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徹上人游臺鴈
多人乞語過臺鴈,上人亦向那邊游。
寒拾不能登妙覺,只為貪著山水幽。
巨羅長年抱膝坐,癡癡更是不知休。
春花正開香滿路,日輪卓午山氣收。
乘興去時宜速速,乘興回來莫悠悠。
多人乞語過臺鴈,上人亦向那邊游。
寒拾不能登妙覺,只為貪著山水幽。
巨羅長年抱膝坐,癡癡更是不知休。
春花正開香滿路,日輪卓午山氣收。
乘興去時宜速速,乘興回來莫悠悠。
很多人求了話語前往臺雁山,上人你也向那邊去游歷。寒山大士和拾得禪師不能達到妙覺之境,只因為貪戀山水的清幽。巨羅長年抱膝而坐,癡癡地更是不知休止。春天的花朵正盛開,香氣彌漫道路,中午時分太陽高懸,山間的霧氣收斂。乘興而去時應該趕快,乘興歸來時也別慢悠悠。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臺鴈:即雁蕩山,在今浙江溫州。
寒拾:指唐代詩僧寒山、拾得。
妙覺:佛教語,指佛果。
巨羅:可能指某僧人。
卓午:中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文化盛行,僧人游歷修行是常見之事。詩人可能看到很多僧人前往臺雁山游歷,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勸誡徹上人在游歷中不忘修行。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僧人在游歷中保持對修行的專注,不要被山水之美迷惑。其特點是將禪理融入日常話語和自然景象中,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佛教文學勸誡說理的風格。
學道欠定力,一寒便生嗔。
古來雪埋腰,定知英雄人。
去為百錢游,得酒不濡唇。
慘澹行歌歸,仰面東南云。
紛紛過車馬,寂若耳不聞。
退坐茆檐底,徒有豪氣存。
羊質虎其文,雖美而不彰。
躬行茍不逮,何必徒文章。
篤論竦真聽,摛藻闡德光。
立言固所重,飾偽棄厥常。
安得華與實,內外無低昂。
松蘿影里,積翠堆中。
白云為蓋,流泉作琴。
只影獨標巖上月,不知那個是知音。
耳卓朔,頭蓬松,抬眸鷂子過遼東。
我昔西游客請從
聞君雅樂奏三雍
梁陳一日□俱下
枚馬千秋不可逢
隱去只今疑澤豹
技窮誰復論雕龍
藏書敢比匡廬石
獨憶嵩林半夜鐘
索酒無詩直酒錢,醉鄉迷路奈愁纏。寒深院落堪懷玉,日短江湖愛學仙。櫪下練光憐騄駬,斗間紫氣惜龍泉。東風不管蒼髯改,開到梅花又一年。
梅花月照遠臣懷,夜上層樓望泰階。堪笑坡翁詩案刻,未應雷煥劍光埋。遭逢圣世嗟無補,較看吾生信有涯。坐閱臺前雙柏樹,歲寒風雪漫擠排。
落日酒初醒處。
對立三叉野路。
風色偃黃茅,山黑虎腥如雨。
無語。
無語。
手把青萍竟去。
每憶分攜地,蒸湘綠遍春。
于今懷想處,苕霅暗迷津。
但有乖離數,何由宿昔親。
附書書復懶,君自識吾真。
先生非石隱,
束志臥蒿萊。
鄉覓無何有,
辭拈《歸去來》。
文章能立命,
仙佛迸為才。
得不低頭拜,
追陪襟抱開。
衰柳斜陽古大堤,
秋風禾黍習家池。
小兒不唱攔街曲,
過客猶尋墮淚碑。
左傳注成元凱癖,
唐音刻盡浩然詩。
興亡多少傷心事,
惟有襄山漢水知。
又索新吟矣。記年華、已經十一,詩才四紙。每到小除重展讀,太覺光陰彈指。回首憶、寒梅花里。自放湘簾香偶品,累詩人、詩價償無已。想不厭,癡如此。
今年定有佳章紀。慶團圓、天倫樂事,問誰能似。去歲君歸剛十日,來歲又應千里。便得句、亦憑雙鯉。爆竹聲中詞代柬,聽松廬、酒熟燈如綺。料詩興,勃然起。
春色平分百卉先,
黏天又見絮飛煙。
憑誰畫出娉婷影,
數筆晴江夕照邊。
阿母子,作皇帝,裹兒亦欲緣此例。
君不見,太平安樂遞擅朝,此時皇后躬南郊。
噫吁嘻,痛哉爾孚。爾能涉云泛霧遂長徂,欣欣遐舉自媮娛,豈畏塵寰太濁粗。精魂坎壈厭微軀,一朝遂不少須臾。鳴呼哭君兮詩以呼,招魂自古憶騷徒。
乃不留斯人,以為山水匹。雙溪秋浪澹冥冥,黃岐一帶傷心出。行歌載酒人何適,嘯雨啼煙變白日。鳴呼哭君兮山水心,山自高兮水自深。
乃不留斯人,以為風雅舌。蕭蕭九辨二千年,楚秋一派傳嶺揭。嚴霜白露失時心,流入歌章俱秀潔。嗚呼哭君兮風雅蕪,蕙華無實百芳枯。
乃不留斯人,以為弦酒歡。披衣朝夕舊盤桓,一樽一曲自波瀾。當年嵇阮何如此,傷心未必廣陵彈。嗚呼哭君兮弦酒殘,咫尺城東不忍看。
乃不留斯人,以為吾道鄰。古云廉吏雖小臣,君子如君不損貧。吾欲寵君千載名,悲君已去百年身。嗚呼哭君兮吾道非,今之相者獨舉肥。
男兒生不逢時事巳隔,埋志青山頭未白。出門搔首負平生,詩書計就旂常逆。十載蹉跎民社間,百年荏苒乾坤客。嗚呼哭君兮遂窀穸,及君無恙今何益。
嗟今之人亦多端而膠加,竊不自料長咨嗟。浮云黯黮成朝露,明月銷沉化曉霞。我能為君傳笥篋,君自修文泉路遐。嗚呼哭君兮人鬼別,君死君名那可蔑。
謳歌南國舊棠陰,
家世人猶艷茝林。
肯道擎天心膽苦,
微驚著雪鬢毛侵。
縱橫酒陣寬杯勇,
嘯傲詞壇怒客瘖。
一事輸君吾亦妒,
好花相對不成吟。
片言寤主上亨途,幾向專城佩左魚。羊陸遐沖雖坐折,高文宿憤竟誰攄。平時屢草千言奏,垂絕猶騰八難書。漢殿履聲今已矣,兩州遺老倍欷歔。
短檠鐵研用功深,萬卷蟠胸不輟吟。故國遁身來濟岱,壯年發藻向儒林。愛民利物平生事,憂國忘家一片心。史館頃年陪潤色,挽公無路涕盈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