
火烏化王屋,鼎遷亦有時。
驪山發金雁,漢陵復如茲。
丹成云得仙,虛冢令人疑。
杯酒幸到手,無螯亦當持。
生死乃常理,興亡殊似之。
火烏化王屋,鼎遷亦有時。
驪山發金雁,漢陵復如茲。
丹成云得仙,虛冢令人疑。
杯酒幸到手,無螯亦當持。
生死是世間常理,興亡也與此相似。太陽的化身火烏消失在王屋山,政權的更替也有其時機。驪山秦始皇陵中有金雁出土,漢代陵墓也是如此。有人說煉成仙丹就能成仙,可那空墳卻讓人懷疑。幸好手中有杯酒,即便沒有下酒的蟹螯也該舉杯。
火烏: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這里代指太陽。王屋:王屋山。
鼎遷:鼎是古代國家政權的象征,鼎遷表示政權更替。
驪山:秦始皇陵所在地,傳說陵中有金雁等陪葬品。
丹成云得仙:指有人認為煉成仙丹就能成仙。
螯:蟹螯,古人飲酒時常以蟹螯下酒。
此詩是和陶淵明飲酒詩之作。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社會動蕩不安。作者可能也處于類似的時代背景,目睹了世事的變遷,感慨生死興亡的無常,從而借和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生死興亡的無常,特點是借古喻今,以質樸的語言表達深刻的哲理。在文學史上,和陶詩體現了對陶淵明詩歌風格的繼承和發揚。
彩艦駕飛鹢,帆影漾江鄉。肥梅天氣,一聲橫玉換新陽。驚起沙汀鷗鷺,點破暮天寒碧,極目楚天長。一抹殘霞外,云斷水茫茫。
朔清風,歌白雪,和滄浪。枕流亭館,昔年行處半荒涼。我欲驂風游戲,收拾煙波佳景,一一付詞章。聞說洞天好,何處水中央。
掛席泛安流。細雨斜風到渡頭。萬疊云鬟真似畫,云州。自古詩人幾個游。
旌旆去悠悠。別駕無功愧食浮。卻憶五湖煙浪里,扁舟。第四橋南云水秋。
江城梅柳,慣得春先處。催趁風光上歌舞。
見九衢、車馬流水如龍,喧笑語,羅綺香塵載路。
歡娛多暇日,尊俎風流,重見承平舊官府。
有多少、佳麗事,墜珥遺簪,芳徑里,瑟瑟珠璣翠羽。
好惜取、韶華醉連宵,更莫待、收燈酒闌人去。
點點行人趁落暉。搖搖煙艇出漁扉。一路水香流不斷。零亂。春潮綠浸野薔薇。
南去北來愁幾許,登臨懷古欲沾衣。試問越王歌舞地。佳麗。只今惟有鷓鴣啼。
洛浦嬌魂,恐得到、人間少。把風流、分付花貌。六出精神,臘寒射、香試到。清秀。與江梅、爭相先后。
檐卜粗疏,怎似妖嬈體調。比山樊、也應錯道。最是殷勤,捧出金盞銀臺笑。拼了。仙源與、奇葩醉倒。
真個憶。花下雨聲初息。猛記烏衣曾舊識。丁寧教去覓。
春半峭寒猶力。淚滴兩襟成跡。獨倚危闌清晝寂。草長流翠碧。
四到蘄州,今年更是逢重九。
應時納祐。隨分開尊酒。
屢舞婆娑,醉我平生友。
休回首。世間何有。明月疏疏柳。
少年豪縱。袍錦團花鳳。曾是京城游子,馳寶馬、飛金鞚。
舊游渾似夢。鬢點吳霜重。多少燕情鶯意,都瀉入、玻璃甕。
佳人偏愛菊花天。玉釵金附蟬。歌聲縹緲紫云邊。博山沈水煙。
須斗酒,泛觥船。乃翁能百篇。高堂此會看年年。夜深人醉眠。
淚眼江頭看錦樹。別離又還秋暮。
細水浮浮,輕風冉冉,穩送扁舟去。
歸去江山應得助。新詩定須多賦。
有雁南來,槐溪千萬,寄我驚人句。
長鋏歸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道是今年勝去年。特地減清歡。
舊賜龍團新作祟,頻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兒信問平安。
瀟灑云中鶴,容與水邊鷗。緱山仙客,飄然曾約此中留。
更有騎鯨公子,相與翱翔八極,凜凜氣橫秋。明月樓頭宴,樽俎好詩流。
思往事,增逸興,喚仙舟。誰能拘束,塵埃堆里蹙昏眸。
擬附星槎直上,十二玉京絳闋,高處且嬉游。回首視人世,天地一沙舟。
十月南閩未有霜。蕉林蔗圃郁相望。
壓枝橄欖渾如畫,透甲香橙半弄黃。
斟綠醑,泛滄浪。白沙翠竹近溫湯。
分明水墨山陰道,只欠冰溪雪月光。
駐馬江頭,聊自放、塵勞蹤跡。身漸老、尊前羞見,異鄉風物。
雪柳垂金旛勝小,釵頭又報春消息。記去年、持酒覓新詞,人疏隔。
時序好,今猶昔。攜賞處,空追憶。都如夢才覺,悄然難覓。
且飲不須論許事,從今煞有佳天色。但官閑、有酒便嬉游,愁無益。
無情風掠芭蕉響,還是重門已閉。銀缸獨對,相思方切,教人怎睡。
解嘆從前事,解嘆了、依前鱉氣。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應是、睡也未。
且恁和衣強寢,奈無寐、依前重起。起來思想,當初與你,忒煞容易。
及至而今也,半頭天眼,不存不濟。最消魂苦是,黃昏前后,冷清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