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
巧語如簧不待頻
東皇已為轉洪鈞
五更風雨知巢冷
幾處宮商隔塢春
時說一篇新陸賈
橫連六國舊蘇秦
恃吾舌在吾何患
從古不無渠輩人
巧語如簧不待頻
東皇已為轉洪鈞
五更風雨知巢冷
幾處宮商隔塢春
時說一篇新陸賈
橫連六國舊蘇秦
恃吾舌在吾何患
從古不無渠輩人
百舌鳥巧舌如簧不必頻繁鳴叫,春神已轉動天地賦予生機。五更風雨中可知巢內寒冷,幾處樂聲隔著山塢傳遞春息。時而像陸賈獻上一篇新論,又似蘇秦游說六國合縱連橫。自恃三寸不爛之舌有何憂慮,自古以來不缺這類巧言之人。
百舌:鳥名,善鳴,聲多變化,故又稱反舌。
巧語如簧:形容言辭動聽,出自《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
東皇:指春神,司春之神。
洪鈞:指天的運轉,此處代指天地化育的樞紐。
宮商:五音中的宮、商二音,代指音樂聲。
陸賈:漢初政論家、辯士,曾著《新語》,以善辯說服南越王趙佗歸漢。
蘇秦:戰國縱橫家,以游說六國合縱抗秦聞名。
渠輩:這類人,指巧言善辯之徒。
此詩當為作者觀察到社會中巧言善辯、憑借口舌謀取利益的現象后所作,通過百舌鳥的意象與歷史人物典故,表達對這類人的批判。具體創作時間與作者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古代文人對世風的針砭之作。
全詩以百舌鳥善鳴起興,借自然景象與歷史典故,諷刺了社會中恃舌巧辯、趨利附勢之輩,指出此類人自古有之,暗含對世風的批判,語言含蓄而意蘊深刻。
農時我扶犁,蠶月婦勤桑。衣不充布帛,食寧厭糟糠。雖無陳蔡阨,終歲幾絕糧。天災莫能測,或雨或愆陽。坐此拙生計,未能免憂傷。濟已尚無術,活人那有方。每荷南鄰叟,邀我共壺觴。
已盡江郎欲盡才,心扉自恨又輕開。詩從夜雨聲中覓,情向春田錯里栽。閑語笑,費疑猜。人間最遠是蓬萊。為他一滴紅兒淚,愿付今生半世哀。何幸同車兩日行,共看海月出東溟。迷離情似千絲網,漂泊心如一葉萍。身落落,思冥冥。無憑無據用深情。明明知是癡人夢,夢不團圓撫不平。
權兼將相竭忠誠,文武全才屬老成。廊廟雍容時望重,邊陲談笑戰塵清。白雞忽憶當年夢,青史應垂萬古名。嗟我忝居鄉曲后,謾歌楚些寄哀情。
俊偉如公今已而,典型空使里人思。平生實歷數張紙,身后虛名一卷詩。黃菊無情寒蝶散,青山易主冷猿悲。孤煙落日人千古,載酒無緣可問奇。
清曉田衣去,花宮問梵僧。鶴窺松下帙,瓢掛澗邊藤。請謁堪誰懶,沉冥愧我能。鍊心曾十載,猶禮塔前燈。
百年墜典一朝行,疾痛誰知赤子情。勞瘁何曾沾小惠,追呼蚤已困苛征。
西苑涼風徹御溝,平橋霜草夕陽收。中涓絡繹持丹鳳,宿衛傳呼駐紫騮。流水自紆宮路晚,古槐高拂禁城秋。鈴鸞小隊骎骎去,莫是尋芳過五侯。
我昔馳書聞九天,許我澡浴停溫泉。斜陽緹騎轉山徑,聊從金地投金仙。我居宮掖惟怡素,忠慎敢矜千乘富。孳孳好善慕前王,曾讀前書諳世故。斗雞走馬非吾事,涉水登山諧夙志。欲試平生仁智心,只恐金仙未為是。坐久山僧爭獻頌,鐘磬齊鳴燈火共。雕盤進食擁袈裟,卻訝天廚真有供。夜深導我石室眠,梅花紙帳何蕭然。一塵不擾起靈悟,恍對文殊與普賢。喜憑法水?塵垢,打破虛空月穿牗。倚屏無睡待天明,忽聽一聲獅子吼。
落日平林一水邊,蕪城掩映祇蒼然。白頭追想當時事,幕府青衫最少年。
家學華山一覺眠,圖書亦在枕頭邊。傍花隨柳我尋句,剩水殘山天賜年。竹徑旁通沽酒市,桃花亂點釣魚船。平生我愛孫思邈,自古高人方又圓。
斷山數里見浮屠,水樹微茫映日疏。舟楫遍經危石過,人煙稍近白云居。朱陳縣遠思遺俗,楚漢臺荒想故墟。萬古風帆自來往,新詩吟罷獨躊躇。
蕭蕭短發層層霧,漸覺秋懷入夏深。雨作流魂人作客,兩相愁對暮山青。
一柱天南正倚君,俄驚地下促修文。無人不欲歌黃鳥,有母那堪舍白云。歷盡艱辛惟遠道,到來愁慘獨孤墳。關河搖落逢秋暮,滿目松楸對夕曛。
南渡已三紀,衣冠今幾存。傷心失遺老,回首慨中原。去國權臣力,全軀圣主恩。致君堯舜術,妙意托空言。公在南昌日,含沙禍最奇。語蜚無限謗,獄具不過詩。天道何嘗遠,人心自太危。蓋棺公論定,盛德合豐碑。
折來猶自帶春寒,入手誰窮造化端。鈿玉半含金蘸雪,嗅香須更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