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太湖龍王殿
吾謁龍王殿,龍王在何許。
太湖三萬頃,水族龍為主。
離離明月宮,渺渺寒煙渚。
天下有旱蝗,吾亦能行雨。
吾謁龍王殿,龍王在何許。
太湖三萬頃,水族龍為主。
離離明月宮,渺渺寒煙渚。
天下有旱蝗,吾亦能行雨。
我來拜謁龍王殿,龍王在哪里呢?太湖有三萬頃那么大,水中生物以龍為主。那明月照耀的宮殿隱隱約約,寒煙籠罩的小洲渺渺茫茫。龍王說天下要是有旱災和蝗災,我也能行云布雨。
謁:拜謁。
何許:何處。
三萬頃:形容太湖面積廣闊。
離離:隱約、模糊的樣子。
渺渺:形容悠遠、渺茫。
渚:水中的小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面臨旱蝗災害,詩人懷著對消除災害的期望,來到太湖邊的龍王殿,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龍王降雨消災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神秘。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古人在自然災害面前對超自然力量的依賴。
愁因風雨甚,望暖一春心。悲咽天何事,陰寒日已深。鶯花那自保,煙草故相侵。一自傷搖落,蕭條直至今。
開門無一可,日與世情疏。老欲慵耕硯,貧猶貴賣書。峽猿三慟后,山鬼九歌馀。情盡因衰疾,枯桐恨不如。
亦知天啜泣,不是雨淫淫。豈有三春色,都成一片陰。沖寒花有力,催曙鳥無心。安得陽和滿,年光盡意尋。
年華陰雨里,春祗蘿中看。天豈知長夜,人空苦劇寒。花含當日恨,鶯失故人歡。想像芳林下,風流再見難。
同年宦中外,于今馀十人。
揆之三百中,三十能一存。
其馀未可計,零星與飛煙。
倦鳥思白云,健鶚翀青天。
云散何時合?高歌開別尊。
浪打厓門洗劫灰
空山草木變春雷
長江閱盡無窮事
閒汐閒潮自去來
諱春頗甚,被啼鶯猜破,百花生日。絲雨連江尋夢去,瘦盡山眉黛色。時暖時寒,乍醒乍困,天似人無力。東風如箭,踏青今歲難必。忽然電母驅車,山靈投刺,也怕春光棄。山亦蒼生相望久,用著謝家之屐。畫鹢雙行,香驄幾隊,補盡蠻天缺。一家人影,此江真與同碧。
說晴定穩,不堤防春雨,者般廝守。山色過江青已近,驀地似和云走。峭閣盤丹,疏榕隱翠,小坐鐘魚右。煙嵐萬疊,忽驚笑語吹透。人疑上界鸞龍,下方難犬,拔宅今成又。眷屬居然仙佛樣,來向蓮華稽首。花事三春,萊親百歲,一例人天壽。湖山何幸,遭逢也算非偶。
直上沖天髯欲虬,
斜飛控地鬢還彪。
目中已決行藏策,
贏得從今不倚樓。
上苑春光一夜回,
和羹消息報江梅。
促裝舊事追曹相,
折桂新榮付老萊。
千里頌聲形鼓吹,
萬家和氣入樽罍。
明年此日趨黃閣,
待看傳宣押賜來。
積薪莫自高,失馬莫自悲。
薪積常先焚,馬失常復歸。
人情習所近,物理豈易推。
君看禍福間,紛糾如纆徽。
三兩人家倚碧岑,鷓鴣啼處落花深。
汲泉煮茗留僧語,種竹生林引鳳吟。
繾綣關情禽對語,婆娑生意樹交陰。
此中誰是陶弘景,為說經邦濟世心。
郊外黃垓端可厭,歸來移病香閨。象床珍簟共委蛇。耆婆尋草盡,天女散花遲。
小雨作寒秋意晚。檐聲與夢相宜。冷侵羅幌酒煙微。試評書五朵,何似畫雙眉。
手折章臺柳,
眼盼梨園花。
春風故相妒,
先到阿侯家。
不知為吏。
視已成事。
海棠未開顏太嬌,碎春心、隨風蕩搖。莫道開時更好,正愁人、一片粉飄。
夜深自起移燈照,影玲瓏、豐韻最饒。待到花飛子結,尚思量、紅萼翠翹。
十分花氣醉春情,
拂曉先聞百舌聲。
白玉搖鞭芳草暖,
踏青時節雨初晴。
歲歲干戈里,
爭雄氣未殘。
普天皆赤子,
何地得賢官。
海熟魚蝦賤,
山空鼠雀寒。
茫茫百川水,
只手障狂瀾。
清霜落盡塞草黃
驚飛山鵲東南翔
飄然棲息自有適
海天一色秋茫茫
紫袍白馬者誰子
玉鞭半綰青絲韁
自遠望之重太息
雖有矰繳安能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