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竹
山居無力塵居俗,有客勸予惟種竹。
種成貧家可驟富,翠色瑯玕遶君屋。
清晨荷鉏??溪岸,分得溪光入城綠。
暮年百事課功遲,坐待春風滿林玉。
山居無力塵居俗,有客勸予惟種竹。
種成貧家可驟富,翠色瑯玕遶君屋。
清晨荷鉏??溪岸,分得溪光入城綠。
暮年百事課功遲,坐待春風滿林玉。
住在山里沒什么能力,住在塵世又沾染俗氣,有客人勸我只種竹子。種成竹子后貧窮的人家能很快變得富有,翠綠的竹子會環繞著你的屋子。清晨我扛著鋤頭到溪邊挖竹子,把溪邊的風光引入城中增添綠意。晚年做什么事都見效慢了,只能坐著等待春風吹綠滿林的竹子。
塵居俗:居住在塵世沾染俗氣。
驟富:很快變得富有,這里指竹子帶來的價值等。
瑯玕:竹子的美稱。
荷鉏:扛著鋤頭。
??:挖掘。
課功:考核功效,這里指做事見成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晚年,對山居或塵居生活有所不滿,在友人建議下萌生種竹的想法,以此來追求一種高雅、脫俗的生活,反映出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淡,詩人渴望在平凡生活中尋得詩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種竹的意愿和期待,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高雅生活的向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精神追求的一種態度。
舊識疏貧賤,新知正闃寥。
白頭甘濩落,青眼重簞瓢。
朔雪燕城暗,云帆瘴海遙。
那堪情始洽,離席祖星軺。
微陽猶伏地中雷,寒勒江云勢未回。啁哳漸多籬外雀,浮沉頻撥甕頭醅。占年有喜先知麥,擬賦無能且用梅。曉起江山盡銀海,更容神女著蘆灰。
簾旌不動曉來風,一刻瑤花滿太空。神用莫窺龍變化,幽蹤誰別兔雌雄。先生東郭行應遍,公子西園興未窮。便欲君王借千騎,夜驅殘甲出云中。
書生裘褐自無兼,雪意連旬未解嚴。天上爛開群玉府,人間那有卻寒簾。檐棲白鳳遙分勢,闕映蒼龍已沒尖。能賦只應輸子建,百篇信口不停占。
迥迥山光接,煙迷柳一溪。
臨風誰弄笛,喜雨自聽鸝。
樵斧隔深谷,漁舟系短堤。
顰眉送行客,不盡夕陽西。
眾寶國土寶樓閣,
寶樹更兼池間錯。
此個總觀若成時,
名為粗見彼極樂。
入城恥人見,入店愁主惱。
朝飯熟未興,夜燈續還繞。
默默但游寢,與語殊不了。
客似無一識,來者盡頭掉。
勸客衣而冠,何家不堪造。
渠門多貴人,無我未為少。
我亦未用彼,敬謝不相嬲。
飛雨才過洗曲塵。湖天如黛點魚云。殘陽一抹遠山昏。
霧縠籠花人似玉,風絲織簟浪生紋。晚涼時節易銷魂。
遇主方英妙,當朝獨老成。小車何耄耋,前席起公卿。感會真千載,哀榮止半生。傷心埋玉處,愁霧鎖佳城。
帷幄言猶在,山林跡已遷。登庸疑早貴,福艾欠長年。渾厚風神粹,恢宏德度全。直應天奪速,何物恨鳶肩。
憶昔金鑾直,天顏喜色新。草麻慚大手,命相得良臣。內賜充懷袖,廷揚聳搢紳。秪今馀典冊,那復見斯人。
十年京口幾經行,記泊金山問水程。
浩浩夜江流月色,蕭蕭風荻亂秋聲。
扁舟載夢醒何處,獨雁叫霜天未明。
當境有詩常錯過,今看圖畫見詩情。
鹵簿初齊散曉煙,西山秋色鳳樓前。
歌成鳴鳥笙鏞間,禮定牽羊玉帛先。
曾憶肩遺經漢月,今來面縛望胡天。
藁街已近蠻夷邸,飛檄仍傳過九邊。
愚公失笑天為驚,
世路何曾是不平。
無復巉巖誇設險,
一車鑿空任飛行。
朔風吹雪落云端,
臘意春容盡苦寒。
收拾濁醪成一醉,
悵無絲竹借馀歡。
坐愛溪山可結廬,病軀空復嘆居諸。
風情聊以供詩句,事業何須答簿書。
幾許秋成霖潦后,百千心緒醉醒馀。
平生自信逢迎懶,直道于今有孰如。
白雪閑庭,三馀小窗,昔年曾貯嬋娟。分花斗草,何地不堪憐。
剪燭西窗話舊,相倚處、攜手憑肩。從別后、時移世換,腸斷各風煙。
想吳山楚水,竹樓黃署,風景依然。只霜鬢雪須,不似從前。
何事驚心歲月,彈指便、四十馀年。身雖在,槿花臨暮,燕子晚秋天。
應運生申甫,乘時薦馬陽。
讜言謨誥協,憂國鬢須蒼。
海角敷功烈,葵心注廟堂。
所嗟賢補闕,迢遞出蠻方。
經筵開自祖宗朝,按月逢旬第二朝。今上春秋偏好學,三千年后見神堯。
編排御覽效精誠,白本高頭手寫成。句讀分明圈點罷,隔宵豫進講官名。
絲鞭聲肅退朝官,名在經筵各整冠。一字班行先出隊,中臣扶輦下金鑾。
金水河頭白玉橋,上公寶帶侍中貂。逡巡小立瞻龍氣,左順門高御幄飄。
文華東啟奉天東,滴翠浮青映碧空。講藝談經頻設仗,太平天子坐當中。
百官朝下殿門前,仗馬雙牽七寶鞭。黃道正中移步輦,侍臣班從赴經筵。
龍池鳳掖藹朝暾,板轎初回轉角門。聽唱官人來進入,講章默默又重溫。
殿陛森排劍戟重,金貂玉蟒護真龍。司儀起案雙雙過,御榻前頭取次供。
橫經幾子赭羅裙,小對團龍簇繡云。抬向御前安穩定,黃金鎮紙兩邊分。
第三廳協兩坊官,長跪拈書漚手攤。幸對天顏剛咫尺,禮嚴不敢舉頭看。
行出班東面照西,臚聲高飏叩頭齊。參差進講并肩立,輪著周書孟子題。
兩行冠佩列金緋,供奉諸臣盡繡衣。步入殿門同磬折,諫官端拱靠南扉。
師保公孤盡上行,元勛立近袞龍傍。紅云不動爐煙細,聽講虞書第幾章。
金鶴飄香瑞靄濃,寶爐籠火擁蟠龍。未曾暫免經傳旨,不怕嚴寒報仲冬。
綠琉璃殿洞重門,黼扆中陳擁至尊。傳與太官供酒飯,兩班文武盡承恩。
白玉闌干與案齊,一行殽核盡朝西。珍羞良醞俱名品,指點開囊囑小奚。
姿容沾醉總仙桃,黃閣三公共六曹。步出順門俱北面,曕天拜舞不知勞。
隔宿薰衣問夜闌,齋心轉覺副心難。不知言語功多少,到得君身保治安。
齋辰服次圣躬勞,淺淡垂衣寶座高。昨日御批傳帖下,龍紋重整赭黃袍。
朱衣司禮下東班,風細傳言縹緲間。暫倚木天西面望,圣皇親饗兩宮還。