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
古人二十四,已自取侯印。加我三十一,擁褐猿猱逕。
古人三十六,已自嘆頭顱。加我十九年,雪頷埋霜須。
春風秋月五十五,青山白云自今古。與其浮沈于不卿不相之間,孰愈自適于老圃老農之伍。
休休休,仰面看人吾所羞。莫莫莫,天下事堪幾回錯。既不能致君乎唐虞,又不能收身于樵漁。提攜手板聊復爾,安用局促轅下駒。
昌黎老韓手筆大,光范三書看渠破。號天叫地為一官,宰相須還賈耽做。
不如荷葭塢中之把茅,臥聽松聲三峽濤。開門夜半劃長嘯,已笑古人山月高。
古人二十四,已自取侯印。加我三十一,擁褐猿猱逕。
古人三十六,已自嘆頭顱。加我十九年,雪頷埋霜須。
春風秋月五十五,青山白云自今古。與其浮沈于不卿不相之間,孰愈自適于老圃老農之伍。
休休休,仰面看人吾所羞。莫莫莫,天下事堪幾回錯。既不能致君乎唐虞,又不能收身于樵漁。提攜手板聊復爾,安用局促轅下駒。
昌黎老韓手筆大,光范三書看渠破。號天叫地為一官,宰相須還賈耽做。
不如荷葭塢中之把茅,臥聽松聲三峽濤。開門夜半劃長嘯,已笑古人山月高。
古人二十四歲時,已自己取得侯爵印信;我三十一了,還穿著粗布在猿猴出沒的山徑獨行。古人三十六歲,已自嘆歲月催老;我比他們還多十九年,白須滿頷如覆霜雪。五十五載春秋流轉,青山白云亙古未變。與其在不官不爵間浮沉,不如融入老農的自在生活。罷了罷了,仰人鼻息我深感羞慚;莫再提了,人間事能有幾次不錯?既不能輔佐君主成堯舜之治,又不能歸隱做漁樵。暫且拿著手板為官,何必像車轅下的小馬般拘謹?昌黎韓愈文筆雄健,三次上《上宰相書》求官;為謀一官號天叫地,宰相之位終須賈耽這樣的人來做。不如住在蘆葦塢的茅屋里,臥聽松聲如三峽波濤。夜半開門長嘯,已笑看古人與山月同高。
侯印:侯爵的印信,代指高官顯爵。
擁褐:穿著粗布短衣,指平民裝束。
猿猱逕:猿猴攀爬的山徑,形容道路艱險荒僻。
雪頷、霜須:雪白的下巴與如霜的胡須,形容年老。
浮沈:同“浮沉”,指仕途或人生的起伏不定。
老圃老農:指務農的老人,代指閑適的田園生活。
手板:即笏板,古代官員上朝時記事的工具。
轅下駒:車轅下的小馬,比喻受束縛、不自由的狀態。
昌黎老韓:指唐代文學家韓愈,其郡望為昌黎。
光范三書:韓愈曾三次向宰相上書(《上宰相書》《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求官,均未果。
賈耽:唐代宰相,以穩重著稱,此處代指務實的當權者。
荷葭塢:長有蘆葦的山塢。
把茅:用茅草蓋的簡陋房屋。
三峽濤:形容松濤聲如長江三峽的波濤般壯闊。
此詩應為作者中年后仕途不得意時所作。通過對比古人早獲功名與自身遲暮未遇,反映了對當時官場“仰面看人”的厭惡,以及對歸隱田園的向往,暗含對社會現實中人才不遇的感慨。
全詩以古今對比開篇,繼而直陳對仕途的厭倦,借韓愈求官典故諷刺鉆營之態,最終歸向田園之樂。主旨鮮明,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是一首典型的抒懷言志之作,體現了傳統文人在仕隱矛盾中的精神選擇。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歘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媿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我來入蜀門,歲月亦已久。豈惟長兒童,自覺成老丑。常恐性坦率,失身為杯酒。近辭痛飲徒,折節萬夫后。
昔如縱壑魚,今如喪家狗。既無游方戀,行止復何有。相逢半新故,取別隨薄厚。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眷眷章梓州,開筵俯高柳。樓前出騎馬,帳下羅賓友。健兒簸紅旗,此樂或難朽。
日車隱昆侖,鳥雀噪戶牖。波濤未足畏,三峽徒雷吼。所憂盜賊多,重見衣冠走。
中原消息斷,黃屋今安否。終作適荊蠻,安排用莊叟。隨云拜東皇,掛席上南斗。
有使即寄書,無使長回首。
塞口連濁河,轅門對山寺。
寧知鞍馬上,獨有登臨事。
七級凌太清,千崖列蒼翠。
飄飄方寓目,想像見深意。
高興殊未平,涼風颯然至。
拔城陣云合,轉斾胡星墜。
大將何英靈,官軍動天地。
君懷生羽翼,本欲附騏驥。
款段苦不前,清冥信難致。
一歌陽春后,三嘆終自愧。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鬬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塊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
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鳴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鄭公經綸日,隋氏風塵昏。
濟代取高位,逢時敢直言。
道光先帝業,義激舊君恩。
寂寞臥龍處,英靈千載魂。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劒氣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莫,況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劒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傾動昏王室。棃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惟天有設險,劒門天下壯。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氣凄愴。三皇五帝前,雞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遠,職貢道已喪。至今英雄人,高視見霸王。
幷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
恐此復偶然,臨風默惆悵。
夫子高世跡,時人不可攀。
今予亦云幸,謬得承溫顏。
良策資入幕,遂行從近關。
青春灞亭別,此去何時還。
偪仄何偪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鄰里間,十日不一見顏色。
自從官馬送還宮,行路難行澀如棘。
我貧無乘非無足,昔者相過今不得。
實不是愛微軀,又非關足無力。
徒步翻愁官長怒,此心炯炯君應識。
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鐘鼓傳。
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
已令請急會通籍,男兒信命絕可憐。
焉能終日心拳拳,憶君誦詩神凜然。
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龐公不浪出,蘇氏今有之。
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
乾坤幾反復,揚馬宣同時。
今晨清鏡中,勝食齋房芝。
余發喜卻變,白間生黑絲。
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
百靈未敢散,風破寒江遲。
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黃精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
此時與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
鳴呼二歌兮歌始放,鄰里為我色惆悵。
椶拂且薄陋,豈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蒼蠅。
熒熒金錯刀,擢擢朱絲蠅。
非獨顏色好,亦用顧盼稱。
吾老抱疾病,家貧臥炎蒸。
咂膚倦撲滅,賴爾甘服膺。
物微世競棄,義在誰肯征。
三歲清秋至,未敢闕緘藤。
代公實英邁,津涯浩難識。
擁兵抗矯征,仗節歸有德。
縱橫負才智,顧盻安社稷。
流落勿重陳,懷哉為凄惻。
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掾曹乘逸興,鞍馬去相尋。
能吏逢聊璧,華筵直一金。
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